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投資資訊》-來源:瑞達期貨研究院

20200318《投資資訊》-來源:瑞達期貨研究院

交易邏輯正確是盈利的關鍵

邏輯會有好的,也會有壞的,這就需要投資者根據場內和場外的信息來定義、推理、判斷,形成正確的交易邏輯。

A構建交易邏輯

我從網上看到一個帖子,發帖人迷茫地表示“聽了那麼多建議,讀了那麼多書,卻依然做不好交易”。簡單一句話,卻能清晰感受到他字裡行間的辛酸。就如同有人感慨“讀了很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過迷茫,付出了很多努力卻得不到任何回報。

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很多人都會用導航軟件,或者下載一份地圖,但對自己的人生卻要走走停停,隨遇而安。如果讀了很多書,卻不進行思考總結,沒有歸納成對自己人生有助力的經驗,甚至沒有一份明確的人生規劃,那麼讀再多書也沒用。期貨交易同樣如此,如果讀完書,聽完別人的操作經驗,還是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入場、為什麼要出場,如何控制資金和倉位,那麼無論你多麼忙碌地去交易,“盈利”二字也只能當作一碗“雞湯”,偶爾激勵一下迷失的自己。

從業多年來,我接觸過不同類型的投資者,發現初入市場的投資者和有投資經驗的“老手”都做不好交易,不是因為他們能力不行,而是缺少正確的交易邏輯。在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因為缺少人生的地圖,把夢想賣了,換成了柴米油鹽;又有多少人缺少交易邏輯,在失敗中黯然離場。

初入市場的投資者大多憑個人感覺入市,買賣行為毫無邏輯可言,可能是聽“大佬”的指點,可能是追熱點,也可能是單純地看這個品種順眼。這樣的交易行為必然會導致自己“憑運氣賺到的錢,終究還是會憑實力虧回去”,在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時,只能傻眼。

交易能否成功,擁有一套正確的交易邏輯才是關鍵。投資者剛開始進行交易時,漲漲跌跌的價格不能成為投資者的交易依據,真正影響投資者決策的是交易邏輯。實際上,交易邏輯是由入場和出場組成的,你可以有無窮種變化方式,但形成交易邏輯的大方向必須是正確的。這就需要投資者根據場內和場外的信息來定義、推理、判斷,形成大概率的投資方向。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滿足“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的基礎上,讓交易邏輯有機會發揮其威力。

那麼投資者該如何構建自己的交易邏輯呢?其實,交易並沒有人們想得那麼複雜,簡單歸納起來就三點:一是什麼時候買入、什麼時候賣出;二是如何進行風險控制;三是如何進行資金管理。把這三點想明白,利用思維導圖畫出每一個點,然後把這個點儘可能地延伸,並給予每一個延伸相應的邏輯閉環思考,就能簡單形成一套交易邏輯了。

總之,雖然穩定盈利是判斷交易邏輯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但裡面包含的這些內容是需要投資者去總結和完善的。在交易中就是有開倉、平倉,有風控,有管理,這幾項做到有理有據,正確的交易邏輯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

B前後保持一致

這裡主要介紹,投資者什麼時候買入、什麼時候賣出的交易邏輯。期貨投資中,如果入市選擇正確了,那麼這筆交易多半會盈利。然而,由於每個人的投資時間週期、資金管理、風險承受能力不一樣,所以對出入點的理解也不一樣。不過,如果你用15分鐘的突破理論入場,卻用30分鐘的MACD指標出場,這就出現問題了。雖然入場邏輯並沒有發生改變,但你卻用另外一種指標破壞了之前預設的出場邏輯。如果你還是使用之前設定的15分鐘突破理論進行出場判斷,那麼這一買一賣才能形成前後邏輯一致的閉環。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以什麼指標入場,就以什麼指標出場”。

在交易邏輯前後不一致的方面,我們常犯的錯誤還有,入場時明明計劃要做長線,忍受不住市場的其他誘惑,變成了短線出場。這也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以什麼週期入場,就以什麼週期出場”。因此,交易中一定要堅守目標,這樣才會減少自己在各種誘惑下迷失的次數。

風險控制和資金管理的邏輯前後一致也是同樣的道理。對於風險控制,投資者除了要學會控制好交易規模,還要學會止損並做好止損。對於資金管理,它是投資中最重要的部分,甚至比交易方法本身還重要。專業的投資者會限制自己每次的投資金額,因為他們無法預測下一次交易時是盈利還是虧損。在進行實盤操作時,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交易邏輯,結合交易情況進行核對,就能找出哪些交易步驟存在問題。

C三點心得體會

不同的交易週期,不同的交易風格,交易邏輯都是不一樣的,但不管是短線交易者,還是長線交易者,判斷其交易邏輯是否正確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能否長期穩定盈利。因此,關於交易邏輯,我總結了以下三點心得體會:

第一點,有交易邏輯,但並不一定盈利。在交易中,很多投資者會有一個誤區,認為自己有交易邏輯,就一定能夠盈利。其實不然,我們要知道,邏輯會有好的,也會有壞的,哪怕很多時候交易邏輯是完整的,也無法貼合我們的實際操作。

第二點,勇於實踐。聽來的經驗始終是別人的,如果沒有進行實盤操作,很難感同身受或真正領悟。只有真正開始實踐了,腦子裡形成的交易邏輯、學來的交易技巧等,才會變成自己的東西,並且這些東西會隨著時間不斷強化。

第三點,不斷學習。《平凡的世界》裡面說:“人在壯大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求得當時比自己的認識更高明的指教。”別人的經驗有可能會讓自己的思維繁衍得“火樹銀花”,甚至可以指導我們少走很多彎路。不過,如果別人的經驗不適合你的交易邏輯,那麼你可能會損失試錯成本。因此,只有不斷地進行學習、思考、總結,才能把別人的經驗轉化成自己的見識和閱歷,從而提高自己交易邏輯思維能力。這也是我們在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時,最厲害的“盔甲”。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為入市建議。

來源:期貨日報 趙芊晨(作者單位:瑞達期貨)

瑞達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93年,是國內大型全牌照期貨公司,深交所期貨第一股。國內第二家登錄A股的期貨上市公司。瑞達期貨和中金鼎晟北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平臺簡稱:買金網】達成合作,客戶通過買金網APP可以開設瑞達期貨賬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