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2013年9月至2019年8月,中國已經分多批次批准了18個自貿試驗區,已經初步形成了“1+3+7+1+6”的基本格局,形成了東西南北中協調、陸海統籌的開放態勢,推動形成了我國新一輪全面開放格局。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國自由貿易實驗區分佈圖

自由貿易區的定義及作用

1973年國際海關理事會簽訂的《京都公約》,將自由貿易區定義為:“指一國的部分領土,在這部分領土內運入的任何貨物就進口關稅及其他各稅而言,被認為在關境以外,並免於實施慣常的海關監管制度。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自由貿易區有以下作用:

一、可以充分利用自由貿易區作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進一步擴大地區和國家的出口貿易和轉口貿易,從而提高其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和能級,並且創造更多的外匯收入;

二、可以充分利用自由貿易區作為國際投資中心的地位,利用區內稅收、外匯使用等優惠政策,進一步吸引外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

三、是可以充分利用自由貿易區作為國際物流中心的地位。一般來講,通過在港口、交通樞紐和邊境地區設立自由貿易區,可起到繁榮港口、刺激所在地區和國家交通運輸、物流業發展的作用。


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

第一批(上海)

2013年9月

2013年9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面積28.78平方公里,是中國的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2014年試驗區面積擴大到120.72平方公里。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範圍涵蓋上海市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和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七個區域。


第二批(廣東、天津、福建)

2015年4月

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依託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6.2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60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區28.2平方公里,珠海橫琴新區片區28平方公里。


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任務,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努力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區和制度創新試驗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園區。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天津港片區30平方公里,天津機場片區43.1平方公里,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46.8平方公里。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圍繞立足兩岸、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戰略要求,充分發揮改革先行優勢,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改革創新試驗田;充分發揮對臺優勢,率先推進與臺灣地區投資貿易自由化進程,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示範區;充分發揮對外開放前沿優勢,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打造面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放合作新高地。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8.04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平潭片區43平方公里,廈門片區43.78平方公里,福州片區31.26平方公里。


第三批(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

2017年3月

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加快市場取向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推動結構調整,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的新引擎。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89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大連片區59.96平方公里,瀋陽片區29.97平方公里,營口片區29.96平方公里。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東部地區重要海上開放門戶示範區、國際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先導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資源配置基地。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5平方公里,由陸域和相關海洋錨地組成,涵蓋三個片區:舟山離島片區78.98平方公里,舟山島北部片區15.62平方公里,舟山島南部片區25.35平方公里。


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加快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開放型經濟示範區。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77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鄭州片區73.17平方公里,開封片區19.94平方公里,洛陽片區26.66平方公里。

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立足中部、輻射全國、走向世界,努力成為中部有序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集聚區、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6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武漢片區70平方公里,襄陽片區21.99平方公里,宜昌片區27.97平方公里。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揮重慶戰略支點和連接點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重要樞紐、西部大開發戰略重要支點。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8平方公里,涵蓋3個片區:兩江片區66.29平方公里,西永片區22.81平方公里,果園港片區30.88平方公里。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立足內陸、承東啟西,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西部門戶城市開發開放引領區、內陸開放戰略支撐帶先導區、國際開放通道樞紐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示範區。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9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成都天府新區片區90.32平方公里,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9.68平方公里,川南臨港片區19.99平方公里。


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點。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5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中心片區87.76平方公里,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26.43平方公里,楊淩示範區片區5.76平方公里。


第四批(海南)

2018年10月

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要發揮海南島全島試點的整體優勢,緊緊圍繞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和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把海南打造成為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海南島全島(僅為海南島本島範圍,其他離島如三沙市等不納入)


第四批(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

2019年8月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海洋強國的要求,加快推進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發展海洋經濟,形成對外開放新高地。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8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濟南片區37.99平方公里,青島片區52平方公里,煙臺片區29.99平方公里。


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推動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著力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119.97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南京片區39.55平方公里,蘇州片區60.15平方公里,連雲港片區20.27平方公里。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的要求,發揮廣西與東盟國家陸海相鄰的獨特優勢,著力建設西南中南西北出海口、面向東盟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形成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119.99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南寧片區46.8平方公里,欽州港片區58.19平方公里,崇左片區15平方公里。


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目標: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和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要求,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科技成果轉化,著力建設國際商貿物流重要樞紐、新型工業化基地、全球創新高地和開放發展先行區。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7平方公里,涵蓋四個片區:雄安片區33.23平方公里,正定片區33.29平方公里,曹妃甸片區33.48平方公里,大興機場片區19.97平方公里。


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加快沿邊開放的要求,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設連接南亞東南亞大通道的重要節點,推動形成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開放前沿。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119.86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昆明片區76平方公里,紅河片區14.12平方公里,德宏片區29.74平方公里。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

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建成向北開放重要窗口的要求,著力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打造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區域合作的中心樞紐。

中國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85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哈爾濱片區79.86平方公里,黑河片區20平方公里,綏芬河片區19.99平方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