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沒有愛情,只要青春

----夏果果《左耳》深夜日記

坦白說,去看《左耳》純粹是因為和雪漫的關係,而且是抱著看看而已的心態。因為,我從沒看過她的書,也一直很奇怪為什麼《左耳》會火。當然,這不會影響我們是朋友。既然是朋友,就要去捧場。

可是,看了沒一會,我就哭了。然後我給她發微信:壞壞,別人都在笑,勞資一個人剎不住車地哭。

17歲,沒有愛情,只要青春

她問我:為什麼?

我說:這就是我的17歲。

是的,勞資像個傻逼一樣從頭哭到尾。

朋友圈有個90後的小妹妹說:“為什麼我全場都在笑,好沒邏輯的說話啊。'死了就死了,那麼多錢呢。死了就死了,缺胳膊少腿了怎麼做歌星?'”

我說:因為那不是你的青春。

那個年代的不夠叛逆的叛逆,那個年代活得糾結的掙扎,那個年代的蠢蠢欲動卻又欲蓋彌彰的認真。

因為太過了解,所以才會在勸蔣皎時很認真地說些好像沒頭腦的話。

因為太過了解,所以才會在蔣雅希訪談裝逼的時候淡然而笑。

那時候,我們不缺物質,卻也沒有更好的物質。那時候,我們不懂愛情,卻能因為喜歡一個人而不顧一切。那時候,我們假裝玩世不恭,內心卻有最純淨的溫暖。那時候,我們瘋狂的渴望被愛,卻不懂誰才是我們應該珍惜的人。

所以,黑人多麼吊兒郎當卻愛死了吧拉。所以,吧拉可以沒原則地為了張漾去傷害許弋。所以,許弋失心瘋般地著了吧拉的道。所以,小耳朵倔強地走在許弋背後,又倔強地和吧拉成為閨蜜。

17歲,沒有愛情,只要青春

每個人都沒有邏輯和章法地自導自演著。哦,還有一個經常被我們遺忘的尤他表哥。

可又多麼入骨地真實。如果你走過那一遭的年紀。應該還記得。在那個年代,在那樣的17歲裡,我們除了自己,一無所有。我們愛過,卻從沒有過一段完整的愛情。被壓抑的內心時而激烈時而柔軟。那些能說出的和不能說出的都被扭曲成一個又一個似是而非的心結。

所以,我是那麼地喜歡著吧拉。成長的環境卻只能也只會把我變成“小耳朵”。只是,內心的吧拉,才是17歲最不能抹去的心魔。

明明是初夜,非要假裝自己是不良少女的她。看呀,多麼放得開,多麼無所謂。卻因為一句心上人“吧拉,婊子”完全崩潰,甚至等不及聽到一句解釋就手足無措。

這就是青春,再不羈的外表也是單純的心。

也做過吧拉,肆無忌憚地站在他面前宣告:我喜歡你。只是最終還是選擇了像小耳朵一樣默默付出再不辭而別。

17歲,愛過,也被愛過。辜負著,也被辜負著。因為年代造成的矛盾個性,就那樣走馬燈般互相傷害著自己與對方。

似乎,每個人都有過一段,卻從未有過完整的一段。

所以,有些話,永遠都沒有答案,也無須一定要親耳聽到。

所以,我永遠不問吧拉最後一句是什麼。也不想知道到底張漾最後說了什麼。

17歲,沒有愛情,只要青春

左耳,聽不到甜言蜜語,也聽不到愛恨是非。

左耳,能聽到的是彼此會心一笑,也是內心裡永無法說出的秘密。

走出影院時,前面有人說:真奇怪,也沒啥特別煽情的,為啥我就哭了。

我低著頭抹了一把眼淚。給等著我給意見的一個朋友回微信:

“我無法用好壞來衡量這部影片,因為我完全被帶入一種忽略演員演技忽略劇情設置忽略臺詞邏輯忽略畫面音樂的狀態裡。這就是一個完整的青春,真實的17歲。主線和主角只有一個,那就是“你”和青春。如果你根本沒有過或者不想去觸碰那時的你。那就別去看了。”

17歲,大多數的我們,有的只是青春。

17歲,我們的左耳處於失聰。

17歲,沒有甜言蜜語,只有認真的青春。

17歲,無需專業技巧,無須精湛演技。只需要認真地娓娓道來,就已經是最精彩的影片。

17歲,我們像小耳朵一樣走過,卻在心裡葬了一個勇敢的吧拉。

17歲,我們以為愛的是許弋,再回首,才知道,被刻在心裡的其實是張漾。

17歲的時候,如果我看過《左耳》。今天,會不會有什麼不一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