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抵制肖戰?混戰背後的青少年群體值得關注

疫情期間抵制肖戰?混戰背後的青少年群體值得關注

疫情期間抵制肖戰?混戰背後的青少年群體值得關注

疫情期間抵制肖戰?混戰背後的青少年群體值得關注



去年夏天憑藉《陳情令》爆紅的藝人肖戰受到了一批人發起的“全網”抵制。起因是肖戰的部分粉絲在微博舉報了一篇外網的同人文,這篇同人文用了肖戰的名字和形象,內容被認為是對藝人形象的侮辱。而同人圈認為不喜歡可以不看,不應該干擾寫手的創作自由。

舉報行為導致一批寫手怕自己的文章涉及到法律糾紛,紛紛鎖文,使同人圈受到了損失。他們認為,“粉絲行為,偶像買單”。既然這是肖戰粉絲的行為,就應當由肖戰負責,紛紛開始抵制肖戰。這原本是粉絲之間的小範圍戰爭,逐漸演變成一場各方勢力討伐明星的大混戰,在混戰中,大批青少年受到煽動,參與其中。

他們組成正義聯盟,名為“227大團結”,以“敬自由”、“敬禁忌”為口號席捲各大社交平臺,對戰明星粉絲,抵制電視劇和明星代言,舉報商家,反對媒體以及路人發表的一切不贊同的聲音,毀滅式地破除心中的禁忌。

疫情期間抵制肖戰?混戰背後的青少年群體值得關注

227大團結宣傳海報部分截圖

跳出飯圈思維,拋開資本的博弈,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關注疫情期間,青少年群體的心理狀態和需求。

一、青春期對自由的嚮往

大批青少年在網絡罵戰裡呼喚熱愛和自由,很多價值觀成熟的成年人粗暴地認為這種行為無腦、幼稚而又瘋狂,是疫情期間精力過盛無處發洩的結果,這其實是成年人缺乏同理心的表現。

《小王子》裡有一句話:“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但很少有人記得。”

大人和孩子常常不能夠相互理解,在瘋狂的背後,是經久的壓抑。因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家庭、學校以及社會以保護的名義,對孩子們說了太多的“你不可以……”

不可以看電視,不可以玩手機,不可以異性相處,不可以跨班交往,不可以課間去操場玩耍,不可以在學校吃東西,不可以挑食,不可以偷懶,不可以自閉……他們被圈養在一塊安全的空間裡,隨便動一動都能碰到牆壁。

疫情期間抵制肖戰?混戰背後的青少年群體值得關注

“227”用漫畫的形式表達自己對過度保護的不滿

青春期的少年,自我意識和外界限制碰撞,開始反思被灌輸的價值理念,在一次又一次思想衝撞中更加明確:“我”是誰?“我”追求什麼?“我”要成為怎樣的人?這時,他們最需要的態度是“你可以……”所以,他們跟隨著自由的旗幟“敬一切禁忌”。

可惜,缺乏獨立思考和辨別信息的能力,讓敬自由變成了製造混亂,讓破除禁忌變成了毀滅對立的東西。

事件因肖戰部分粉絲而起,於是他們將肖戰本人視為對立的目標對象,發起毀滅式的攻擊。從2月27日至今,“227”團體開發票抵制肖戰代言涉及到的各大品牌公司,給相關影視作品打低分,在各大社交平臺傳播真假難辨的信息,部分激進者在相關視頻里語言攻擊明星本人,在現實生活中故意毀壞其粉絲的私人物品。事態逐漸失去控制,“227”團體內部也開始相互質疑。

疫情期間抵制肖戰?混戰背後的青少年群體值得關注

在bilibili等網站的肖戰相關視頻受到大量彈幕攻擊

一場號“正義”的討伐戰,演變到現在,儼然成了一場暴力狂歡。對此,教育者應該引起重視,正視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及時關注少年兒童的行為變化,認真傾聽他們的內心訴求,疏導負面情緒,予以關懷和理解。

二、精神食糧的匱乏

雙方發生口水戰,事情擴大後,同人文所在的網站疑似被牆,登陸不上,該網站的作者和讀者十分憤怒,於是提出反對舉報,要求創作自由。

呼喚“創作自由”時,參與的大多是同人文作者和讀者,之後隊伍不斷壯大,號稱“百家聯合”,但無論是什麼圈子,他們之所以如此憤怒,都是因為失去了自己的“精神食糧”。

參與混戰的有一大部分是中學生,聲稱該網站上的文字是“精神食糧”。為什麼我們的青少年要去一個國外的網站尋找精神食糧呢?難道國內已經沒有滿足他們的精神食糧了嗎?

針對這次的輿論戰,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的朱繼東老師在微博表示,創作應倡導真善美,我們要警惕有人藉機美化該網站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

疫情期間抵制肖戰?混戰背後的青少年群體值得關注

對此“227”並不認同:“這幫年紀大的人能理解我們什麼呢?”由此可以反映出我們對待西方文化的態度是不被一部分青少年所認可的。朱繼東老師是研究意識形態問題的,他指出的問題值得重視。但一直以來,我們的媒體對西方文化的態度走向兩個極端,一種態度是大肆宣揚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出現一大批精美、精日分子。另一種態度是完全排斥西方文化,過於保守。

青年人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文化?他們要自由,要熱愛,追求個性,信仰“我命由我不由天”。作為教育者,應予以尊重,而不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決定他們只能擁有什麼樣的精神食糧;作為文化創造者,應以平等的姿態,瞭解他們內心的精神追求,平衡文化差異,提高中國文化產業在青少年中的競爭力,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引導他們追求真善美。

