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住陽光下伸進黑暗的手,人生低谷,告訴你如何向陽而生

如果你恰巧有一個抑鬱症的朋友,恰巧他還在努力的生活,試圖一起床就讓自己瘋狂地高興起來,你是否會有所觸動,是否會反思自己的生活?

《高興死了》是珍妮.羅森的博客式輯錄小說。抑鬱症、焦慮症、類風溼等各種疾病伴隨著她的成長,她一生都在與這些障礙症做鬥爭。書中她用向大眾敘述生活中那些誇張、愚蠢、瘋狂、不可思議的行為建成的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同時用幽默的方式展示了面對困難的一種向陽而生的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活著”,在人生的低谷,高興地活著。

握住陽光下伸進黑暗的手,人生低谷,告訴你如何向陽而生

作為看客,我們當然無法感同生受抑鬱症患者的那種絕望、迷惘和想自殺的悲涼情緒,但人都是感情動物,都會面臨各種生死未卜的前路和慘絕人寰的災禍,都會經歷千百種人各自的低谷。這本書中,也可以說是珍妮自己的切身體會,告訴我們正在經歷人生低谷期時,該怎樣向陽而生。

我想,作為一個正常人應該比抑鬱症患者更易觸摸到陽光吧。

假裝你很擅長。在低谷期,幹每一件事情都特別難,只有否定自己看起來才是那麼輕而易舉。珍妮在驚慌失措的有聲書錄制中,聽朋友尼爾的建議——假裝你很擅長,並把這句話寫在手臂上,像唸咒語一樣不停的重複,最後“假裝”的效果還不錯,幫她剋制了焦慮和狂躁,順利完後了錄製。

假裝你很擅長其實是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不停提示自己很擅長某件事,可以調動自己內心深處的“潛意識”,久而久之,幹這件事的效率就越來越高,效果也越來越好。

在經歷低谷時,假裝自己很擅長與這些苦難的日子為伍。

比較是快樂的墳墓。成年人的孽根性在於“攀比”,大多數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然而每個人都陷入“比上”的泥淖,小得時候比成績,大學比學校名氣,工作比薪酬高低,如此比較只能在人生的低谷越陷越深,在悲哀的深淵越走越遠。

珍妮告誡我們:“別拿你的內在和別人的外在作比較”“別把你的日常和別人的精彩瞬間做比較”“你唯一需要超越昨天的你”。低谷的正中央正是自己對自己最猛烈、最無情的否定,踏入“事事都不如人”“人人都比自己優秀”的荒謬邏輯怪圈,只有拋棄與人比較的偏見,與“昨天的你”互相攀比才是真正的快樂。

握住陽光下伸進黑暗的手,人生低谷,告訴你如何向陽而生

用你喜歡的方式轉移注意力。珍妮在焦慮症發病時用躲進空玩具箱的方式、用遠離人群的方式、用飲食失調的方式來補償情緒上的“失控”。

是以注意的轉移而降低所面對事物的恐懼、悲傷。有的人可能因為愛情墜入低谷,有的人因為生意失敗,還有的因為家庭矛盾等等,不妨用你平時最喜歡的方式——遊戲、音樂或者旅行等——去牽扯你情緒的集中點,最大限度的激發身上的快樂因子,逃離悲傷、恐懼的陰影。

尋找荒唐的快樂。快樂的成本有時低廉有時昂貴,但“荒唐的快樂”才是那麼發自肺腑。珍妮有著諸多荒唐的想法和古怪的癖好,但這一切都讓她“高興死了”,不論是她喜歡收藏動物標本和玻璃眼珠,還是要為猴子建俱樂部、給貓開推特,這些都能為她多病的生活帶來歡樂的氣息。

雖然一些看似荒唐且古怪的事情,但它們真的能為我們帶來快樂,比如行為藝術等,只要不違反法律和人倫道德,

一切的古怪和不被人理解都是衝破黑暗的武器。

握住陽光下伸進黑暗的手。當珍妮每次在外受到過度的刺激和恐懼無法鎮靜下來時,丈夫維克托和女兒海莉會陪著她躲在酒店、相互依偎看電視,有效的緩解這種狂躁;在演講會上,驚惶無措的珍妮正是因為讀者朋友的肯定之言,才讓她彷彿抱住定海神針一般在人潮湧動的汪洋保持鎮靜。

正是家人的不離不棄、朋友的關心支持,珍妮才能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自由”的活著,“高興死了”的活著。也正是家人和朋友用手把陽光帶進黑暗,陪著她一起前行。

身在低谷的人也不要拒絕家人與朋友伸出的手,他們始終是你最堅強的後盾、最快樂的源泉,始終與你一起乘風破浪。

面對人生低谷,等待不是問題的答案。放棄雖然會變得很輕鬆,但不會變得更好。既已觸底,則必反彈。願歷盡千帆,不墜青雲,依舊少年。

握住陽光下伸進黑暗的手,人生低谷,告訴你如何向陽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