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力量跑出戰“疫”加速度

<table> 科技力量跑出戰“疫”加速度

無人機化身“多面手”,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table>

“成功了!”實驗室了傳來了科研人員的雀躍聲。日前,來自平遠縣的廣東華清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天內完成新型消毒產品的研發和測試,以“梅州速度”彰顯科技戰略力量。

與疫情決戰,打的是意志,拼的是時間,靠的是科技。疫情之下,梅州不斷探索與病毒較量的科學方法,從遠程會診、線上會診,到大數據技術支持網格化管理、人員軌跡溯源,從加速新藥研發,到智能機器人、無人機在多個場景的廣泛應用,充分展現了科技的力度與溫度。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戰勝疫情的重要戰鬥力。梅州主動作為、勇於擔當,堅持科研、臨床、防控一線相互協同,產、學、研密切配合,一系列科研成果迅速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投入應用,凝聚起磅礴的科技力量。

●南方日報記者 汪思婷

▶▷高效研發

主動作為攻關克難研發跑出“梅州速度”

“謝謝你們,‘禮物’已收到,即將進入一線‘征戰’。”日前,梅州市新的社會階層聯合會會長、飛翔雲計算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榆厚收到了一條來自湖北武漢的消息。其中提到的“禮物”,是梅州向武漢金銀潭醫院捐贈的6臺智能送物機器人。

“這些智能送物機器人由我們公司自主研發,可以為確診病患和密切接觸者提供配送物資、藥物及餐飲等服務。”劉榆厚說,一臺機器人可承擔3名工作人員的“跑腿”工作量,有效降低病毒傳播風險,釋放更多醫護力量投入臨床救治。

此前,該公司已向中山三院粵東醫院和梅州市委黨校各捐贈了一批機器人。據悉,由該公司在疫情期間召集科研團隊研發的一套疫情防控信息採集區塊鏈系統,已逐步應用於國內許多學校和工業園區,有效提高信息採集效率和統計準確性,貢獻了梅州科技力量。

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要戰鬥力。自疫情發生以來,梅州廣大科研工作者積極響應號召,第一時間行動起來,依託各自研究領域,加快科研攻關,一系列成果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前不久,來自平遠縣南藥省級農業產業園的龍頭企業廣東華清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南藥梅片樹資源優勢,研製出“華清園消毒噴霧”南藥消字號新型系列產品。

“這款產品原本計劃在今年10月份推出。疫情當前,我們決定提早完成研發,助力梅州防疫物資保障需求。”該公司董事長凌鳳清說,他們緊急召回博士團隊,夜以繼日開展技術攻關,僅用不足20天便完成研發、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該產品具有次氯酸與南藥龍腦香融合的獨創性,是國內鮮有的可霧化殺菌產品,能更廣泛用於室內空間消毒,長期使用能夠有效保護人體呼吸道系統。目前,首批產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並吸引了韓國、英國等國外代理商的青睞。

疫情正當前,使命猶在肩。1月22日,嘉應學院醫學院要求研究所科研團隊結合實際開展防疫相關的科研工作。第八批市管拔尖人才、客家藥用生物資源研究所副所長張聲源收到通知後,二話不說馬上組建團隊,隨即投入到科研攻關中。

“根據疫情特點,參照中醫藥典籍中的經典方,結合梅州的氣候特點,團隊經過一週的攻堅,研發出了防治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香囊、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口服液等產品。”張聲源說,他既是黨員,也是科研人員,發揮專業特長,加快中醫藥防治疫情的科研攻關工作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

▶▷智慧防疫

“黑科技”大顯身手 推動全方位宣傳無死角

“少外出、不聚集,減少探親訪友,避免聚餐聚會……”疫情防控期間,在五華縣城上空,不停喊話的無人機成為了一道風景線,路過的市民紛紛用手機拍下這個防疫“新招式”。

無人機攜帶小喇叭到各個小區、辦公場所,特別是老舊小區和人員密集場所進行宣傳,同時啟動自動跟隨功能,在城區主要路口宣傳防疫知識。這種方式既擴大了宣傳面,做到了宣傳無死角,還能避免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居民也感到很新穎,接受程度較高。

“翼”軍突起,科技戰疫。記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無人機化身“多面手”,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是“宣傳員”,還是“消毒員”“追蹤員”。

