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縣:出臺六條措施促進旅遊業全面復甦

陽朔縣:出臺六條措施促進旅遊業全面復甦

新聞發佈會現場。廣西新聞網記者 樊成甫 攝

阳朔县:出台六条措施促进旅游业全面复苏

出席新聞發佈會的有關領導。廣西新聞網記者 樊成甫 攝

廣西新聞網陽朔3月18日訊(記者 樊成甫)“陽朔,是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遇龍河是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這兩塊金質招牌,激勵著我們砥礪前行。”3月18日,陽朔縣在該縣碧蓮江景大酒店舉行《陽朔縣促進旅遊業全面復甦六條措施》新聞發佈會,該縣縣長周彥在新聞發佈會上說,疫情可控的情況下,圍繞房租、稅費減免,復工復產補助,旅遊推介等方面,出臺促進旅遊全面復甦六條措施。希望措施的出臺,能給陽朔帶來幾個方面的積極作用。

陽朔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孟璇,縣委宣傳部、縣文廣體旅局、縣衛健局、縣稅務局等領導及國內20多家媒體記者與陽朔縣各景點景區代表,酒店、民宿代表,各大旅行社代表參加了新聞發佈會。

此次新聞發佈會發佈了《陽朔縣促進旅遊業全面復甦六條措施》《陽朔縣遇龍河度假區交通免費接駁實施方案》《陽朔縣已經對外開放景區名單》以及該縣景區開放後與疫情期間如何防控作了發佈。發佈會的召開,將會進一步促進陽朔旅遊業的全面復甦。

據瞭解,陽朔是世界旅遊組織推薦的最佳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建縣始於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至今已有1429年。縣內共有250多個自然景點和人文景觀,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名流顯要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餘名國家元首、政界要人曾駐足陽朔流連忘返。

近年來,該縣大力實施“旅遊+”發展戰略,通過“旅遊+項目”“旅遊+商業”“旅遊+城鎮化”“旅遊+文化”和“旅遊+體育”,打造了五大產業集群,建設旅遊功能區,吸引廣大中外遊客。2019年遊客量2018.8萬人次,旅遊總消費289億元。以旅遊為主的服務業對該縣財政的貢獻率達60%以上,旅遊對就業的貢獻率達到32.2%,成為該縣經濟發展的支柱和引擎。當地群眾在旅遊發展中的幸福感、獲得感與日俱增。

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結合當地實際,該縣特制定促進旅遊業全面復甦六條措施:實行醫務工作者免門票遊陽朔;減免全縣旅遊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房租;減免中小旅遊企業稅費;實施企業復工復產補助;鼓勵旅行社組團做大做強做優;遇龍河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一些優惠政策等。

該縣自1月25日發出《關於取消春節期間文旅活動、關閉旅遊景區的公告》後,旅遊業發展停滯,給該縣經濟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目前,該統籌發展,凝聚力量,通過六條措施的發佈,促進該縣文化旅遊行業的恢復發展。持續擦亮陽朔文化旅遊的品牌,切實提升陽朔文化的影響力,為陽朔文旅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