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跨越國度的平安日記

陽春三月已到,疫情的陰霾仍未散去。公司陸續復工,有些人仍在家中辦公、上網課。每日關乎生死的數據仍牽動著人心。所有人都在等待可以自由出行那日的到來。

在「自我隔離」的日子裡,Vlog(video blog視頻博客)的形式悄然間成為最重要的紀錄與交流方式之一。一部手機就可以輕鬆拍攝一個人的日常點滴。自媒體時代,每個人都是見證者和記錄者。居家隔離的人、奔赴一線的醫護人員都選擇上傳Vlog分享生活。隔離的生活不再封閉,網絡世界裡更多人共享著生活的喜悲。在這其中,引起1號注意的是一封寄向大洋彼岸的視頻平安日記。

一封跨越國度的平安日記

《瑞恩的平安日誌》的主人公詹姆斯·瑞恩·諾頓(James Ryan Nolton)並不是職業的vlogger,他只是一名在北京工作的普通大學教師。目前,瑞恩已在中國生活了三年。疫情爆發之後,他選擇留在中國,與中國人民共同抗擊疫情。《瑞恩的平安日誌》的初衷是給遠在大洋彼岸的家人和朋友一劑安心藥。外媒的片面報道以及家人對中國現狀的不瞭解讓他決定記錄下自己在中國的生活,千言萬語抵不過真實生活的影像來得更直接有力。《瑞恩的平安日誌》從2月2號開始拍攝,每個視頻時長五分鐘。2月14日瑞恩先後上傳海內外自媒體平臺。

視頻日誌的返璞歸真

Vlog作為舶來品,最初在外網流行的原因就在於便利與真實。

無須昂貴的器材,手機足以滿足拍攝所需。無須刻意的劇本,日常生活也有多彩生活的一面。Vlog比起文字博客,更直觀地用影像連接著創作者與觀眾。而現國內vlogger呈現職業化趨勢——瑣碎的日常流水賬沒有市場。一個熱門的Vlog多需事先想好「劇本」,選擇國人難見的景觀或是日常生活中不常做的事比較容易吸引目光。

專業設備、精湛的剪輯能力,有趣的創作者缺一不可。

Vlog的專業化、商業化使其和普通人的生活逐漸脫軌。這次疫情爆發,全民居家的狀況,反而給了大眾重新審視Vlog這一形式本身的機會。空間限制的原因讓每個人的視線所及只有小區和家的一隅之地。無法外出,原有的節日線下社交被網絡社交所取代。這種封閉性激發人更渴望知曉遠方和他人的狀況。而除了媒體之外,每個普通人、每個親歷疫情者的發聲與記錄都填補著這些空白。

《瑞恩的平安日誌》就是其中一例。視頻中的他多以第一人稱手持影像。在他的鏡頭下,我們看到的是和你我無差的普通的一天。居家的日常防護措施、出門的防範措施、坐地鐵、去超市採購、出門拿快遞、居家辦公、與朋友線上聊天、瞭解新聞。這是一個未經過濾的真實的北京一角。

一封跨越國度的平安日記

Vlog不僅是記錄生活的工具,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自由發聲的平臺。《瑞恩的平安日誌》中我們能看到瑞恩作為留在中國的一員,對疫情的心情與觀點。他坦言得知武漢封城消息時的恐慌,以及他是如何通過查詢對比新冠肺炎和其他流行病的傳播率,明白封城的必要從而緩解了緊張的情緒。超市裡聽到的帶有節日氣息的歌曲、路上打招呼的市民、網上明星與普通人的直播,都讓他感受到一絲溫暖。

最令人動容的是《我要上前線》一集。瑞恩的好友北京骨科護士王青收到通知,她需要奔赴武漢支援。臨走前,瑞恩與她視頻連線。在談話之中,我們能看到一名普通醫護人員的心聲。他們並沒有因為病毒退縮,而是為能幫助他人和社會盡一份力感到驕傲。行李裡所帶的口糧和舊衣服這些小細節看起來瑣碎卻又無比的真實。

一封跨越國度的平安日記

Ryan與好友王青與帆視頻

平安日誌的外國視角

《瑞恩的平安日誌》與其他vlog的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他的身份---外國人。

疫情爆發之後,國外的援助消息不斷,但同時,也伴有令人心痛的暴力事件。這時,一個生活在中國的非中國人視角顯得格外必要與珍貴,Vlog所展現的真實生活以及瑞恩的真實觀點有助於消融外國與中國的誤解。在視頻裡,瑞恩不僅介紹了中國人民與政府抗擊疫情的舉措,還將中國人民在困境之下仍努力生活的真實樣貌傳到了海外。「中國」一詞之下是十幾億鮮活的個體。

2月16日上線以來,《瑞恩的平安日誌》在海外傳播的總觀看量達到近330萬人次,單是第三期在其個人Youtube賬號上就累計播放3萬餘次。國內全網累計播放量超過1000萬,人民日報客戶端、澎湃新聞、愛奇藝、騰訊視頻、B站等平臺對視頻進行了聯合轉載並進行首頁推薦。其中《遠程辦公》一集被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轉載,單條視頻播放量超20萬次。目前,瑞恩在個人微博賬號已直髮《瑞恩的平安日誌》八集,累計播放量超過174萬。

一封跨越國度的平安日記

CGTN轉載Ryan的《遠程辦公》視頻

他與父親的視頻通話中介紹了火神山工程。除了讚歎十天建造出最高防護隔離標準醫院的效率之高,瑞恩更多把目光放在了搭建起一磚一瓦的工人們身上。這些為了更多人的利益捨棄自己春節團聚的時間,冒著可能被感染的風險不眠不休的7000多名工人值得被記住。而他的父親也認為這是人類的壯舉。他們突破了作為人類的極限。這種無私與毅力帶來的力量與震撼不分國別。

同樣,從他的日誌中,中國觀眾可以瞭解外國人對疫情的理解和看法,感受來自世界的關心。中國人並非孤立無援。《公益路不缺席》一集中身處北京的市民儘自己所能募捐錢財和物資送往前線。瑞恩也幫忙封裝搬運,獻出自己的一小份力。截至目前,Ryan個人微博累計播超過40w,國內各平臺轉發全網累計播放量已超過99萬。主流媒體的轉載和高閱讀量也證明國人對外國視角的重視。他們也是身處疫情環境之中的人,和我們並無兩樣。

一封跨越國度的平安日記

Ryan每集視頻的結尾詞

1號結語

自媒體盛行的年代,發聲的門檻降低,信息交換的速度增快,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成為「口述歷史者」。Vlog作為新媒體形式,以其真實性成為自我記錄與溝通交流的優選。真實的個人情感最能夠產生共鳴,從而發酵成公眾情感。這種方式讓這個封閉的嚴冬多了一絲溫度。

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同時,國外的疫情形勢嚴峻起來。新冠病毒已不僅是中國的事,而是全球人民共感的大事件。不管中國人抑或外國人,在災難面前,都是普通人,都在恐慌與悲傷中努力生活,尋找新的光芒。就像首集中瑞恩所說的那樣:「病毒可能會改變我們做事的方式,但不能阻止我們的生活」。更多真實的記錄值得被看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