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甲午海戰,是一個永不休止的話題,也是中華民族永遠的一個遺憾。這是一場應該打贏而未曾打贏的戰爭,而由此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不可挽回的災難。
從20世紀50年代上演話劇《甲午風雲》及同名電影《甲午風雲》到90年代播映電視連續劇《北洋水師》,一些探討北洋水師甲午海戰的書籍也不斷出版,曾執導過《北洋水師》的馮小寧,又拍攝史詩巨片《1894·甲午大海戰》。
馮小寧執導的《北洋水師》播映後,筆者曾在報端連載過2萬餘字的《北洋水師與甲午海戰讀史札記》,悉數寄與馮導,獲得他的贊同。筆者認為《北洋水師》還是基本符合史實的。而電影《1894·甲午大海戰》則有較為嚴重的不符歷史之處,對北洋水師名將劉步蟾的塑造,則完全不可理喻。某些書籍的觀點也大有值得商榷之處。 對甲午戰爭應有正確的評價,才能真正地以史為鑑。
黃海大海戰是日本處心積慮地要與北洋水師決戰,進而逐步統治中國,讓泱泱中華亡國滅種。史學界有觀點認為是北洋水師慘敗,一些評論也認為黃海大海戰中日海軍主力決戰,北洋水師是慘敗。
筆者竊以為此論非是。此役中北洋水師損失艦船5艘(這包括自撞而沉的數字),而日本艦隊也遭到北洋水師重創,損失也不亞於北洋艦隊。而且,從戰略上講,北洋海軍應該是勝利者。
此役中北洋水師以弱勝強,變被動為主動,破滅了日本海軍的狂妄作戰計劃——“聚殲清艦於黃海”,而且,如果不是種種客觀原因的限制,如戰略指揮朝令夕改、南洋水師坐山觀虎鬥等等,這次海戰北洋水師完全更可以取得更輝煌的戰績。
所以,黃海大戰中北洋艦隊應是戰術上的失利(最重要的是彈藥補給不足),而不是失敗或慘敗,真正的失敗是在威海劉公島之役。
從黃海大戰中日艦隊雙方戰鬥力來比較,中國海軍已由亞洲第一強遜於日本。北洋水師參戰軍艦為10艘,日本則為12艘;火炮總門數(包括魚雷發射管、機關炮)中方為180門,日方為272門;其他諸如噸數、馬力(包括平均馬力)、平均速度、總兵力等方面參戰日本海軍均高於中國海軍。
但北洋水師的優勢是在質量上,如鐵甲艦北洋水師為4艘,日方僅1艘。30釐米、21釐米重炮北洋水師為24門,日方僅11門。小口徑炮、機關炮北洋水師更多於日本艦隊,為114/52門,比日本海軍超出1倍還多。但日本海軍的火力優勢在於速射炮,為111門,北洋水師僅為27門,日本艦隊超出北洋水師數倍之多。 凡此種種,可以看出北洋水師已經遠非八年前可比。
特別是最新式的速射炮及新式戰艦,一直未曾添置和更新。而且最關鍵的是北洋水師的軍火供應問題最為嚴重:偷工減料、以假充真,甚至“有彈無藥”。這就造成了海上實戰中屢屢失利。在此之前的豐島海戰一役中,北洋濟遠艦發射15公分榴彈,擊中日艦“吉野號”右舷,穿透鋼甲入機器操作間而竟未爆炸,使其倖免於沉沒。
否則,日後黃海海戰中這艘日本最先進的戰艦就不會再加入戰鬥序列了。又如黃海海戰中,定遠艦發射30公分炮彈,擊穿“西京丸”甲板,又穿入機器間,雖然爆炸,但威力太弱,僅炸壞舵機,未能使其沉沒,使乘坐其艦的日本海軍軍令部部長樺山資紀海軍中將僥倖苟其性命。
如果不是劣質炮彈,“西京丸”必被擊沉,樺山也將斃命,黃海之役必將大有利於北洋水師。 實際從黃海大戰來看,北洋水師炮火命中率遠遠高於日本艦隊,日艦多受重創,卻一艘未沉,其奧秘就在於北洋水師的炮彈威力太弱,而且後期幾乎處於彈盡之慘況。
正如英國人勃蘭德在《李鴻章傳》中所指出:“如果這些大炮(指北洋水師鐵甲艦前主炮——筆者注)有適量的彈藥及時供應……很有可能中國方面獲勝,因為丁汝昌提督是有鬥志的人。而他的水手們也都極有骨氣。”(夏雙刃著《激盪十七年》,中國工人出版社2011年版,P81)
倘若不是如此,黃海之役結局必然改觀。試看,海戰伊始北洋水師失去指揮,各自為戰,且彈藥不足、火力不夠、沒有後援,卻仍給予日本聯合艦隊以重創,最後以日艦首先退出戰場為結束。在噸位、馬力、速度均低於日方的弱勢下,猶能如此,這豈是慘敗呢?如果中日雙方調換強弱之勢,那結局必將是“聚殲”日本聯合艦隊了。
總之,黃海大戰中北洋水師雖然戰術失利,沉艦5艘,但並未傷元氣。所以,日本海軍於心不甘,後來仍然要與北洋水師決戰,威海劉公島才成了北洋水師的安魂曲。
但倘如威海之役中中國陸軍能有中國海軍的素質不至於潰敗和及時支援,北洋水師仍然也不至於全軍覆滅。 不是走進這個房間,就是走進另一房間。北洋水師在黃海大戰中的戰術失利有著很多偶然的因素,完全歸結於清廷的腐敗,似乎有形而上學之嫌。辯證地、實事求是分析北洋水師的失利及覆滅,才能使後人以史為鑑,知以得失。
閱讀更多 國家網文化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