三、性教育的缺失

這場戰爭起源於耽美同人圈,被舉報的那篇文章也屬於耽美同人文,涉及到了一些敏感話題。在肖戰粉絲看來,那篇同人文影響到了藝人的名譽,並且堅持認為閱讀這種文章是思想不健康的表現。但在“227”看來,個人的性慾是自由的,文學作品裡寫到“性”不能否認作品的偉大,因而他們的文字不該被譴責。

疫情期間抵制肖戰?混戰背後的青少年群體值得關注

雙方各執一詞,各有各的道理,這種矛盾其實反映了中國傳統價值觀念和西方自由民主價值觀的碰撞。在傳統價值觀念教育下成長起來的青少年看到此類文章,自然會定性為禁忌,甚至認為是汙穢的。而在另一部分思想更為開放的青少年看來,他們的對手是迂腐而陳舊的。

客觀來看,耽美文學受到青少年,尤其是女性的青睞是有原因的。青春期的孩子性別意識逐漸加強,但由於國內的環境大多對性避而不談,導致一部分青少年懵懵懂懂,另一部分控制不住好奇感的,只好自主探索。

女性讀者在閱讀耽美文時,可以通過觀看男性作為性個體,完成自我性主體的構建,因此,耽美文學在一定程度上,是探索自我的工具。

疫情期間抵制肖戰?混戰背後的青少年群體值得關注

這次事件,雙方在性觀念上的矛盾反映了我們性教育的缺失,沒有引導青少年正確地認識“性”,客觀地看待“性”,更無法告訴他們如何辨別尺度是否合理。

四、法制教育的缺失

“227大團結”堅持認為寫同人文是創作自由,因而對於舉報行為耿耿於懷,卻忽略了背後涉及到的法律問題,比如是否損害到了藝人的名譽,文字內容是否合法等。

另外,當他們在抵制品牌的時候,認為未開發票就是企業在偷稅漏稅,於是採取開不實名的紙質發票的方式給品牌施壓,並且向12366投訴,用這種方式要求企業更換代言人。他們認為商家不給發票就可以少收稅。實際上,開發票確實是消費者的權益,但大企業不會因為沒開紙質發票就不申報收入,所以想要抵制品牌,開紙質發票除了增加工作人員的麻煩外沒有別的意義。

疫情期間抵制肖戰?混戰背後的青少年群體值得關注

除此之外,他們還懂得借力打力,用統一模板給迪士尼發郵件,請求迪士尼調查肖戰以前所設計的咖啡店LOGO和迪士尼小飛象的相似之處,肖戰粉絲名為“小飛俠”也被認為涉嫌侵權迪士尼的小飛俠“皮得潘”。

據瞭解,肖戰所設計的“象”是否涉嫌侵權迪士尼的“小飛象”沒有足夠的證據,另外,粉絲自稱“小飛俠”,不作商用不構成侵權,部分淘寶商家以“小飛俠”的名義衝擊銷量,也不會影響到肖戰本人和粉絲群體。

疫情期間抵制肖戰?混戰背後的青少年群體值得關注

“227”群體中並非沒有懂法的人,但他們的聲音被淹沒在群體的浪潮中,甚至被認為是對面派來阻止正義行為的“間諜”。可以理解孩子們對自由的渴望,對禁忌的厭惡,但不能因為訴求合理,就可以用一些極端手段,無差別掃射式攻擊。

自由從來都不是沒有邊界的,應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約束,這種無節制的自由讓我們意識到,呼喚針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迫在眉睫。

五、強烈的社交需求

並不是所有的青少年參與“227大團結”都是因為對一個網站有特殊的情感,有一部分人只是為了尋找一個小夥伴。

疫情期間,全國的中小學生停課在家,自我隔離,他們和外界的聯繫只有網絡。在“227大團結”活動中,他們擁有同一個口號——敬自由,同一個目標——抵制肖戰,同一個精神家園——227大團結微博超話,這使得他們有了一種為守護命運共同體而戰的使命感。他們在混戰中結識小夥伴,相互點贊、評論,滿足被讚賞、被肯定的需求。

疫情期間抵制肖戰?混戰背後的青少年群體值得關注

疫情期間抵制肖戰?混戰背後的青少年群體值得關注

比如,這位18歲的小朋友以“阿姨粉”的身份在檢察日報下寫反串詞抵制肖戰,獲得幾百條回覆和一萬多點贊,驚喜發文說自己上了熱門評論,得到了小夥伴們的誇讚。

此外,在“227”對外作戰過程中,“RNG”超話的“電競小哥哥們”給予了莫大的支持。於是“227大團結”超話和“RNG”超話“聯姻”,相約以後一起在遊戲裡玩耍。

疫情期間抵制肖戰?混戰背後的青少年群體值得關注

這提醒我們,應對青少年的社交需求予以關注和正確引導。很多家長要麼不關心孩子的社交狀況,要麼嚴防死守,時刻監控孩子的交友狀態。這兩種態度都是有失偏頗的,還會在自己和孩子中間設立一堵牆。孩子們在父母那裡得不到內心所需要的理解和關懷,就會在別處尋找心靈寄託和精神港灣。時間越長,牆就越高、越厚,等到家長意識到孩子已經完全封閉內心的時候,再想拆掉牆就非常困難了。

朱熹《朱子語類》中寫道:“正如疏導溝渠,初為物所壅蔽,才疏導得通,則水自流行。”

在這場持續了十幾天的抵制大戰中,我們看到的不止是青少年群體的混亂和衝動,還有夾雜在這背後的,他們內心的訴求和真切的熱情。理應引起關注,給青少年更多的人文關懷和成長空間。

-END-

作者 | Da.Qian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