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基金那麼多,小白應該怎麼選出適合自己的?

和你一起,把基金投資這件小事兒做好。大家好,歡迎來到景順長城基金達人特訓營。

接下來這兩節課,我們要跟大家分享不同類型的基金具體要怎麼選,今天我們先來看看債券型基金。前面的課程裡我們瞭解到債券型基金的風險收益水平比貨幣型基金高,比股票型基金低。但其實債券型基金內部也有不同的分類,不同類型的債基風險和收益水平差異很大。

就拿2018年來說,在大多數股票型基金都虧損的行情下,債券基金可謂收成亮眼,平均收益率達到了4.55%,按說持有債基的基民都會很開心,可是也有同學映他不開心,持有的債券基金不僅沒賺錢,反而虧了8%。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他買的是可轉債基金。

所以在挑選債券型基金前,我們也先搞清楚債券型基金內部的不同分類。分類標準有不少,有按照股票倉位分,有按照債券品種來分的,還有主動被動來分,我們不細說所有的類型,只簡單介紹最常見的三類,分別是純債基金、二級債基和可轉債基金。

純債基金,顧名思義是100%投資於債券,風險較低。二級債基有80%資金用於投資債券,還有20%可投資股票。我們知道,持有部分股票會比單純投資債券波動性更大,二級債基的風險和預期收益相對純債基金來說都更高一些。

可轉債基金是專門投資于于可轉換債券的基金。可轉債指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成股票的債券,因為這個特點,可轉債的股性很強,它的價格跟股市密切相關,所以專門投資可轉債的可轉債基金,它的風險也是債券型基金中最高的。

債券型基金還有很多規模不大的細分品種,比如中短債基金、債券指數基金等等,我們不一一介紹了,重點要了解的是如何選出心儀的債基。

第一步,衡量我們真實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目標收益,確定相匹配的債券基金類型。如果我們風險承受能力低,純債型基金就是首選,如果想要追逐獲取更高收益的機會,那麼二級債基、可轉債基金可以被納入選擇範圍。

第二步,看基金的過往業績。有同學說,我最近瞄準了一隻近一個月的收益冠軍!這樣看業績太短了,有可能只是曇花一現。我們需要從短中長期各個維度去看,比如近三個月、近半年、近一年、近三年、近五年等,如果這隻基金的業績在各時間段都排在同類前三分之一,甚至是前四分之一,那就說明它是經過了各種行情考驗的傑出好基。選擇這樣的基金,我們投資的勝率也就相對較高了。

分享一個比較簡單實用的考察業績方法給大家,“4433排名選基法”。基金排名能夠快速定位一隻基金的業績在同類產品中的相對位置,是評估一隻基金業績最簡單直觀的工具。

第一個“4”,就是去選擇一年期業績排名在同類型產品前1/4的基金,第二個“4”,是去選擇過去兩年、三年排名在前1/4的基金;至於第三個“3”,意思是去選擇近6個月排名在前1/3的基金;最後一個“3”,意思是去選擇近3個月排名在前1/3的基金。這是一個兼顧基金長短期業績的選基方法。

第三步,選擇基金的收費方式。這一步往往容易被忽略,做投資,省一分就是賺一分。大家應該都注意到了,債券型基金後面通常拖會著AC類這樣的小尾巴,這些字母分別代表不同的收費方式,A是前端收益模式,即買基金的時候收申購費, C類沒有申贖費,收一個年銷售服務費。那要怎麼選呢?主要是看你的持有時間,如果是短期持有就選C類最划算,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會投資多久,就選A類好了。

好了,通過我們的今天的介紹,是不是覺得債基選擇不再迷茫?你和債基之間有什麼故事呢?你心目中理想的債基是什麼樣子的?可以在留言區進行留言分享。

(本期內容將收錄在頭條音頻專輯“景順長城|基金達人特訓營”,歡迎前往收藏。平臺對音頻的審核時間較長,敬請耐心等待更新。)


風險提示:我國基金運作時間短,不能反映股市和債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新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購買基金前,投資者應詳細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基金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