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吳江:智能製造助力復工復產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汪宏勝)在通鼎互聯光纜二部的車間內,機器聲隆隆作響,卻只有幾名工人在作業。類似這樣的省級示範智能車間,通鼎互聯有3個。近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目前蘇州市吳江區124個省級示範智能車間已全部實現復工復產。

  近年來,蘇州吳江通過抓好遴選培育、培訓服務、政策兌現等,紮實有序推進智能車間創建,對機器換人、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和示範智能車間兌現財政資金獎勵。近三年平均每年區級專項獎勵扶持資金超億元,省市級項目資金3000萬元左右,充分調動了企業創建智能車間的積極性。據統計,五年來,累計獲評省級示範智能車間124個,分別佔全省和蘇州大市的11.7%和28%,居全省前列。

蘇州吳江:智能製造助力復工復產

  在確保防護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根據發展需求,吳江中連經編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連紡織”)採取“機器換人”策略,最大限度發揮自動化生產線等智能裝備的作用,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記者在中連紡織生產車間內看到,400多臺噴氣織機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在廠區內的另一個車間,調試新設備、開展員工培訓、聯繫後續引進設備……全面復工以來,中連紡織董事長助理朱峰沒有休息過一天,因為廠裡新引進的84臺日本豐田810噴氣織機,已經陸續開始試運行,而能否用好這些設備,生產出質量過硬的產品,直接關乎公司未來的發展。

蘇州吳江:智能製造助力復工復產

  “智能製造為企業復工提供了有利條件,十幾臺設備只需要一個工人,投資回報率很高。此外全新的噴氣織機在效率上、能耗上、產品質量上都有了新的提升,附加值能提升15%。”朱峰告訴記者,復工不到10天,廠區所有生產線均已投入生產。

  中連紡織是盛澤的一家老牌紡織企業,主要生產中高端滌棉、錦棉等織物面料。據悉,企業在成立之初便引進國際高端紡織設備,並不斷更新換代,紡織設備從原先的豐田610噴氣織機到豐田710噴氣織機,再到最新的豐田810噴氣織機,生產效率得到大幅提高。朱峰告訴記者,今年還將繼續引進84臺豐田810噴氣織機,通過智能化改造,企業將實現生產設備、工藝技術、企業管理、銷售渠道全方位優化升級。

  “雖然疫情對我們企業產生了一定影響,但是我們企業對未來市場非常有信心,我們已經投資了8000萬元購買新設備。下階段,我們還將加大投入,逐步淘汰現有的一些技術裝備,對自動化設備進行升級,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提升我們的自動化能力,我相信今年我們的銷售額可以提升20~30%。”朱峰說。

  智能車間的創建,對吳江區紡織、光電纜、電子信息等勞動密集型行業成效顯著,相關企業平均可減少用人30%。下一步,吳江區將持續推進全區智能車間創建,確保每年新增省級示範智能車間30個左右,力爭到2022年累計達到200個,進一步保持在全省的領先優勢。(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