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區委網信辦吹響新媒體發佈“集結號”

用好“指揮棒”、細耕“責任田”、打好“組合拳”……近日,石家莊市新華區委網信辦

將新媒體發佈作為基礎性、戰略性的工作抓緊抓實,以頂層設計、內容創新、多元結合為抓手,全面吹響新媒體發佈“集結號”,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在做好網絡宣傳、堅守網絡陣地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得到省、市網信辦認可。

自市委網信辦2020年2月中旬啟動“石家莊今日最頭條”新媒體作品遴選以來,新華區委網信辦共報送新媒體作品70餘部。其中,《基層防疫工作實錄》微視頻、《當“警服藍”遇上“天使白”》等6部作品被評選為“石家莊今日最頭條”,在“網信石家莊”微信、微博、頭條等平臺推送,2月份,新華區在全市各縣(市、區)優秀新媒體作品選用篇數中名列前茅;線上闢謠小組成員張桂華、00後網絡志願者等4部作品被省委網信辦“e觀滄海”微信選用推送。


01

注重頂層設計,用好“指揮棒”

新華區委網信辦聞令而動、令出行隨,高度重視“石家莊今日最頭條”評選工作,將其作為展現轄區對外形象的網絡窗口,切實提高網絡新媒體宣傳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現有人員進行再分工、再部署,成立新媒體發佈內容審核小組,集中精幹力量全面開展網絡宣傳工作。統籌構建統一領導、多主體參與的基層宣傳網絡,組建專門的宣傳微信群,廣泛動員宣傳員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積極提供優秀素材,增強宣傳工作的溫度、深度、廣度、力度。做好上報素材統計量化工作,極大提高了信息撰寫的數量和質量,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全區各街道、各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經基層宣傳員發掘採集、新華區委網信辦整理上報的趙陵鋪路街道社區“記者”崔會芹、石家莊志願者硬核守護社區到抗疫最後一秒、後太保社區老黨員魏同惠志願服務等典型事蹟得到省委網信辦充分認可,並在全網推送。

新華區委網信辦吹響新媒體發佈“集結號”

02

注重內容創新,細耕“責任田”

建立健全發佈內容審核機制,進一步加強上報稿件的審核力度,新媒體發佈內容審核小組對每日發佈稿件進行全方位把關審讀、精細打磨,最終討論確定上報作品,確保內容權威、準確。堅持創新思維、多元發展,不斷探索新媒體呈現的內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先後組織策劃製作抖音、小視頻等,推出一批接地氣、有溫度、有新意、動人心的作品,將鮮活生動的“網言網語”貫徹始終,增強新媒體信息內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傳播力,從“高大上”向“原生態”、“短平快”轉變,讓網民願意聽、願意看,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實現同頻共振。疫情防控期間,製作抖音短視頻《“吐槽”媽媽的牛牛》,生動講述新華區疫情防控一線社區書記因太忙遭兒子“吐槽”的故事,用最樸素、最真實的鏡頭和視角,聚焦個體、捕捉點滴,傳遞眾志成城戰疫情的正能量。

03

注重多遠結合,打好“組合拳”

將新媒體宣傳的重點、亮點、熱點有機結合,烹成“信息大餐”,提高議題設置能力,在內容競爭中贏取主動。

一是結合政策抓重點。緊扣主線、精準推進,抓住重點關鍵,大力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例如,國家高度重視社區防控工作,2月18日,人民日報發佈文章《向社區工作者致敬: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排頭兵!》,新華區委網信辦緊跟重點工作,拍攝製作了抖音短視頻《基層防疫工作實錄》,真實記錄社區職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擔當精神,引發網友廣泛關注、紛紛點贊。

二是結合網絡挖亮點。結合網絡語境,充分挖掘作品的網絡屬性,賦予作品網絡元素,在標題凝練、內容簡約、文風清新上下功夫。“00後?到!”、“當‘警服藍’遇上‘天使白’”等文章標題簡潔生動、突出特色,讓人眼前一亮;挖掘出網絡“闢謠小組”成員張桂華、網上教師李玉梅等優秀網民典型,受到市委網信辦關注報道,並被省委網信辦“e觀滄海”微信專欄“燕趙好網民·疫情防控阻擊者”報道。

三是結合節日找熱點。增強網絡新媒體宣傳的時效性和針對性,及時抓住重要節日、重大事件等時間、節點,提高宣傳效果。例如在學雷鋒紀念日之際,新華區委網信辦結合轄區學校開展的學雷鋒網絡活動,發佈內容《雷鋒精神在新時代閃光!自強小學舉行網絡主題班會》,被評選為當日“石家莊今日最頭條”。

新華區委網信辦吹響新媒體發佈“集結號”

(新華區委網信辦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