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上的長壽花又開了》

蘭溪隨筆之《陽臺上的長壽花又開了》

這兩天,陽臺上的一盆長壽花在不經意間又靜靜地綻開了朵朵粉色晶瑩的四瓣小花,雖然比去年的花期晚了一些,花朵數量也遠不如往年那麼多,那麼密。但畢竟是開花了,還有不少已然成型的花蕾在做著綻放前的準備。多少給令宅家一個多月的我們,帶來一些喜慶與溫馨。

這盆已陪伴我們十多年的長壽花,非常皮實,非常好伺弄,不用經常澆水,不用經常施肥,更無需經常修整。這盆花,於不會養花的我們來說實在是太過怠慢。所謂養,也只是隔三差五的澆點水,有時十天半個月也澆不上一次。去年開春之前,我們突然發現它有些許憔悴,些許滄桑,些許頹廢,葉與藤已然全無健康的光澤與色彩,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於是,我開始頗感愧疚地反省自己,一定是由於我太過相信它生命力的頑強,而對它太過怠慢,太過隨意,太不用心。自責之餘,自認花盲的我,通過網上查詢到有關資料和信息 ,網購了肥料與花土,請小區的劉師傅幫我們換盆、換土並施肥。之後,我與它照面的次數也增多了;澆水也開始有些規律了,還經常轉換花盆的方向,讓花盆四周的藤葉都能公平地享受來自室外的陽光與溫暖。很快,功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它一改頹容 與消沉,慢慢恢復了健康的模樣,充沛的活力。開春之後,葉片泛著柔潤的光亮,花朵也開得特別踴躍、奔放、熱烈。藤葉也做蓬勃狀,努力地湧出了這隻盆口有30多釐米直徑的花盆,並不停地向盆外蔓延、拓展。

看著這盆再次綻放粉色小花朵的長壽花,我再次回憶起它陪伴我們十餘年時光中,難忘的點點滴滴。特別是它與我們家的一位長輩有關。當年,是這位退休老人從小區附近的農貿市場買回家的,具體年月我已記不清楚了。只記得,當年老人將它捧回家時,它栽在一個只有碗口大小的深紅色土罐中,只是一株長有幾片綠色葉子的普普通通的小綠植,除了老人之外,誰也沒有特別在意它。老人在世時,我們和孩子每天忙於上班,並不太注意生長在後陽臺花盆裡的這簇長壽花,只有老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精心呵護、照料它,使它越長越壯實,越長越茂盛,眼看著,原來的小盆已容納不下了,老人又為它換過一個大點的花盆,一直到老人9年前去世(享年83歲),這盆長壽花年年讓綠色、花朵陪伴我們。後來,它還隨我們搬過一次家。這盆生命力極其旺盛的長壽花,去年以前,一直都長得鬱鬱蔥蔥,蓬勃恣意。每每看到它,我們就會想念這位為人耿直,熱愛生活,深愛子女的老人。這位老人,就是我的岳父,一位默默無聞,平平凡凡,令我尊敬愛戴的老新線鐵路建設者。

看著這盆長壽花,我又想起年代更為久遠的一位老人,他就是曾歷仕三朝,尤其是力排眾議為岳飛冤案平反的南宋政治家、詞人史浩(1106年10月4日—1194年4月27日),這位老人曾寫過兩首詩詞流傳至今 ,一首《蝶戀花》,另一首是《花舞》。《蝶戀花》這樣描寫長壽花的:”玉甕新醅翻綠蟻。滴滴真珠,便有香浮鼻。欲把盈尊成雅會。更須尋個無愁地。況是賞心多樂事。美景良辰,又復來相值。料得天家深有意。教人長壽花前醉。”《花舞》則寫道:”近客之名從此有。多謝風流,飛馭陪尊酒。持此一卮同勸後。願花長在人長壽。”史浩的這兩首詩詞,是孤陋寡聞的我,迄今為止,讀到的最好的以長壽花為題的詩句。當然,也是因為家中有這盆花,我才會留意或刻意去了解與此花相關的知識或文化。

陽臺上的這簇長壽花又開放出了精巧玲瓏,卻不乏活力和熱情的小花瓣������。開在了這個不同尋常、多少英雄壯懷激烈、奮勇逆行的庚子年春天,開在這個宅家也可為國家為民族做貢獻共度危難的戰疫歲月裡……尤其令我唏噓,令我感慨,令我難忘。

一叢綠鬢春瀲灩,

幾朵紅芳韻蹁躚;

數載花開花又落,

今朝只向英雄豔。

——蘭溪亂題之《長壽花開》(碼於2020.3.6)

《陽臺上的長壽花又開了》


《陽臺上的長壽花又開了》


《陽臺上的長壽花又開了》


《陽臺上的長壽花又開了》


《陽臺上的長壽花又開了》


《陽臺上的長壽花又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