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開會時候的狀態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大家覺得開會時該怎麼做?

微語心耕


我是小K自媒體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如果需要了解自媒體知識、興趣認證、視頻原創申請等問題可以關注 我有詳細視頻講解!)

答:所謂的開會時候不就是工作的一部分嘛,開會主要是總結一個內容,跟做一個大方向的討論!

  1. 認真做好會議上面的筆記,因為開會都是總結經驗,或者分享經驗也可以這麼說,最主要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2. 安靜等待會議的開始,不要喧鬧,因為會議內都是需要嚴肅的,不然這個會議看起來就沒有那麼重要,只要是會議都是有事情才會召開的!
  3. 認真的聽講跟發表自己的一個意見,這會讓你更好的在公司的一個定位,讓領導們注意到自己的一個價值!

(從這幾點希望能幫到你,我是小K一個分享自媒體乾貨知識的小夥子 ,有什麼問題或者想了解自媒體的可以私信我)


小K自媒體


說到開會時候的狀態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我認為並非如此,其實現在很多時候的各種會議都只不過是老生常談,只是“強調、強調、一再強調”的內容罷了,組織主持者也只是任務式的,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作用何在,試問這樣的會議又怎可以提升與會者的熱情呢?

至於說到什麼體現一個人的工作態度的問題,根本就不成立,其實很多在日常工作中任勞任怨,認真積極,刻苦鑽研的人,在這樣的會議中,也是坐著遊魂罷了。如果會議內容是與自己或企業前途真正息息相關的、又或是言之有物、內容充實的,就自然會認真聆聽或做好記錄的了。

當然,參加任何會議都好,依時出席,遵守會議場合的紀律是必須的,這的確是一種態度;出於對主持人和與會者的尊重,自己可以坐著養神或者遊魂,但儘量不要干擾他人聆聽,更不能大會小會一齊開;這是原則問題,也是一個人的素質問題。


老樹時光倒流



首先個人認為,開會確實能夠提現一個人的狀態,但不一定能夠提現一個員工的工作態度,職場態度一般都是你做事情,彙報,跟領導溝通,跟團隊溝通的綜合表現,每一個方面都能夠提現我們的工作態度。


而且,工作態度好不好有時候不是自己評價的,而是由上司或者同事評價,因此在這麼多可能性的情況下,個人認為,不僅僅開會這一個場合要表現好,其他場合我們也要更加展現自己的工作態度。


其次,如果我們要利用開會的場合去展現自己,我認為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身份去做。別一下子做了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就會適得其反。


比如你是一個職場新人,那麼你在開會的時候就別隻顧表現自己,滔滔不絕的發表言論,搶了自己領導的風頭,這樣難免被別人扣上一個愛表現的帽子。



那麼根據不同身份和會議的場合,我認為在開會的時候應該這樣做:


普通員工:端正態度


作為普通員工,在一些常態會議,比如部門例會,全員大會的時候,千萬不要顧著搶風頭,胡亂的發表言論。


首先因為自己是一個普通員工,起碼在身份上不夠分量,不能給人產生身份上的認同感。胡亂對公司的政策,或者領導所說的話語發表評論,難免給別人一種不靠譜的想法。


最好的做法,是在會議上做好筆錄,梳理好領導講話的大綱就可以了,當領導問你問題的時候,你有理有據的回答,而且注意要給領導捧場,千萬不要做破場的行為。


比如領導問你說:小李,你對剛剛商討的部門未來方向有什麼看法啊?這時如果你說:領導,我認為公司最近在某些方面效果還不是很好,我認為怎麼怎麼樣會更好。


這時候,你其實是在無形中拆了領導的臺,說他的方案不好,回去難免要給領導穿小鞋。



中層領導:把握場合


那麼對於中層領導來說,我們經常接觸的會議無非就是部門會議還有中高層會議。


那麼在部門會議的時候,是我們樹立領導權威的最佳時期,因此在會議的時候,我們可以做到總領大綱,但不必只有自己發言。


因為在場的除了自己以外,其他都是直屬於你的下屬,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對於部門未來發展也有好處。


但在會議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把控兩個地方,對於下屬不恰當的發言我們不一定要及時糾正,一筆帶過反而能避免一些矛盾。其次領導在下屬討論完之後,要做一次總結性的發言,總結性發言有一錘定音的效果,會給下屬確定感從而增加自己的領導力。


其次在中高層會議中,我們千萬別犯爭先發言的錯誤。在這個場合中,在場的要麼是你的同級,要麼是你的上級。搶了上級的話語權,反而會又喧賓奪主的感覺。


因此我們不妨學學普通員工的開會方法,做好筆錄梳理大綱,當領導問到你問題的時候,再有理有據的回答。


高層領導:總領全局


那麼對於老闆或者高層領導來說,會議是一個梳理自己權威的最佳場合,因此我們在會議上可以做一些總結性的發言,以及公佈方向性的政策。


給到員工確定感,才是提升自己領導力的有效途徑。



特殊場合:增加印象


當然還有一些特殊場合會議的時候,比如述職會議,我們要做的就是增加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印象。


這裡要注意的是,增加印象並不是過度表現自己。有些人在述職會議上一直吹噓自己過往的成績,反而會給到人家厭惡的感覺。


會讓別人認為:好像只有你會做事一樣。無形中變低了別人。


更好的做法是,在展示的時候做到有理有據並且說明,你過往的成績對未來和公司有什麼用,而不是流水賬式的介紹。


其次我們在述職的時候,目的是讓評委記住你,不一定只有展現成績這一個方法,有時候自黑一下,反而會增加別人對你的印象。


木辛君


開會時的狀態確實能反映工作狀態。有三點實際做法分享給大家。

一是如果有可能知道會議議題,事先有思想準備,特別和自己相關的問題,心中有數。

二是認真聽會,認真記清關健問題,特別是需要自己落實完成的工作任務(內容、標準、時限)。

三是需要自己發言的,要緊扣會議主題,結合實際,思路清晰,言簡意賅,重點突出,別人說過的話不要重複,不說套話大話,有可操作性。



無憂樵儒


開會時候我們要尊重領導,認真聽領導發表看法,領導講完話了,我們發表不同想去,目的只有一個共同創造未來!如果只講好的,不努力改變缺點,不會長久!

領導有遠見的重視人才!

領導沒有遠見的怕人才!


一生平安168168168168


對待開會的態度與工作態度是否一致,這要看開會的內容,開會能否解決實際問題,大家才會關注,認真對待開會。領導的工作作風和能力都很好,群眾對待開會與工作態度會很好的一致,也會把開會的內容與工作和生產勞動緊密相結合。所以說,提倡開短會,要開解決實際問題有效果的會議,群眾才會熱情認真參與開會,把會議精神融洽到工作和生產勞動中,提高了效率。


快樂每一天7496


開會最重要的是不能遲到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3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11ab96bcf2749c599c6e784e1f8dec8\

生活記錄者er


開會的目的就是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現場會議肯定就會涉及到各位的方案和措施,如果自己提出任何方案措施這肯定映襯出工作方面的狀態了,如果有認真去對待肯定會加入會議探討並能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措施,互相對比出工作態度其實也不為過


文燾永龍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56029f781944bc19142725c60695d79\

東大木


每個企業都會不定時開會,做一些工作的總結,和對未來工作的計劃,還有一些建議。開會時就應該認真聽,做筆記,提出個人看法和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