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什麼都有,除了希望?


日本政府是一個由世襲政客以及機會主義馬屁精組成的特權俱樂部,是一群輕鬆自在的應聲蟲。日本的領導人與普通民眾的生活如此之脫節,以至於他們看來真的對老百姓的困境不感興趣。即使面臨病毒爆發的危機,他們也繼續否認現實。

——紐約時報中文網


2月28日,日本朝日新聞質疑美國可能才是病毒的源頭,美國不甘示弱,連發推特,如上文,斥責日本的體制有問題。先不討論為何日本和美國會互掐了起來,今天我們來看看,日本究竟是不是如美國所說,是一個由世襲政客以及機會主義馬屁精組成的特權國家。

<code>01門閥政治/<code>

日本的門閥政治,可追溯到明治維新時代。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走上了富強的道路,但這一場政治變革並非全盤西化。在對待幕府時代遺留下來的大名貴族,明治政府採取了保留和扶植的政策,所以導致很多的古老家族可以在政治上一代代傳了下來。


比如著名的“三井家族”,明治維新時期,三井家族站隊天皇,對天皇政府的改革鼎力支持,貢獻大量資金,押注成功,自此將家族推上政治地位的巔峰,也為成為全國金融業的領頭羊打下基礎。大名鼎鼎的“帝國銀行”,也是他們三井旗下的產業。


再比如“明治三傑”之一的大久保利通,他本來是個窮困潦倒的下級武士,也是在明治維新期間冒險成功,後來其晉升速度驚人。而他們家的人也一直盤踞在日本政府高層,整整六代人。包括我們熟知的麻生太郎。


並且,明治時期確立的日本政治權力構造實際上是以官閥為主軸的財閥、軍閥三位一體的國家主義體制。說簡單點就是,你不僅得有權,還得有錢,錢權結合才能長久,權謀錢,錢生權,缺一不可,不然,你就會很快沒落。


麻生太郎他們家就比較有代表性,在一百多年中,既是政府裡的一員,同時又是橫跨好幾個行業的財閥大佬,幾乎跟日本所有豪門聯姻,這種豪門聯姻在日語裡,被稱為“閨閥”,在過去160年中盤根錯節,形成了一張巨大的利益網。


經過長達百年漫長的融合,日本政界和商界通過姻親,大學同學,相互扶持,就算倒了也非常容易再重新起家。


麻生、鳩山、小泉、安倍、福田被並稱為日本政壇五大家族,無論是合縱還是連橫,日本首相的更迭都無法超出這五大政治家族的掌控範圍。此外還有一百多個稍微小一些的小家族。


事實上現在的日本自民黨,三百多個席位,其中有一百多被這些世襲性質的家族控制著,剩下的又跟這些門閥千絲萬縷,有大量的姻親和贅婿。


最著名的,應該是小泉家族,他祖上是明治維新時期的軍火商,內戰爆發後,果斷站隊到了天皇那一邊,戰後生意大到離譜,積累起來大量財富,然後家族進入國會,日本國會總共114年曆史,他們家在國會呆了94年,小泉純一郎是首相大家都知道,現在小泉的兒子,小泉進次郎,也在國會里邊,日本那邊說這小夥應該能當上首相。


為什麼日本什麼都有,除了希望?


現在的安倍晉三,他爹叫安倍晉太郎,也是日本政壇的牛逼人物,是小泉純一郎的導師和伯樂(門閥之間互相做導師推薦入閣),而且安倍的外祖父,就是帶領日本經濟起飛的“日本社會帝國主義者”岸信介,這個岸信介也是首相,此外安倍的叔也是首相,安倍的爹本來也是首相,不過突然就死了,導致他們家暫時沒法實現“一門四相”的人生小目標。


這種好幾代人都在當議員的情況,在日本被稱為“世襲議員”,日本國會里有很多座位都是一坐就是好幾代人,比如安倍,小泉,麻生,國會基本有個位置貼著他們家的名字,祖宗六代都在這個位置上坐著。


這種狀態從明治維新一直持續到現在,中間經歷過一次大戰、兩次衰退,都沒有影響這種整體局面。


當然也有特別厲害的人,比如這兩天明星式的人物,鈴木桑,他一開始就是個公務員,後來辭掉公職去讓大家選舉他,先選了一個沒人願意幹的崗位,然後拼命實幹,一點一點積累人望,再加上形象好,有了一些背景,現在幹到了北海道知事,北海道最近疫情比較嚴重,他幾乎天天上電視,而且是幾個比較能幹的之一,下圖這個:


為什麼日本什麼都有,除了希望?


