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孝敬里人。魏國的政治家、軍事家,權臣。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司馬懿生在亂世中,他是司馬防的次子,史書稱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

司馬懿二十歲前,素以知人善任著稱的楊俊曾見過他,說他絕非尋常之子。

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司馬懿先後在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手下,擔任了重要職位。到了魏明帝即位時,司馬懿已經是魏國的元老。由於他長期帶兵在關中跟蜀國打仗,魏國兵權大部分落在他的手裡。後來,遼東太守公孫淵勾結鮮卑貴族,反叛魏國。魏明帝又調司馬懿去對付遼東的叛亂。司馬懿平定了遼東,正要回朝的時候,洛陽派人送來緊急詔書,要他迅速趕回洛陽。

據說,司馬懿在襄平時,曾夢見明帝枕在他膝上,說:“視吾面。”他俯視明帝,只見面有異色。如今一見詔書此語,知道事情不妙,他晝夜兼行,從白屋到京城,四百多里,一夜而至。司馬懿到了洛陽,魏明帝已經病重了。明帝把司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叫到床邊,囑咐他們共同輔助太子曹芳。

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魏明帝死後,太子曹芳即了位,就是魏少帝。曹爽當了大將軍,司馬懿當了太尉。兩人各領兵三千人,輪流在皇宮值班。曹爽雖然說是皇族,但論能力、資格都跟司馬懿差得遠。開始的時候,他不得不尊重司馬懿,有事總聽聽司馬懿的意見。

但是,這樣和衷共濟的時間維持了只有一個多月,曹爽便坐不住了,首先發難,奏請皇上把司馬懿提拔成太傅。太傅是皇帝的老師,級別和待遇很高,但沒有實權。就這樣,司馬懿明升暗降,被“體面”地剝奪了軍權,而曹爽則將他的幾個兄弟都安插到重要部門,掌控了曹魏政權。

司馬懿看在眼裡,表面不說,暗中自有打算。好在他年紀也確實老了,就推說有病,不上朝了,閒居家中等待時機。

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曹爽聽說司馬懿生病,正合他的心意。但是畢竟有點不放心,曹爽驕橫專權,不可一世,唯獨擔心司馬懿,他還想打聽一下太傅是真病還是假病。正值李勝升任青州刺史,曹爽便叫他去司馬府辭行,實際是探聽虛實。司馬懿何等老奸巨猾,一聽說李勝來辭行,就猜出了他的來意,立刻想好了對策。司馬懿早已知道來意,就摘掉帽子,散開頭髮,擁被坐在床上,假裝重病,然後請李勝入見。

李勝走進司馬懿的臥室,只見司馬懿早已沒有了先前率兵出征時的帥氣與豪氣,一副病歪歪的樣子。躺在床上的司馬懿一見到李勝,就要披衣坐起,但不知怎麼的,他的手抖得厲害,衣服非但沒穿上,反而滑落到了地上。最後還是兩名侍女幫他穿好。

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李勝看到這番情景,心中既暗暗高興,又覺得司馬懿非常可憐,他說:“我聽說您舊病復發,但沒想到病得這麼厲害!我就要去荊州上任了,今天特地來向您辭行。”

司馬懿張口想說話,不料一口氣接不上來,張大嘴喘了半天才緩過勁兒來,說道:“幷州在北方,離胡人很近,你要自己多加小心,嚴加防備。我這條老命已經快不行了,怕是再也見不到你了。我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還請你多費心照顧

李勝一字字地說:“我去的是荊州,不是幷州。”

司馬懿說:“是啊,是啊,你說你剛從幷州回來嗎?

李勝大聲說:“是山東的青州!”

