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釉陶胡人騎馬俑

彩繪釉陶胡人騎馬俑

唐代以開放和包容聞名於世。唐太宗曾多次說過:“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他的天下一家,是包含華夏族和周邊少數民族的,他在各族中擁有極高的威望,被尊稱為“天可汗”。

唐代設立都護府、羈縻州,採取了“和親”、“設護市”等政策,這些開明的民族政策,吸引著不同的民族、邦國的使者、僧侶、留學生接踵來到唐土,他們千里迢迢把異國文明帶到中國,“貞觀”文明也隨之遠播域外。

昭陵是唐太宗和文德皇后的陵墓,位於陝西省禮泉縣。唐太宗認為,功臣薨亡後,應當和帝王在一起,一如生前。於是,陪葬者享受盛大的飾終之典,諸大臣也以陪葬為榮,陪葬之風日盛。從貞觀年間開始,直到開元二十九年,百餘年內形成了龐大的昭陵陵園。陪葬之風的興盛促進了昭陵陶俑的繁榮。

俑是中國古代明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最早專指古代墓葬中隨葬用的偶人。後來外延擴大,家禽、牲畜、風物及想象中的神靈鬼怪異獸等,也成為俑的表現題材。唐代國力強盛,陶俑製作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而厚葬之風的日益興盛最終成就了唐俑的繁榮。

1971年,昭陵陪葬墓鄭仁泰墓出土了大批極為罕見的彩繪釉陶俑。這批陶俑,從質地和造型上來說都是新發現。彩繪釉陶指的是在釉陶器表面施彩,用以美化器物,滿足人們對雕塑和繪畫藝術要求的一種器物燒製方法,但彩繪容易脫落,為克服這一缺陷,改進為加彩以後再用火燒,使其牢固。

鄭仁泰墓出土的騎俑、站俑中有不少胡人形象,有披翻領大衣的男俑,也有穿翻領長袍的女俑。鄭仁泰葬於麟德元年,說明在高宗時期,唐人生活中已薰染了很多胡人的習俗。此時,隨葬陶俑的數量很多,北朝多見的列隊鎧甲俑漸失,代之而起的是侍女、舞樂、遊騎俑,它們更多的體現了社會生活的習俗與風尚,突顯了唐人的審美情趣。

在唐史中,居於河曲六州的突厥人稱“六州胡”,居於東北地區的奚、契丹稱“東胡”。西突厥降服以後,商旅可以暢通,於是“諸胡大悅”。日益頻繁的中外文化交流,使更多的音樂、舞蹈、服飾通過絲綢之路進入中國境內。凡是這些地區傳來的事物,也往往以“胡”為名,諸如“胡書”、“胡樂”、“胡舞”、還有“胡餅”、“胡蘿蔔”“胡麻油”等等。帶“胡”的事物,幾乎和人們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關係,因而也就影響著內地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藝術生活,在陶俑中就大量出現了。

胡人和駿馬的組合是唐代繪畫和雕塑中常見的題材。歷經太宗、武后的治理,大唐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盛世,都城長安成為胡漢匯聚的國際化大都市。唐代長安城內胡人很多,據史料記載,當時長安城裡外國人最多的時候多達5萬人,佔長安城總人口的5%。主要有波斯人、突厥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和中亞各國人。

而這些記載也有出土實物與之印證。昭陵陪葬墓中,有鄭仁泰墓出土的頭戴尖形氈帽、深目高鼻、留有大絡腮鬍的阿拉伯人;有段簡璧墓出土的穿條紋波斯褲的波斯人;還有張士貴墓出土的戴軟折沿帽、尖鼻細目、留八字鬍、穿翻領束袖衫、善於經商的粟特人等等,無不顯示其彪悍、精明之氣。出土的這些少數民族人物形象,反映了初唐階級關係和民族團結的景象,再現了大唐中外往來的歷史畫面。

文字:郭紅豔 編輯:信息中心 審核:王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