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丨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

近日,外交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一位路透社的記者提問稱,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說,中方在疫情暴發之初進行了掩蓋,這耗費了國際社會兩個月的時間來作出反應,中方對此有何回應?針對這個毫無意義的發問,發言人耿爽回應了這樣一句話,他說:“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


靜坐丨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


對此,小編也偷偷百度了一下“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它的含義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係處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反躬自省。

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王德峰,曾講過一個他同學拜佛的故事,說是他的這位同學十分虔誠,有一次他去這位同學家中拜訪,家裡人告知正在拜佛就讓他在客廳就坐等待,過了好長時間同學出來了,全身大汗淋漓,可見拜的“功力”很深厚,可是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說另外一個同學的不是。王德峰一聽便毫不客氣地說:”你這佛白拜了,最多算是體育鍛煉。”對方很是詫異。王接著說:“拜佛其實是拜自己,當低頭的那一刻,把自己的自私、狹隘、傲慢和偏執放下,讓自己的心與佛心相應,像佛菩薩那樣充滿智慧,讓法雨清洗心田。?”對方一聽很是慚愧。

對於一些初學靜坐的朋友而言,希望通過靜坐讓自己的身心不適,特別是失眠、焦躁等問題得到緩解,能夠堅持並自律,只是靜坐開始的第一步,我們說功夫在平時,如果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那麼,在自己反省的同時,併產生讓自己改變的念頭,內心得到了昇華,很多想不開的事也逐漸成為不是事兒的事兒,心無掛礙,才能靜心靜坐。


靜坐丨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