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沒信心?看政協委員率先“吃喝”


3月15日,江蘇南京豔陽高照。南京市秦淮區的政協委員們戴好口罩,走出家門,出示健康碼,進店消費。

早前,江蘇全省已成為疫情低風險地區。3月9日,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市委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敬華檢查復工復產復業情況,來到秦淮區夫子廟南京大排檔飯店,出示綠色的“蘇康碼”,坐在堂內品嚐鴨血粉絲湯等秦淮小吃。

秦淮區是南京市商貿旅遊中心,以秦淮小吃為代表的非遺聞名遐邇。以餐飲業為代表的商貿業受疫情影響較重。3月10日,秦淮區發出倡議書:呼籲區領導帶頭並鼓勵機關幹部和企事業單位幹部職工到商貿、餐飲企業自費消費,帶動廣大市民儘快恢復消費信心。倡議書同時強調購物消費時佩戴口罩,嚴格執行體溫測量、避免聚集等防控要求,文明消費,安全消費。倡議書發出後,得到廣大網友好評,秦淮區政協委員也積極響應。

青團,江南地區清明時節最應季的特色小吃,用艾草的汁拌進糯米粉裡,再包裹進豆沙或者蓮蓉餡兒,不甜不膩,帶有清淡悠長的青草香氣。秦淮區政協委員李軍走進中華老字號桃源村買了青團。“咬上一口,感到春天真的來了。”李軍說。

除了青團,李軍還花65元買了綠豆糕、蜜三刀、花生糖:“帶回去和家裡人一起分享,讓宅家已久的家人也感受一下春天。現在店裡人流適中,防疫措施良好。我有信心和家人一起進店消費。”

“在南京,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遊過長江。”這句網絡上流傳甚廣的戲言,說出了南京人對鴨子的偏好。秦淮區政協委員沈婷婷來到中華老字號綠柳居點了一個烤鴨砂鍋,一盒牛肉醬,一碗羊雜湯,一共花了44元。

“進門都要出示健康碼,測體溫,不用餐時戴口罩,一人一張桌。防疫措施做到位,客戶才有信心。”沈婷婷說。吃完飯,沈婷婷又來到網紅粑粑坊買了12塊糯米蛋糕。

“都是熟悉的味道,吃起來特開心。不過堂食的客人的確不多,綠柳居大概只有平時兩三成的客流,粑粑坊以前排隊至少要15分鐘,現在基本不用排隊。不過店家說網購的訂單比以前多了很多。他們有信心恢復到以前的銷售量。”沈婷婷說。

街頭隨處可見的麵館提供南京市民最愛的主食。中午12點一刻,秦淮區政協委員周大全帶著兩名員工一起走進其公司附近的一家麵館。連續三天,周大全都與員工過來吃麵。“您打包帶走還是堂食?”老闆問。得知是堂食,老闆叮囑周大全:“一張桌子坐一人,請面朝一個方向。”

作為一名企業負責人,周大全還帶動員工消費。為了鼓勵員工堂食消費,復工復產以來,他給員工每人每次發放30元午餐補助,大家憑小票拍照片微信傳相關負責人即可。“餐飲老闆開心,員工也願意配合接受,大家都感覺很溫暖。”周大全說。

不僅有物質食糧,精神食糧也是秦淮區政協委員們的消費熱點。秦淮區政協委員範永華來到南京市新華書店選購了《習近平關於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讓我深刻體會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磅薄力量。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面臨與以前不同的環境,我們要認真思考如何做好愛國主義教育。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應該給思想活躍、價值觀尚未定型的年輕人講好中國故事,樹牢‘四個自信’。”範永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