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韓國朋友發來感謝信,那我們為何不能對海外同胞更友好呢?


昨天,一位韓國朋友給華仔發來微信,是他在facebook上發的一篇向中國朋友表示感謝的貼子,讓我很有感觸,今天就跟大家來說說。


先來看一下他在facebook上發的原文:

深夜,韓國朋友發來感謝信,那我們為何不能對海外同胞更友好呢?


怕我看不明白,他還特意用韓式中文翻譯了一下:

深夜,韓國朋友發來感謝信,那我們為何不能對海外同胞更友好呢?


這位韓國朋友叫何宗大,是韓國《東亞日報》副局長,以前曾常駐北京記者站。何宗大告訴我,他收到中國朋友的口罩之後,很感動,雖然在中國疫情爆發之初,他曾向這兩位中國朋友寄過口罩,但在韓國疫情緊張之際,收到這份禮物,感覺很暖心。

深夜,韓國朋友發來感謝信,那我們為何不能對海外同胞更友好呢?


我問他,聽說一些韓國人前段時間對中國有些意見,現在怎麼樣了?

何宗大委婉地說,“韓國人主要是對韓國政府有意見,因為在疫情之初,韓國政府並沒有採取口罩出口管控措施,等到疫情爆發了,韓國人發現,已經很難買到口罩了,因為很多口罩都被賣到中國了。”

韓國人的看法並非沒有根據。韓國的口罩日生產能力是1100萬隻,這一生產能力按韓國人口數來計算的話,是非常強的,按理說,韓國生產的口罩完全能滿足國民的需求。

何宗大補充說,中國的一些地方政府、友好城市,現在紛紛向韓國捐贈口罩、防護服,韓國人都看在眼裡,如果說之前還有一些人對中國有所抱怨的話,現在更多的是感謝、感動。

”所以說,韓中要世代友好,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在facebook公開感謝中國朋友的原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中華民族是懂得感恩的民族,也是自古就有“國際主義精神”的民族。韓國、日本政府在疫情之初曾援助過中國,目前,我們國內的疫情尚未過去,就向日本、韓國、意大利、伊朗、塞爾維亞等國提供了緊急援助,可以預期,還會有更多的國家向中國求援。

然而,有一個同根同祖的群體最近遭到了國內一些不友好言論的傷害,他們就是海外華人、華僑,這很不應該。

此前,我們國內在紛紛稱讚日本“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對華援助的時候,又有多少媒體報道過海外華人、華僑對國內的援助呢?

很少。似乎這些海外華人每次在祖國有災難之際慷慨解囊,是常規操作,就變得不新鮮了。

如今,一些在海外的華人、留學生回國避難,一來是所在國形勢所迫,二來部分人本來就是中國公民,只要他們符合、配合國家有關入境防疫的規定,我們怎麼能拒同胞於國門之外,甚至喊出“滾回去”之類煽動情緒的話呢?

正如一名法國歸國留學生所說的,“在國內疫情暴發時,我們大部分在海外的留學生都在積極地尋找物資,聯繫本科學校的校友會進行捐贈,真的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就是希望能對國內疫情有一點點的幫助。現在海外疫情嚴重了,我們作為中國公民也希望能回到自己的祖國,這也是我們的權利。”

最近,也關注了一些海外華人的微信公眾號,發現他們其實對於回國左右為難,一方面對於所在國的疫情發展感到恐慌,華人群體人微言輕,如果不回國,只能期盼所在國能控制住疫情;另一方面,想回國的話,也不知道回國後究竟會受到怎樣的對待?

深夜,韓國朋友發來感謝信,那我們為何不能對海外同胞更友好呢?

海外華人之間流行的段子


海外華人有難,回到祖國,不瞭解家裡的變化與情況,這很正常,一時半會不適應家裡的規矩,也可以理解。這需要家裡的兄弟姐妹們多點包容,多做些解釋,同時也需要歸國的遊子們積極配合。

疫情無國界,大愛應無疆,我們積極的對外援助,已經獲得了國際輿論的正面好評,而對於本是同根生的海外同胞們,我們更沒理由傷了他們的心,你們說呢?

(完)


來自我的一位朋友華仔有話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