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造成重大沖擊,跨境賣家如何穩定店鋪銷量突破困境?

今年可謂是多災多難的一個年頭,開年就屢屢發生各種天災人禍,隨著全球疫情持續升級,疫情對於跨境行業的衝擊也越來越大。

一聽海關嚴查侵權就心驚?一見律所釣魚執法就膽顫?亞馬遜品牌化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仿品和跟賣再無出 頭之日。打造自有品牌,才是跨境電商發展的長久之道。

疫情造成重大沖擊,跨境賣家如何穩定店鋪銷量突破困境?

據DATA100調查結果顯示,服裝服飾、美妝、數碼等品類受疫情衝擊較大,而這幾個品類正是跨境電商的熱門品類。居家隔離期間,消費慾望斷崖式下跌,“睡衣油頭”、“不洗臉”、“不化妝”等字眼紛紛擠上熱搜。如果境外疫情持續蔓延,零售消費勢必會受到衝擊。之前是“無貨可賣”,好不容易熬到復工復產的跨境賣家們,在未來的1-2個月裡也許會面臨“無人想買”的難題。一位主營歐洲市場的賣家表示:“德國近期銷售已經受到影響,意大利物流不久後也應該會停運。”第二季度復活節、母親節等促銷節點的銷售表現也許會不盡人意。

面對這種情況,跨境賣家們要如何應對新一輪的挑戰,穩定店鋪銷量突破困境呢?

第一、對老款產品進行梳理

賣家需要分析總結2019年店鋪產品火爆的原因和失敗的原因,對誤導性的產品、滯銷產品、測試平臺規則的產品可以進行重新上架。同時,賣家還要注意持續跟蹤銷售數據,提早做好備貨計劃,結合銷售能力和復工消息及時調整,並捨棄一些沒有貨、低利潤、低評價的產品。

第二、開發新款產品

開發應季款,比如服裝或者帶有近期比較火的元素的產品,這是恢復店鋪盈利的關鍵;供應鏈復工產品,能在供應鏈恢復的當下搶佔市場優勢,尤其是做工簡單、原料豐富的產品。

第三、佈局社交

受疫情影響,實體經濟受到重創,轉而成就了線上。國內疫情期間線上社交軟件活躍度暴增:春節期間快手、抖音、微博日均用戶增量均超過4000萬,今日頭條日增長超2000萬。隨著“遠程復工”的開啟,無論是金山文檔、釘釘、還是騰訊會議等在線服務應用都迎來了用戶數的空前爆發。微博搜索關鍵字“崩了”,可以直觀的感受到中國網友的“戰鬥力”。因此,如果賣家經營的站點是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國家,可提早佈局這一領域,搶佔流量紅利。

最後,根據賣家的現狀處理一些問題

1)要做好積極復工的準備,包括但不限於防護物資的準備;

2)要對員工負責,瞭解員工的現狀,掌握可以復工的人力情況以便做好分配,儘可能解決員工的困難;

3)對現金流進行梳理和預測,必要時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例如短期內暫停和砍掉一些投入產出比較低的產業,開源節流;

4)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需要與供應商多溝通,瞭解哪些可以恢復,恢復情況如何,如果實在恢復不了,要尋求新的合作;

5)做好生產任務的規劃,分清輕重緩急,儘早和合作的供應商對接,安排生產任務並實時跟進推進;

6)快速週轉庫存,當庫存比例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以考慮折扣出售等,以實現庫存變現。

在這段艱難的時期中,賣家必然會遭受衝擊,有實力的賣家可以考慮多平臺業務擴展,分散經營風險。如果賣家一時之間做不到平臺的擴張,那麼可以考慮品類的拓寬。賣家可以針對即將入手的產品做好上架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