司馬懿笑了起來:“是青州來的?”只,水,關音李勝聽了覺得好笑,又重複回答了一遍。心想,這老頭兒怎麼病得這般厲害?都聾了。

“拿筆來!”李勝吩咐,並寫了字給他看。

司馬懿似乎清醒了些,說:“我上了年紀,耳朵又背,都快成老糊塗了,難怪別人說些什麼都聽不懂。”

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這時,侍女端來了粥,司馬懿並沒有用手接,而是用口去吃,又灑了滿床。他就讓侍女喂。他一邊吃,一邊故意讓粥從嘴角淌下來,沾滿了前胸,就像個三歲小孩一樣。過了好一會兒,才說:“我老了,病得又如此沉重,怕活不了幾天了。我的兩個孩子又不成才,望先生訓導他們,如果見了曹大將軍,千萬請他照顧!”說完又倒在床上,喘息起來。

司馬懿見李勝走了,就起身告訴兩個兒子說:“從此,曹爽對我真的放心了等他出城打獵的時候,再給點厲害讓他嚐嚐”

李勝回去後,把他看到的和聽到的都原原本本地向曹爽作了彙報。曹爽聽得滿心歡喜,笑得合不攏嘴,拍手說道:“好!看樣子這個老傢伙快要不行了,從此,曹爽放鬆了對司馬懿的警惕。

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司馬懿就趁此機會暗地裡招募訓練了三千死士,並爭取到太尉蔣濟、司徒高柔、太僕王觀等元老的支持

正始十年,魏帝曹芳拜謁明帝高平陵,曹爽兄弟四人及其心腹率領禁衛軍出城護駕。

司馬懿看到機會成熟,立即展開行動。他親自披掛上陣,帶著兩個兒子和從前的部下迅速佔領了曹氏兵營,佔據武器庫,並派兵佔領城南洛水上的浮橋,封鎖曹爽回京的通道。然後司馬懿派司徒高柔臨時行使大將軍的權力,佔領曹爽的軍營,命太僕王觀行使中領軍的權力。這樣,司馬懿就完全控制了軍權。

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佈置完畢之後,司馬懿和太尉蔣濟等人聯名上書魏帝曹芳,列出曹爽的種種罪狀,並要求罷免曹氏兄弟的權力,如若不然,就軍法處治。奏章傳到高平陵,曹爽兄弟慌忙把皇帝車駕留在伊水,徵發了幾千名屯田兵築寨守衛。

司馬懿接二連三地派人去勸說曹爽投降,並說自己指著洛水發誓,只要曹爽交出兵權,最多革職免官,絕不治罪。

曹爽和他的兄弟在城外得知消息,急得亂成一團。有人給他獻計,要他挾持少帝退到許都,收集人馬,對抗司馬懿。但是曹爽和他的兄弟都是隻知道吃喝玩樂的人,哪有這個膽量。司馬懿派人去勸他投降,說是隻要交出兵權,決不為難他們曹爽這才明白自己大勢已去,只好乖乖地投降了。

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曹爽等人回到洛陽,向司馬懿請罪。過了沒多久,司馬懿就以大逆不道、企圖謀反的罪名將曹爽集團全部處死,並滅其三族。

從此,魏國的政權基本上落到了司馬氏手裡了。嘉平三年六月,司馬懿病,八月,司馬懿去世,享年七十二歲。司馬懿去世,他的職位由兒子司馬師接替。

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曾經聲名顯赫的司馬懿落了個大權旁落、有名無實的地步,心中自然不是滋味。但是,老謀深算的他清楚地知道,曹爽現在的勢力很強大,自己一時是鬥不過他的,只能暫時忍下這口氣,以後有機會了再把大權奪回來。

於是,他不動聲色,借裝病暗中積蓄力量,這一裝就是八九年的時間。曹爽最後敗在司馬懿手下,就是被司馬懿的假象所迷惑。任何事物和人都有內外之辭。內是實質,外是表面,也就是所說事情的反正兩面。而聰明的人,往往就會利用這點,偽裝起來而達到欺騙對方的目的。要想不被對手控制,就要學會及時識破對方的偽裝。

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司馬懿用病作偽裝戰勝了曹爽。這從另一個方面說明:裝病也是制服對方的一種手段

。是道家以柔克剛的應用。柔以克剛,弱以藏強,以柔為挺,以柔為進,這是柔的實質。自古多少名將對此津津樂道,而且屢試不爽。天地之道,剛柔互用,這是哲學問題,是一種實踐,還是一種戰術。懦弱之人可能挺柔為剛,硬漢子也可能摧剛為柔,這要看處於何種特定情境。聰明的人處世,柔是為了蓄勢,剛是為了進擊。