說到這裡,大家明白了為啥美國人把日本政壇叫做“世襲政客俱樂部”了吧?有一說一,美國人並沒有誇大其詞。


02

日本政壇特權


那麼為什麼美國人說日本政壇有“特權”呢?


美國早些年外交雜誌上有美國駐日本參贊寫的一篇文章,非常說明問題,他說,日本腐敗非常少,但特權比整個東亞加起來都多。


他舉了幾個例子,說日本政府要採購一批設備,選哪個公司來做呢?日本的做法並不是公平競爭,而是幾個管事議員先商量好,然後先內定下來,這次是你家的公司,下次是他家的。


再走市場流程,先向市場招標,然後現場舉牌,但是日本政客們早就內定了某一個公司,其他公司都是來陪跑的,後來大家乾脆不去了,除非有內部消息說沒有日本大公司願意做這事,銀行的貸款也是這樣,這也是為啥日本養著一堆“殭屍公司”,這些公司不盈利,靠銀行活著,美國人一開始不理解,後來慢慢懂了。


也就是說,日本通過這種合法的方式實現了肥水不流外人田,那些巨頭公司越來越大,還奇怪嗎?


03

日本是階級固化的國家麼?


是,也不是。


首先要說的是,任何深度發展的國家,都是非常穩定的,尤其是陷入那種低增長模式,屌絲逆襲什麼的就非常非常難。


日本也很明顯,社會穩定到了極點,隨便一個店鋪都是開了幾十年的,還有一些竟然開了幾百年,爹是司機兒子大概率也是司機,爹是廚子兒子一般也在幫廚,將來好繼承爹的店,在中國這種“繼承父輩手藝”的習俗已經不常見了,日本卻非常常見,工匠精神就這麼來的。再加上大部分政治家也是世襲的,好像日本人有這方面傳統。


但是如果一個有志青年非常希望向上爬,有戲沒?


也有,但是概率非常低。


日本跟我們不一樣,日本的官員分為兩種,一種是政治家,也就是我們剛才說的選舉上去那些人,他們選舉成功上臺後,一般會去各省部做大佬。


但是部級以下的,都是通過文官考試考上去的,這些人十年寒窗,先通過公務員考試,然後從基層科員幹起,一步一步往上爬,儘管最高能做到事務次長,再上不去了,不過已經非常高了,99%的官僚們這輩子都沒法坐到這個位置。這種官僚不是世襲的,而是靠考試和拼搏上去的。形象好,人緣好,會來事,再加上辦事能力強,在文官裡能爬到很高很高。


政治家是選舉的,每隔幾年一換,但是公務員卻是終身的,乍一看是“流水的政治家,鐵打的公務員”。


不過如果延長到上百年,卻變成了公務員是變來變去的,政治家一直都是那幾個家族。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日本這種狀態,既正常也不正常,按理說也沒違法,社會運行的好好的,但是這種模式勢必會造成社會流動性極差,而且越來越差。


日本現在已經陷入了嚴重的通縮,社會活躍度非常低,這也是為什麼安倍要喊“一億國民總活躍”,因為日本非常不活躍,強調啥缺啥,這些都跟幾乎凍結的社會結構強相關,如果一個人再怎麼努力,都突破不了現狀,還怎麼努力?怎麼活躍?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民間有句話,日本這個國家,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希望。


關注公眾號唐驛文化(gh_5bb3a3ce6348),獲取更多投資移民資訊!


如果您想要諮詢海外房產移民業務

「*先生/*女士,13888888888,諮詢日本移民」

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回覆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