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義務教育應不應該增加情緒控制教育這門課程,個人覺得很重要?

長江的微笑


還是算了吧,孩子們的學業壓力已經很重了,就別再給他們“減負”了。

再說了,控制情緒這事兒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怎麼去給孩子上課呢?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就“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這城府得有多深啊,如果是這樣的話並不值得高興,反而應該是悲哀的。

人的一生,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發展需求,滯後了不好,提前了也不好。一個人沒有經歷過一些事情,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孩子正是天真浪漫的時候,讓他們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是揠苗助長,起不到什麼作用。在家裡,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在學校,老師是孩子的榜樣。試問,一個學生遲到了,老師們能心平氣和的跟孩子講道理嗎?學生上課講話、擾亂課堂紀律了,老師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認為基本不可能。

所以,控制情緒這門課還是放到社會這所學校裡學習吧。


homework


中國教育的中學課程設置很不科學,英語破壞了中國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浪費了非常多的時間,而中國學生目前最大的弱點則是身體素質低下,幾乎80%的中小學生身體素質根本不達標。所以我不贊成增加情緒控制課程,但需要改良課程設置,增加心理輔導教師數量,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同時,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

高考的設置改革很不好,應當著重於語文、數學、物理、歷史、化學、生物、地理、體育這幾科課程。把這八科納入高考,語文數學滿分各150分,體育100,理科:物理化學生物共150分,物理70,化學50,生物30。文科:歷史物理地理部分150,體育100,歷史政治70、物理50,地理30。將體育納入高考的核心科目,大力發展中國青少年體質。如果再不發展中國青少年體質,今後中國人的身體素質將不非常低下,與世界各民族的體格競爭將面臨巨大的困難。足球運動上不去的根本原因就在這裡。

所以說中國孩子還是不會控制情緒,而是身體素質非常差是根本,當然體育課可以納入心理輔導和情緒控制的內容,這樣就可以了。


十二米陽光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其實在義務教育中一直有著控制情緒和培養積極的相關教育知識,小學的品德課和初中的政治課裡面都有涉及相關內容。人的情緒與其本身性格有著密切的關係,先天性格會影響情緒,後天的引導和影響也會逐漸改變一個人的情緒。

情緒教育是近年心理衛生教育積極推廣的範疇,在眾多社會事件陰影下,大家不可否認需要積極處理。

情緒教育是大人小孩共同的生任務。由於情緒的發展是基於大腦神經的基礎,及社會互動的經驗,情緒教育如果只是納入學校教學範圍並不足以有效,還需要日常生活中家長與孩子合作才足夠有效。在日常生活中,家長面對和處理事情的時候,孩子會耳濡目染,慢慢滲入自己的意識。家長平時情緒暴躁,孩子就容易滋生暴躁情緒;家長和在遇到困難時表現出來的情緒反應以及應對方法,同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還有孩子每天接觸的媒介,比如電影、課外讀物等等內容,也是影響孩子情緒的一些因素,應該讓孩子多觀看和閱讀積極向上的影視即課外讀物。

所以在學校教育的前提下,補足家庭環境的積極影響才是培養和控制孩子情緒的根本途徑 。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個人愚見,歡迎討論。我是光頭老師,歡迎關注我。


光頭老師


情緒和情感伴隨著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如您所問,在中國的義務教育中,是否應該加入情緒調控呢?這個答案是肯定的。

在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教材當中,就有情緒和情感的專題課時

在課堂上,老師會給同學們講解情緒產生的原因以及不良情緒所帶來的後果,重點會給同學們講解如何調節情緒。

比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改變自我認知法,合理宣洩法,轉移注意力,放鬆訓練法等方式來調節情緒。並且在每年的中考考綱中調節情緒的方法和重要性,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點

所以說在義務教育的課程當中,目前已經開設了關於情緒調控的課程。


閒不下來的小晨


中國義務教育加上情緒控制這門課程,是很有意義的。我個人覺得重要。

為什麼呢?