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們一樣有這樣完事豐富的歷史記錄,人類社會活動的所有變數都寫在了歷史書裡,你想看問題更通透,可以去讀歷史,想少踩坑,可以去讀歷史,想搞清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去讀歷史。甚至當心情不好時,也可以去讀歷史成千上萬人的生死榮枯,被你一頁翻過,多少王侯將相在你的指間滑過,與你對話的都是帝王將相,你還會被眼前的小問題困惑住嗎?做為中國人,學一點歷史非常有必要。尤其是孩子,現在各地的考試中,歷史的比例在加大。像深圳的中考歷史分數比重就要加大。

另外有一個特點,語文好的孩子,歷史並不一定好,但歷史好的孩子,往往語文不會差。因為文史不分家。

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多給孩子看看歷史書。

歷史就是一個有著無盡謎題的長卷,更何況還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知識。

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其實最近幾年,不管是家長還是教育界,都越來越重視歷史這門學科了,高考歷史佔分越來越大,《國家寶藏》等節目大受好評都是例證。著名教育學家希利爾曾經說過:歷史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底蘊與基石。

另外有一個特點,語文好的孩子,歷史並不一定好,但歷史好的孩子,往往語文不會差。因為文史不分家。

所以建議大家可以多給孩子看看歷史書。

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從小被歷史喂大的孩子,見識更廣,眼界更寬,格局更高,思辨和判斷能力也更強。

在日常的談吐舉止中,也會高出同齡孩子一截,往往能夠展現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氣質。

可是提起學習歷史知識,很多孩子都變現出不感興趣,認為學習歷史就是“死記硬背”。

探究其原因,發現“教科書上的歷史”不是鮮活有料的歷史。我們不能完全否認學校歷史書的作用,但說起趣味性,學校歷史書是沒法跟課外歷史書相比的。

那麼是否可以走一條既不缺乏趣味又準確無誤的路,讓孩子們通向歷史呢?

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答案就在《一口氣讀懂中國史》,這套書用孩子喜歡的故事,講述簡單有趣的中國歷史!當孩子認真讀完之後就能向你口述歷史故事了!

這套書一共10本,從春秋戰國講到了清朝介紹了歷史上10個至關重要的朝代。可以說人生中該掌握的歷史都包含了。

司馬懿裝病,以“病”韜光養晦最終一朝崛起奪權

比如說《春秋戰國》,春秋無義戰,建立王霸之業,幾乎是貫穿整個春秋戰國的主題曲。整個社會處於混戰,卻也激發了思想文明的大爆發。能更清楚地瞭解文化的重要發展階段。

《秦漢》 秦漢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一統時期,瞭解這段歷史,會忍不住折服於秦始皇、漢武帝這樣雄才大略的帝王!欽佩項羽、韓信、周亞夫這樣的英雄豪傑!從中得到對自己有益的啟發

《清朝》清朝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王朝,也是銜接現代文明的交界時期,這段歷史對中華文明的發展和轉型非常重要。通過閱讀本書,可以領略在馬背上打天下、挺進中原坐穩皇帝寶座的大清皇帝們的風采,又能看到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不斷髮生變化的中華文明,更能感受在西方的艦船大炮進攻下、日益土崩瓦解的清王朝如何走向末日。這段歷史也給我們中華兒女血的教訓,那就是“落後就要捱打”,只有國家強大了,才有個人的存在。……

不光是這些,冷門知識也特別多,比如:李白為什麼叫李白?岳飛為什麼要寫《滿江紅》蒙古鐵騎何以天下無敵?等等……充分拓展開外知識點。

幫孩子順暢地閱讀歷史的“十萬個是什麼”讓家長擺脫熊孩子粘人的“十萬個為什麼”。

這套書原價268元,頭條團購138,一共10本包郵到家,合下來一本不到15塊錢,不及一頓簡餐錢就可以瞭解這段歷史!非常划算! 這套數自己閱讀送人都很合適,閱讀起來也很過癮。可以作為孩子瞭解歷史的拓展閱讀,也可以作為歷史愛好者的枕邊之書。

可以點下面的橫條看一看參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