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熱鍋上的“生意經”

自熱鍋上的“生意經”

自熱食品中,以自熱火鍋最受歡迎。

自热锅上的“生意经”
自热锅上的“生意经”

各大食品品牌都開發了方便食用的自熱食品。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繁瑩

疫情突如其來,方便食品迎來了高速發展,此中尤以網紅自熱火鍋為代表的自熱食品最走俏,一度脫銷稱為商超中的“斷貨王”。久居家中者、復工一族都成了方便食品的深度消費者,自熱食品深度捆綁了部分消費者的日常,從生活到工作;不斷湧入這條賽道的品牌給消費者的口味帶來更加多元的變化,刺激著消費者的味蕾和錢包。業內人士認為,這個特殊時期成為自熱食品發展的加速器,自熱食品的市場還有發展潛力,未來還將有更加激烈的行業競爭。

自熱火鍋銷量環比增長300%

自熱食品並非新奇之物了,早在2016年第四季度它已經出現在公眾面前。2017年,自熱火鍋火了,帶動了其他自熱食品的消費。在這個品類裡,最早出現的是自熱米飯,但一直不溫不火,自熱火鍋的火爆反而將它帶旺。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自熱火鍋與自熱飯是主流自熱產品,其餘如自熱面等佔比不高。

2020年開始的前兩個月裡,不少品牌的自熱產品已經迎來銷售高光時刻。今年1~2月,莫小仙自熱產品的銷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00%;大龍燚自熱火鍋營收同比上漲了300%,高峰期每天銷售200萬元;小龍坎方面稱近2個月裡自熱食品銷售額保守估計超3000萬元,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0%以上。據淘寶數據顯示,2020年1月20日至2月2日期間,自熱食品位列熱銷產品排名第二,僅次於螺螄粉產品。其中,自熱米飯的銷售量同比漲幅高達257.09%,甚至已超過方便麵的133.34%平均增速。此外,蘇寧大數據也顯示,自嗨鍋(自熱火鍋)品類銷量同比漲幅為370.27%。京東平臺大數據顯示,自熱火鍋、自熱盒飯成交額環比增長了77%。

自熱食品的火爆把食品快消業各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紛紛引入局來。上週,今麥郎推出兩個系列的自熱食品包括自熱米飯和自熱火鍋,正式進軍自熱食品市場。至此,方便麵食品“三大巨頭”皆已進局,康師傅有自熱面,統一有“開小灶”自熱米飯和“煮時光”自熱火鍋。此外,休閒零食“三大家”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百草味,餐飲火鍋店品牌“大哥”海底撈、大龍燚和小龍坎,罐頭食品企業紫山和食品集團福建廚師都已在市場上推出各家自熱食品。對於方便麵“三巨頭”而言,相近的客戶群體和渠道為他們開闢市場提供了極有利的條件。據公開報道,2019年我國自熱食品市場規模約為35億元。疫情之下,自熱食品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2020年規模有望達到40億元。

自熱火鍋是自熱食品中的“大熱門”,幾乎成為了頭部企業們的“必爭之地”。莫小仙CEO王正齊說,火鍋尤其是四川火鍋產品相比米飯更容易讓人“上癮”,形成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這正是他們集中精力主打自熱火鍋的原因。從渠道佈局上看,電商是自熱食品的銷售主流渠道,大龍燚火鍋董事兼副總裁雷星告訴記者,目前的銷售渠道包括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各類線上商城,以及盒馬、沃爾瑪、永輝、大潤發等線下連鎖超市。在疫情之前,其線上線下分佈約為5:5,疫情期間,線上銷量激增,佔比擴大到八成。而小龍坎的線上與線下渠道五五平分。

多維度提供自熱食品的安全性

發熱包的安全問題是不可繞過的關注點。目前,自熱食品行業並無相應的國家標準出臺,有業內知情人士稱,業界正在商討籌劃之中。

統一企業方面告訴記者,對於有制定相應生產管理規範的部分地區,企業應依照管理要求備案企標後組織生產,對於無相應管理規範的其他地區,企業應遵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中組合食品要求條款組織生產和組裝。儘管自熱產品本身並未改變食品的科學本身,但產品的內容物仍應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來做生產及配套。

記者瞭解到,除了在包裝上進行安全提示以及相關安全性宣傳外,部分企業在產品設計初期,除了標識水量刻度外,還通過精確調配發熱劑的配比,及對加熱包包裝無紡布吸水時間的精細化反覆測試,實現了對加熱包啟動時間的嚴格控制,並結合採用安全洩氣孔和更易開啟的外蓋,提高了自熱產品的安全性。小龍坎方面則對發熱包所包含的化學成分和比例、加熱強度、產氫量等指標進行規範,以及對最終廢棄物的處理進行明確要求。此外,有的企業甚至為自熱產品投保,以統一為例,其自熱產品均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保產品質量責任險。

自熱食品升級創新是發展關鍵

有券商分析稱,自熱火鍋是方便麵的消費升級產品,未來有望形成類似於方便麵的競爭格局。

王正齊持同樣觀點。他說,在便利店、超市大賣場中,自熱食品的體量漸大。在不久的將來,自熱食品將擁有自己的專門貨架,有獨立門類“一席之地”。從2017年8月進入自熱食品市場至今,莫小仙一直在持續創新中,包括使用場景的開拓如自駕遊、採茶等集體工作、戶外運動等。大龍燚的自熱產品也在升級創新中,從品類來說,由單一的方便火鍋擴展到了方便米飯、煲仔飯、方便粉、面等;從風味來講,在特有的麻辣味型上,還會延展出各種鮮辣、酸辣、糊辣等味型應用到各種不同類型的產品上。雷星說,為延展方便食品的就餐場景,他們主要從技術和品類上實現突破,包括聯動國內一流高校食品學院一起研發,通過保鮮技術提升還原口感度,且讓食物在常溫狀態下具有一定的保質週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