因為中國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看不得孩子哭,發脾氣。也就是說,父母接不住孩子的情緒:傷心,憤怒,沮喪,失望……因為大家認為這些情緒是不好的。

七情六慾原本是正常人都有的,父母看不見,也不允許孩子有“不好”的情緒,孩子壓抑情緒,屏蔽情緒。

看不見情緒,是談不上控制情緒的。

就像打仗,看不見敵人,向虛空發招,使勁再大,也沒有用。

學校義務教育加上情緒課,帶孩子們正確地認知情緒,從而有效調節情緒,最後可以做到控制情緒。有益孩子發展健全的人格。

一個人格健全的人,和他人相處,和環境和諧共存,必然有理有節有方法。

我支持中國義務教育加上情緒課,讓孩子們學習和自己的情緒相處,控制情緒。



做個女俠


情緒控制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良好素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個人的品質、人格,心理素質,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很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的成長氛圍,對孩子的情緒品質有重要影響。

也就是說一個人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不是靠一門課程來培養的,它需要良好的家庭氛圍,需要父母良好的情緒素養,在某些方面,孩子往往是父母的翻版,脾氣暴躁的父親往往培育一個脾氣更加暴躁的兒子。

老師,尤其對於低齡階段的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一個道德崇高、熱愛學生、包容學生,講究教育藝術的老師,會對孩子的心裡健康,情緒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為孩子不是看你怎麼說,而是看你怎麼做。知行合一、榜樣示範是情緒管控、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方式。

綜上而言,良好的情緒控制不是一門課程的任務,而應該是家庭教育,父母素質的反映,是每一位老師應該重視的,是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應有之義。




臨流濯足


情緒控制是很重要,但絕不是很重要的東西就要變成課程。如果很重要的東西都要變成課程的話,義務教育階段至少得開上千門課程,根本就安排不過來。比如生命教育,大家都覺得很重要,老師們也認識到了重要性,但是沒有變成全國統一的課程。沒有變成課程不代表大家不處理這個問題,其實大部分老師都會在自己的教育中滲透生命教育。情緒控制也是一樣。另外,我們的義務教育還有個特點,一門課程如果考試不考,幾乎等於沒設置,這樣的課程設置進來考不考試,怎麼考試是一個問題,就我的理解情緒控制還真不好筆試。我們可以去推廣可以去建議,但是不要想成為課程。現在很多學校都有自己的心理老師,有專門的心理活動室。心理老師可以開一個自己的校本課程,這個的可行性很大。


書林覽閱


情緒控制是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但是個人覺得沒必要為此專門開一門課。因為現在學校的德育工作和所有課程的教學目標都有這一項內容和功能。各個學校、學段、年級、班級的班會課,都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中就包括瞭如何調整、控制個人情緒。而教學大綱的三維目標中,情感態度價值觀也有此要求和目的。本來現在的學校教學內容就已經夠多了,如果再開設此課程,一方面時間不足,無法排課;另一方面學生負擔過重,容易反感,造成牴觸。思想品德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潤物無聲即可,無需大張旗鼓!


閒潭落花110063461


當然。學生情緒控制實際上就是培養學生情商。一個人,情商高低,是關乎孩子一生的大工程。知識和文化不是一回事,許多人不同意,我到覺得是這樣。一個死知識多的人,最多是一個書呆子,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說的這個人沒有情商,沒有靈性,管控不了自己的情緒,但這個人還是屬於有知識的人。所謂這個人有文化,我覺得就是指這個人有廣博的見識,處世的靈活,待人接物恰到好處的度,有君子做派,嚴己恕人的風度,大難臨頭處變不驚的心態。這就是說的高情商之人,一個人只有成為知識和文化的統一體,他才成才了。所以我們學校,家庭,學生都要高度重視對學生的情緒管控教育。使學生成為高情商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風雨—從容


可以做一項心理輔導課課程加入進義務教育體系。

像道德與法治這些課程裡面添加進去,讓孩子們通過實踐報告的形式完成課題。這樣,這門不考課才不形同虛設,也好發揮孩子自我能力。

不過如果小學低年級的話,中國的家長,心繫應試那一批的,會包辦[淚奔]

到了高年級,小孩課業多,這些副科於他們也沒多大意義[笑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