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總是自以為是,別人說的都不對,這是病嗎?

笑口常開34290236


有的老人不相信兒女,只相信鄰居;有的老人誰都不信,只相信電視裡說的;還有的老人誰說都不信,但是卻相信騙子……



小藝141714574


自以為是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任何階段的人都有,直言不諱的說這就是人的劣根性,否則就不會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不會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不會有“人貴有自知之明”。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人的經驗是寶貴的知識。這個知識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尤其是在我們國家,50多歲的人都是從毛澤東時代走過來的,那個時候社會風氣之好是年輕人無法想象的,那是個遍地雷鋒的時代。在那個年代過來的人對於是非的判斷有著時代的烙印。如今笑貧不笑娼,然而那個時候即使通姦也是極其丟人的……。當然,任何事情都不能一刀切,有些老年人自私、絮叨、無知、自以為是是有的。

然而年輕人、中年人就沒有嗎?

關鍵是人都會變老的,今天的年輕人就是明天的老年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敬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要嫌棄老年人,否則將來被嫌棄的就是現在的你們。

天無百日晴

花無百日紅



洛陽艾農


凡自以為是,認為別人說的都不對,並非只是老年人,在所有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生。究其原因,多種多樣,不可一概而論。我們也並不否認,有時自以為是的,還真的是對的。但大多數自以為是者,卻並不一定正確。從生理角度講大概這僅是一種病態的反映,算不上病,充其量,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應叫做固步自封吧,要不為什麼老認為自己正確呢?

當然,有時人們因站的位置有異,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同一問題,可有兩種說法,或有多種結論,但又都不能是錯。這就是同一個問題可有多項選擇,很難說誰對誰非。這就不能用自以為是來否定另一個自以為是,嚴格說來,這都不能算做自以為是了。


老兵4200


老年人總是自以為是,這句話,不全對。

何為自以為是.意思是總以為自己是對的。認為自己的觀點和做法都正確,不接受他人意見,形容主觀,不虛心。

那麼,你與老年人聊天,共事時,對事物的看法上,觀點可能不一致。這很正常呀,因為人生活的時代不同。你在現代生活中長大,你接受到的思想與教育都是現代的,而老人在那個年代長大的,所接受的教育與觀念比較傳統的,有些還有點封建等等。對待同一件事情,他有他的做事風格與做事方法,你有你的做事風格與方法。站在你的角度上,可能認為他的不對,站在他的角度,他也認為你的不對。你可能就認為老人家,自以為是。就如同父母與孩子之間總是有爭執,都認為自己是對的。父母說孩子不懂事,孩子認為父母太傳統。應該就是這個原因吧。

人生一世很短,老人一生中都經歷了很多,面對各種人與實物,在長時間的工作生活中,磨練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生活方法,與做人的性格。這些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有些做事,做人的方式與方法,我們可以借鑑,不要與自己的方式,意見不同就認為老人自以為是。

大凡愛爭鬥的人,一定認為自己是正確的,而對方是不正確的。如果自己的確是正確的,對方的確是錯誤的,那麼自己就是君子,對方就是小人了。憑著君子的德行去跟小人互相傷害,而不考慮自己的名譽,也不考慮親友們所受的傷害,這不是太過分了嗎?這種人就像人們說的是在用狐父的戈去刺牛糞一樣不值得呀!這種人生活中肯定有,也就是好鬥之人,往往自以為是。

總之,做人,做事,都要謙虛,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免於好鬥之心。


婉香飛豔


人老了歲數大了,理應自知。主動退出社會活動的中心位置讓給更年輕的人。因為你的經驗是過去的經驗,你的觀念和認識已落後於時代,要承認過個現實,再亂摻和只能添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