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用工荒”打開機器人行業新想象

疫情之下,不少企業復工復產面臨嚴重的“用工荒”問題,研調機構Gartner預計疫情不確定性將使工廠勞動力下降至少20%,各地政府、工廠紛紛上演“搶人”大戰——無論是勞動力還是機器人大軍。

短期看,有效緩解用工荒的機器人必然成為各類流水線爭奪的“香餑餑”;長遠看,智造機器人行業或將迎來跨越式的增長。

關於機器人行業,還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想象?

疫情下的“用工荒”打开机器人行业新想象

代替人力+無接觸式服務,機器人異軍突起

疫情爆發後,技術密集、智能化程度高、協同能力強的企業,不僅能快速恢復生產,還為抗疫做出了很多貢獻,而部分勞動力密集、自動化程度低的企業不僅復工復產難度大,還要面對利潤不足、資金斷鏈的風險。

在這場疫情中,中國製造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再度凸顯,智能化升級刻不容緩。

以工業機器人為核心的自動化生產成了“決勝之機”。

例如,工業分揀機器人根據物品體積、形狀、數量等進行分揀,可以打破以人力為主的工作模式,還能提高分揀效率和精確度;倉儲搬運機器人(AGV小車)能夠實現智能找貨、自主運輸、多重避障、智能跟隨等功能,具有自主移動特性,無需對現有倉儲環境進行改造,部署便捷,調度靈活,實施及維護成本低,平均1臺機器人可以代替1-1.5個人力。

除了緩解用工荒的工業機器人之外,在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消毒機器人、配送機器人、測溫機器人、巡邏機器人等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深入疫情嚴重區域,分擔一線人員重負,能夠有效阻斷疫情“人傳人”傳染鏈條。

疫情下的“用工荒”打开机器人行业新想象

機器人在抗擊疫情中具有無接觸、全天候等天然優勢。一方面,機器人不需要休息,7*24小時智能高效工作,解決目前人手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機器人是提供無接觸服務的最佳載體,可以減少人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曾經被認為名過其實的機器人市場,打開了市場需求。業內人士預計接下來機器人市場空間將會實現爆發式增長,存量市場上原有的服務機器人、工業機器人需求量會增加,增量市場上出現了消毒機器人、測溫機器人等新的應用場景。

埃森哲《技術展望2020》指出,60%的受訪中國企業高管預計,他們的組織將在未來兩年內在更廣闊的環境中應用機器人技術。

基於3D視覺技術,機器人智能化演進加速

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人力成本會越來越高,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時代的重要生產力代表,未來市場空間巨大。IDC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94.1億美元,2014-2019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12.3%。到2027年,智能機器人產業在中國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6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宏觀經濟層面,中國5-8%的GDP將由機器人拉動和促進。

近年來,機器人應用領域和需求範圍不斷擴大,已進入人類的工作和生活領域,逐步向與人類社會融合的方向發展,但這同時也對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機器人更高程度的智能化演進離不開先進的視覺系統。AI 3D視覺技術能夠捕捉真實世界空間、人體、物體的三維信息,可以賦予機器人類似人眼看世界的能力,讓機器人能夠理解和處理來自現實世界的視覺數據。

據瞭解,目前國內能夠提供機器人3D視覺一體化解決方案的企業中,總部位於深圳的奧比中光擁有成熟方案。其方案能夠實現人臉識別、行為動作識別、情緒識別、避障導航、距離感知、三維地圖重建、VSLAM等功能,可以廣泛應用於機器人引導、迎賓、配送、工廠分揀、家庭陪護等場景。業內人士反饋,奧比中光的3D視覺方案已被機器人企業廣泛採用,包括優必選、擎朗、獵戶星空、雲跡、愛肯蘿蔔、梅卡德曼、超凡創新等知名機器人企業。

隨著5G技術的逐步商用,奧比中光機器人3D視覺解決方案或將迎來更大用武之地。5G技術的高速率、大容量、低時延三大特性將大幅提高3D視覺數據的傳輸速度,彌補3D數據信息傳輸速率不足等缺陷,僅在圖片傳輸環節就能夠帶來約50倍提速。3D視覺技術將能夠為提升機器人智能化水平、拓展機器人應用場景,提供底層核心技術支持。

不僅如此,奧比中光還在以機器人3D視覺技術為核心,整合產業鏈上下游,搭建行業交流平臺。

今年3月5日,奧比中光聯合深圳市機器人協會舉辦了主題為“智御疫情、視如坦途”的線上沙龍,邀請擎朗智能、中智科創、銳曼智能等企業,共同在線探討機器人與3D視覺技術在無接觸場景下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記者】戴曉曉

【作者】 戴曉曉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