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覺得現在的小男孩比女孩子更容易生氣哭鼻子?為什麼呢?

一個學爸


前幾天兒子回來給我說了這樣一件事情:他表示自己班上的一個男孩子總是喜歡哭,有些時候其他的女生隨便和他說幾句比較重的話,就有可能讓他哭哭啼啼的,班上的其他男同學都不喜歡和他玩。

聽到這句話,我也感到非常的震驚。但是細細想來,確實現在大部分的男孩子表現出來極為弱化的狀態,而女孩子就更加的強勢。

就像你上面所說的,小男孩比女孩子更容易生氣哭鼻子,這是無法否認的。

男孩子愛哭成趨勢,男孩子弱化是大部分家庭現狀

很多人總是覺得男孩子被女孩子欺負是因為他們本身的修養,可是瞭解到孩子喜歡哭這確實是孩子性格的問題。

我們如果注意觀察也會發現男孩子表現出來的弱化狀態是很多家庭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

雖然父母表示“男孩有淚不輕彈”,但是在一些因素影響之下,孩子卻不得不表現出來柔弱的狀態。

就像你上面所提到的問題,相信大家也都有所感悟。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其實還是要從影響男孩子愛哭的因素來進行分析。

影響孩子愛哭的因素分別是那些呢?

正常情況下孩子不可能隨意的哭鬧,所以我們把影響他們哭鬧因素分為以下三種情況: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家庭因素。

  • 生理因素:

①發育階段不同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男孩子的發育程度比女孩子要稍微晚一些,女孩子確實較為成熟。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因為發育階段不同,而同年齡段的學習就會導致這種差距出現。

②激素影響接受程度

女孩子可能更加容易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因為男孩子本身身體內部所分泌的一些激素影響到了他們的情緒控制,同時對於外界事物的接受程度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這時候愛哭是成為他們的一個形象。

  • 心理因素:

①分離焦慮

之前就有相關的研究調查表示男孩子對於分離這一件事情可能更加傷心,也就是說在進入幼兒園之後,爸爸媽媽離開他們他們必須獨自的面對。

而這些陌生的環境,以及人群就會讓他們感到十分的害怕,當孩子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必然會選擇哭鬧的方式去面對。

②父母過分寵愛容易玻璃心

雖然說“男孩子要窮養”,要讓他們變得更為堅強,但是實際上很多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總是覺得“養兒防老”,那麼對他們就會更為寵愛。

我們也應該清楚,過分的寵愛只會讓孩子的抗挫能力不強,甚至容易形成玻璃心的情緒。

在面對事情的時候,因為沒有爸爸媽媽的寵愛,這時候他們就會像之前在家裡面那樣,以哭鬧來威脅別人。

  • 家庭因素:

①和爸爸接觸少

大家也都清楚一個家庭之中爸爸的存在以及參與感是較為重要的,現在很多家庭都屬於是“喪偶式育兒”,也就是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媽媽成為主力軍。

而爸爸因為工作以及其他原因和孩子的接觸較少,爸爸身上所謂的陽剛之氣沒有影響到孩子,或許有一部分爸爸因為本身對於孩子的陪伴較少,很有可能更加寵愛孩子。

②母親教育的影響

因為經濟壓力或者其他各個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的家庭是由母親在家教育孩子在這個過程之中,媽媽極有可能因為生活之中的瑣碎事情長期對孩子進行打罵訓斥,這會讓孩子極為自卑,同時男性的陽剛之氣也就漸漸的喪失。

除此之外,有一部分母親也比較溫柔,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加傾向於給他們安排好所有的事情。

這時候一旦孩子進入幼兒園沒有交流溝通能力自理能力,他們就會陷入無盡的迷茫之中。不管是暴躁教育還是溫柔教育其實對於男孩子來說都是不恰當的。

從上面的一些分析之中,我們就可以知道現在確實很多男孩子都表現得比較柔弱,那麼作為父母,如果發現自家孩子有這樣的情況,一定要注意在生活中教育方式的轉變,應該讓孩子變得更為堅強,慢慢的培養他們的抗挫能力。

適當的讓孩子接觸一定的困難,也會改變他們的情緒性格,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應該避免過分的寵愛。


飯飯媽媽育兒


可能現在家裡還是有些老人家比較重男輕女一點,自然也就比較溺著男孩子,就比如我表弟吧,我奶奶就是慣著他,我表弟一直到上小學都不會自己洗頭以及大解後不會用廁紙,到現在也是,十七八歲的大男孩了我奶奶還捨不得讓他提桶水。所以我表弟從小體質就弱,跟個林黛玉似的,軍個訓也能把腳扭了,平時也是那種弱不經風比女孩子還容易生病的體質,我都說他快連女孩子都不如了


鏡心女王


現在為啥小男孩愛生氣哭鼻子呢,我的理解是現在家庭教育原因,現在經濟條件好,家長都加倍的寵孩子,男孩子天生性格比女孩活潑好動,脾氣也是比較急躁,一點不滿足就是鬧。之前我上班老闆娘兒子,幼兒園小班的,那才叫脾氣,一生氣就各種嘶吼聲,不僅哭鼻子,感覺人都要氣壞了。這種情況做家長的千萬不能去哄他,讓他發洩夠,不然以後沒完沒了。從小就要教會孩子遇事要冷靜,發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而現在小女孩比較偏向乖巧,一個洋娃娃她都可以滿足的玩半天,自然她的脾氣就溫和許多!

