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科技—年報點評:業績符合預期 隔膜業務表現優異

申港證券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買入。

中材科技(002080)

事件:

2020年3月17日公司發佈年報,2019年實現營收135.90億元,同比增長18.61%;實現歸母淨利潤13.8億元,同比增長48.42%;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為10.99億元,同比增長17.91%。

收購擴產並行,鋰電池隔膜業務成新增長點。2019年鋰電池隔膜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36億元,同比增長521.6%。2019年9月湖南中鋰並表,經營逐步改善,全年湖南中鋰實現淨利潤3489萬元。全年中材鋰膜和湖南中鋰合計銷售鋰電池隔膜近4億平米,淨利潤約6000萬。

公司正在將鋰電隔膜打造成第三項主營業務,並實現中材鋰膜和湖南中鋰的隔膜業務有機協同。公司通過向湖南中鋰增資9.97億元收購其60%股權,迅速提升鋰電池隔膜產能規模。中材鋰膜在山東滕州建設的鋰電池隔膜一期項目4條年產6000萬平米生產線運行狀態良好,並繼續投資15.5億元啟動二期項目建設產能4.08億平方米,將形成6.48億平的基膜和2.4億平的塗覆膜產能。通過收購湖南中鋰,公司增加16條線合計7.2億平米基膜產能,2020、2021將會提升至9.6億、12億平米溼法基膜產能,在2021年將實現12億平基膜和3億平塗覆膜產能。公司溼法隔膜產能快速擴張,將佔據行業前兩名位置。

風電葉片需求爆發,繼續保持行業龍頭地位。2019年公司風電葉片業務實現收入51.7億元,同比增長52.73%,實現淨利潤4.03億元。風電葉片產品毛利率18.64%,同比增長4.6pct。目前公司風機葉片年產能達到8.35GW,報告期內出貨7.94GW,接近滿產。公司具有獨立自主的設計研發能力,具備1MW-8MW的6大系列產品,適用於高低溫、高海拔、低風速、沿海等不同運行環境。

2019年風電行業開始進入競價時代,2020年將迎來搶裝潮最高峰,葉片需求快速增長,公司憑藉行業第一近30%的市場份額,將充分受益於搶裝帶來業績增長。公司作為國內風機葉片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具備優秀的自主研發能力,下游客戶穩固,並採取海外及海上風電市場並重的市場策略,市佔率穩居行業第一。經營模式方面,玻纖佔風機葉片成本25%,公司玻纖業務能夠與葉片業務形成協同,進一步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玻纖業績略有下滑,未來發展依然看好。2019年玻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9.4億元,同比增長1.02%,淨利潤8.3億元,同比下降13.54%;玻纖產品毛利率32.06%,同比下降3.47pct。報告期內合計銷售玻璃纖維及其製品92.4萬噸,同比增長近10%。玻璃纖維業務淨利潤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中美貿易摩擦使得行業景氣度下降,需求端邊際走弱;第二,2018年新增產能超90萬噸,下半年開始集中釋放,對2019年供需結構產生較大沖擊,出現供給過剩情況,玻璃纖維粗紗/細紗價格降至歷史新低。

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積極調整產銷結構,增加高端產品比例,風電紗及風電織物、高強高模玻璃纖維及熱塑產品銷量同比大幅增加。不斷加快新型玻纖產品研發創新,TLD低價電短切玻璃纖維、超細電子玻纖紗(BC1500、BC300)取得進展,目前泰山玻纖細紗年產量已達10萬噸級;無硼無氟的TCR玻纖、HMG及S-1HM高模高強玻璃纖維及織物,廣泛應用於大功率風電葉片。我們認為隨著公司對產品結構的持續優化及加快創新研發,未來玻纖業務仍會走勢強勁。

投資策略:公司的風機葉片、玻璃纖維、鋰電池隔膜三項主營業務在行業景氣的大背景下穩步發展,鋰電隔膜利潤彈性較大,將貢獻未來業務彈性。我們預計公司2020年-2022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4.6億元、177.6億元和18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7.3億元、19.3億元和21.1億元,每股收益分別為1.03元、1.15元和1.25元,對應PE分別為10.7、9.6、8.8。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新能源車政策風險、風電搶裝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