大疆無人機梅州總代理團隊在總部的技術支持下,採用植保無人機噴灑消毒的方式,協助各街道、單位完成防疫消殺工作。“無人機進行消毒噴灑可節省人力。人工沒有辦法去到的地方,無人機都可以全方位覆蓋,做到精準投放。”團隊負責人曾永頌說,目前該無人機一小時最快可完成近百畝地的灑藥工作。

疫情期間,在大埔縣西河鎮漳北村,一位返鄉村民厭煩繁瑣的檢測流程,衝卡拒絕接受檢測和登記。就在眾人焦急的時候,一位青年志願者拿著用無人機站了出來。“讓我來,無人機可以追蹤定位。”不一會兒,根據無人機的實時追蹤和定位,及時趕到的村幹部第一時間截停了目標車輛。

為擴大宣傳的覆蓋面,五華縣公安局巡邏機器人在疫情期間派上了大用場,藉助語音播報功能在縣城廣場、街道、市場等場所不停地來回巡邏喊話,不僅有效節約了警力,分擔了民警的防控執勤任務,也降低了人員交叉感染的風險。

疫情發生以來,人員信息的排查是一項繁瑣的工作,不僅耗人力且耗時長。大數據的出現,讓這一難題迎刃而解。

記者從梅州移動公司瞭解到,依託大數據平臺,對疫情重點地區人流數據進行趨勢分析,對重點區域、重點人員進行甄別分析,為排查工作節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發揮數字政府作用助力梅州疫情防控,梅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於2月19日在粵省事梅州專區上線“粵康碼”功能,進一步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幫助提高公共場所防疫檢查工作效率。

此外,群眾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小程序,在線申報健康狀況、來(返)梅時間地點、乘坐交通工具等信息,方便群眾出行檢疫、健康報備等。政府部門也可以通過它及時掌握動態,加強轄區疫情防控,夯實基層防線。

▶▷安全復工

無接觸一秒測體溫雲端辦事省心更安心

一年之計在於春,當前正是春耕春播的農忙時節,農村科技特派員積極響應省科技廳“抗疫情、保春耕”的號召,推動梅州疫情防控和春耕復產。

來自廣東白雲學院的農村科技特派員呂償,前往平遠縣差幹鎮三達村,科學指導防“疫”備戰春耕。“我們創新科技團隊利用未開學的這段時間,為三達村的農產品研發了保鮮技術。結合當地實際,還開發了能應用於消毒、體溫檢測、科普宣傳、民情監控等功能的機器人以及相關無人機飛行器,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呂償說。

隨著各地復工復產全面展開,梅州進一步加強科學防疫,為復工復產築牢“科技防疫牆”。

日前,記者前往梅州市政府某單位,經過門口的“5G紅外測溫區”,當記者正常步行通過檢查區域時,約一秒、無需停留就完成體溫測量。這是梅州發揮信息化技術優勢,啟用5G體感測溫服務,該技術一秒感應就能精確測溫,可安全無接觸、快速高效助力公共場所、高危區域開展人員體溫篩查工作。

據介紹,體溫檢測技術由梅州移動公司提供,針對大量、快速測溫的需求和痛點,5G體感測溫服務可完成多人同時通過,也可同時偵測視野內多人體溫、非接觸性的體溫,探測精度達±0.3°,並且實時完成體溫檢測,不會出現大量人員擁堵的情況。

如何抓好防疫與保障城市復工復學,梅州利用互聯網思維找到了解決辦法。在發達的互聯網環境下,“雲辦公”“雲上課”接連上線。不少老師表示,網上平臺功能齊全、教學資源豐富,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學生正常學習的影響。

科技賦能,讓群眾少跑腿、辦好事。記者瞭解到,博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復工後,有400多名外來員工需進行信息登記,“我們發動員工在‘粵商通’進行個人健康情況申報,不僅員工可以足不出戶,登記信息還快速準確。”該公司工會主席周雨婷說。

據悉,梅州在“粵商通”梅州平臺開設防疫專區,及時推送疫情防控相關惠企政策信息,上線企業員工健康申報功能,開通企業訴求響應平臺,發揮“數字政府”優勢,精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梅州不斷完善“粵省事”“粵商通”移動政務服務平臺,讓企業辦事人“足不出戶有服務,疫情不誤辦業務”。據介紹,“粵省事”梅州專區目前可辦理647項高頻民生服務事項、52種電子證照業務;“粵商通”梅州專區已開通企業名稱申報、銀行開戶、申領發票等92項辦理事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