所以現在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孩子以後的脾氣決定他的一生,不要等定型來不及了後悔也沒用。


福建姑娘


生氣哭鼻子,不管男孩還是女孩,都有發生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我們小時候也會生氣哭鼻子。

現在的家庭教育,是孩子生氣哭鼻子的原因之一,父母對於孩子的寵愛,以及爺爺奶奶對於孩子的溺愛,導致孩子更容易生氣哭鼻子,特別是獨生子女中的男孩子,重男輕女的觀念影響。

孩子自身也是原因之一,我侄女就是小魔女,比她大的男孩子,和一起玩時,她就能去搶小男孩的東西,說家長教她了,其實真沒有。

無論男孩女孩生氣哭鼻子都是正常現象,人家說孩子7歲看到大,孩子性格的養成需要家長的塑造,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與培養才是最重要的。


鬧騰的小丫頭


我覺得跟孩子的性格,家庭環境、父母的教育方式都有關係。首先,我的孩子是個女孩,也很愛哭。但是我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因為孩子很單純,她傷心的時候只會用哭泣來表達和宣洩情感,這是正常孩子的正常反應。如果你連哭都不讓她哭,那麼那真是件悲慘的事情。所以我認為,如果是孩子覺得傷心,需要感情的宣洩,是可以允許她哭的,不管年紀多大。第二,有些孩子屬於性格比較皮實的,樓上也有媽媽提到,說是當做土匪養,所以遇到事情也不輕易掉眼淚,這是性格原因。有些孩子是感情比較細膩的,內向的,或者是敏感的,會因為很小的事情而流眼淚,這也是正常的。我女兒是屬於極度敏感的孩子,稍微有一點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樣就會大哭一場。感情細膩的孩子,需要家長傾注更多的關注和耐心。遇到孩子傷心的時候,不用太多言語,給他一個溫暖堅實的擁抱,往往就可以和孩子共情了,讓他感受到你是和他在一起的就可以了。孩子也會很快從傷心當中恢復過來。如果此時大人大聲呵斥孩子,讓孩子陷入更深得悲痛當中,孩子覺得你是一個站在自己對面,數落自己,職責自己的大人。你根本不愛我。這個很重要。自己的孩子是否敏感,需要家長長期的觀察,或者找些測試題目測試一下自己孩子屬於哪種氣質類型的,再做判斷。總之,孩子愛哭總是有原因的,大人要多觀察孩子,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多傾聽孩子,瞭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是很重要的


放映江湖


目前媽寶男和女漢子的比例在不斷地上升,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爸爸缺位。由於爸爸現在工作都比較忙,在家的時間很少,給到孩子的時間更少,給到孩子的支持和愛就更少。

第二,缺乏男性老師的引領。大家都會發現,幼兒園和小學的老師大部分是女老師,男老師很少,在孩子最需要男性的時候,身邊都是女性。

第三,女性地位的提升。由於爸爸的缺位,媽媽就不得不需要站出來,也就鍛煉出了什麼都能做,什麼都會做的能力。

綜上,主要是由於爸爸的缺位導致的。


優才生教育


哈嘍,我是珍妮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在育兒事情上,我推崇用科學的角度來看待一些現象。


如果你看過《養育男孩》這本書,我想題主會對這個問題有更深刻的認識。

小男孩比小女孩更愛哭,更敏感,更調皮,有的時候不是他們個體的原因,也不是家庭教育的原因,更多的是孩子本身生長髮育的規律和激素決定的。


從出生到6歲其實是男孩子的”溫柔歲月“,因為睪丸激素和其他激素的影響,處在0-6歲的男孩子比女孩子更加脆弱,更加敏感,他們更需要媽媽的陪伴和愛護。

我們看到很多小男孩在面對媽媽上班,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表現出更大的煩惱,這是因為跟女孩相比,男孩更容易感受到分離焦慮。


所以建議在孩子6歲以前,媽媽要給小男孩更多的呵護和關愛,讓他成為一個被愛裝滿的有安全感的人,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加勇敢的去面對上學後的各種挑戰。


如果0-6歲過渡的好,6歲之後的小男孩就能夠表現出更多符合他們特質的性格,沉穩,勇敢,堅韌不拔。


我是珍妮,12年教育行業從業者,高級育嬰師,歡迎你關注我,跟你分享更多的育兒知識和收穫。

珍妮的後花園


這是小男孩被家人嬌生慣養的緣故,他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父母的寶貝疙瘩,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掉了,千般呵護,萬般疼愛,恐怕他磕著碰著受委屈,孩子變得很嬌氣。有的孩子在外面自己摔倒了不哭,回到家裡號啕大哭。說明家人過份關心孩子,孩子很脆弱,有依賴感,不能獨立,不夠剛強,男孩子缺少了陽剛之氣,女孩子更加柔弱不濟。


落葉穩又輕


個人認為慣太狠了,在安徽,河南,江西,山東,,非得生兒子,慣兒子比慣女兒更突出,事事你都遷就他,只要一件不順心了,他是孩子,武器就只有哭鬧



煙雨紅顏


生氣哭鼻子,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殺手鐧,也是不可避免的。

應該是您家的孩子比較容易生氣哭鼻子,因為,他與您朝夕相處。每個人在孩子時期都會有不同的成長經歷,容易生氣哭鼻子就是其中常見的現象。容易生氣哭鼻子是孩子感覺到自己的能力不夠得到自己想要達成目標的極端反應,因為他們曉得時候就是通過哭泣獲得幫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