濮陽:招商“屏對屏”鄉村好環境

截至目前,濮陽縣網絡發佈重大招商項目19個;推進法國施耐德、德力西電氣等在談項目22個;簽約牧原實業集團、博美電器(濮陽)製造基地、昌泰抑菌液生產等項目9個,簽約額27.6億元;挖掘風電設備塔筒製造等項目線索11個,為該縣積蓄新的發展動能奠定了堅實基礎。

戰“疫”不懈,招商不歇。濮陽縣按照“早啟動、早謀劃、早推進”的招商思路,改“面對面”招商為“屏對屏”招商,通過各種新媒介與企業、客商建立長期高效順暢的項目信息對接機制,加大溝通對接力度,幫助企業堅定投資信心,簽約成熟項目、鎖定目標企業、挖掘新的線索。

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疫情發生後,已落地投產的德力西電氣、正在洽談對接的深圳市賽斯電氣等招商引資企業紛紛為濮陽縣捐款捐物。復工復產過程中,該縣各級各部門切實當好企業“服務員”,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服務企業科學有序復工復產,緩解疫情對企業生產影響,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穿越疫情,千里傳音。濮陽縣將縣情、主導產業、策劃包裝的對外招商項目等內容,以圖文並茂的形式,通過公眾號、微信群、商協會等,大範圍宣傳發布,做好城市宣傳和項目包裝推介。明晰招商重點,分析研判中建材、德力西、施耐德、美國通用等已落地大企業的產業鏈,與其合作伙伴積極聯繫對接。採取客商同步在線、視頻互動交流、電話微信答疑等方式,積極開展不見面招商活動,在線推介投資環境、洽談合作項目。同時,加強與中國石油化工聯合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等中介組織的遠程聯繫,發揮互聯網平臺和中介組織招商優勢,彙集多方力量開展招商,力促項目簽約。對前期洽談成熟、急需簽約的項目,通過在線簽約或郵寄文本方式,力促項目早日簽約。

同時,濮陽縣按照已簽約未開工、已開工未復工、已開工並復工,分類梳理招商引資項目,實行首席服務員聯絡服務機制。縣招商投資促進局通過各種方式,詳細瞭解企業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出科學合理惠企建議,為堅定企業發展信心奠定了良好基礎。

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優質的服務,使濮陽縣正被越來越多企業和企業家所青睞。目前,該縣已初步形成以美國通用、華能集團為代表的新能源及風電設備製造產業集群,以中建材集團、濮耐股份等為代表的新材料產業集群,以法國施耐德、德力西電氣、家雄燈飾等為代表的電子電氣產業集群,以蔚林化工、浩森生物質材料為代表的化工產業集群,以豫糧集團、訓達油脂、凱利來為代表的食品加工產業集群。 (趙少輝 賀會娟)

南樂縣:“硬核”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發放‘黑旗’的目的不是讓誰難堪,而是通過這種方式,倒逼各鄉鎮把更多精力放在抓平時工作上,放在解決實際問題上,放在想辦法求突破上,真正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好事辦好、實事做實。”3月16日,南樂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落後鄉鎮發放“黑旗”時,語重心長地說。

濮阳:招商“屏对屏”乡村好环境

這是南樂縣“硬核”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縮影之一。

鄉村振興,環境先行。南樂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來抓,全域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汙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村莊綠化等,引導村民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健全保障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大力建設生態宜居鄉村。

高站位繪好“作戰圖”。南樂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決心,直擊環境整治的“痛點”和“盲點”。統籌規劃,重點推進,認真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求,縣鄉書記帶頭遍訪所有行政村,當好“一線總指揮”。實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周例會制度,書記縣長親自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組織領導到位。縣鄉幹部帶頭,全民動員、全員行動,掀起了“清乾淨、拆到位、鋪衚衕、綠牆根”的熱潮。

全域治理打出“組合拳”。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該縣採取縣政府統一購置改廁設備、統一改廁標準、統一技術指導、鄉鎮統一組織施工的辦法開展農村戶用廁所改造,縣財政先後撥付1300萬元統一採購設備4萬套,撥付鄉鎮改廁資金420萬元,保障農戶改廁工作順利推進。目前,已改廁農戶38126戶,完成整村推進41個,共有203個村開展農村改廁工作,集中補齊了一批環境問題短板,村民環境與健康意識顯著增強,“獲得感”明顯提高。

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收運機制建設。該縣在財力十分有限的情況下,投資2500餘萬元,引進深圳龍澄高科技環保有限公司,採取市場運作模式,由專業環衛公司全盤負責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運,政府負責監管,將全縣322個行政村、鄉鎮政府駐地的生活垃圾保潔清運實行全覆蓋,基本實現了“統一收集、統一清運、集中處理”的城鄉環衛一體化運行機制。

加強農村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按照梯次推進農村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的原則,有計劃開展農村汙水治理和管控,目前,已建成元村、福堪等5個鄉(鎮)汙水處理站,其餘鄉鎮汙水處理站已開工建設,不斷完善農村汙水管網,逐步解決汙水橫流難題。

健全政策機制“利長遠”。建立群眾參與機制。通過建立機制,逐步改變農村不良衛生習慣,將環境整治相關內容納入村規民約,採取一封信、明白紙、微信群、文化牆、宣傳欄等形式開展廣泛宣傳,引導村民樹立“環境整治關聯你我他、齊抓共管靠大家”意識,該縣教育局、工會、團委、婦聯等部門和組織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廣泛發動學生、志願者、團員、婦女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投身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來。

建立多元投入機制。南樂縣探索建立政府、村集體、群眾等多元投入機制,破解資金難題。縣財政投入1.6億元用於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發揮了引導作用。

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實施城鄉環衛一體化垃圾處理機制,城鄉垃圾清運保潔全覆蓋,形成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南樂經驗”。實行網格化管理,鄉鎮幹部包區、包村,村幹部包片、包戶,普遍實行“街長制”、“巷長制”,責任到人。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月觀摩月評比制度,以觀摩促整治,以考核促提升。

截至目前,南樂縣全面完成322個行政村垃圾糞汙和溝渠坑塘清理;建成鄉鎮汙水處理站5個,開工建設7處大型糞汙處理中心;農村生活垃圾實現市場化運營全覆蓋。各行政村按照“一村一策”要求,全部制訂綠化方案,已栽植各類綠化樹木35萬餘株,打造省級“四美鄉村”示範村11個、市級“四美鄉村”示範村13個、縣級“四美鄉村”示範村24個。並作為河南省5個縣(市)之一、濮陽市唯一縣區榮獲“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榮譽稱號。

“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只有進行時,沒有休止符。”南樂縣委書記劉冰表示,將繼續把實施鄉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建設美麗家園、推進鄉村振興的務實之舉、惠民之舉、發展之舉,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黃津麗 趙曉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