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升發:土門賦

張升發:土門賦

古鎮土門,因北塬澗雙門土洞而得名。自古“銀水撞金鐘,雞鳴聞三縣”,更有“八景十觀”等典故。始建西晉,屬豐陽縣上洛郡,魏隋唐宋元,隸山陽商州多次更迭,明成化建制“土門裡”,轄治商地十六區之一。清朝滅、民國終,解放後劃歸丹鳳縣。東鄰竹林關,西達銀花,北到寺坪,南接西照川;騾馬古道過風樓,國省村道相互連;春來梨花香滿坡,桃李芳菲百花豔;盛夏濃蔭可避日,關帝古柏話千年;秋日雜糧豐收景,果碩蟬鳴伴絲絃;冬至廣場健身操,舞扇翩躚溢笑顏。銀河盆地,山環水抱,西南咽喉,人傑地昌,太平盛世,逐夢前行。

張升發:土門賦

生態土門,田沃水沛。黃土洞、石窟洞,福地洞天;土門埡、水撞鐘,亙古久遠;老爺廟、娘娘廟,祈福道觀;八十河、龍王廟河,波光瀲灩;高峪村、紙坊村,村莊綠染;母子峽、八石峽,幽境秘探;馬浦灘、七星溝,村貌靚眼;仰天淌、長沙溝,溝溪潺湲;八畝地、龍巖泉,澗芳水涓;洋芋溝、青崗坪,松柏傲寒;孤山灣,黑溝院,六畜滿圈;李家店、騾馬店,淳酒香甜。

張升發:土門賦

豐饒土門,四季有情。農耕重鎮,物產豐盈,谷峪核桃,荒山野生;金銀花開,漫山蝶蜂,柿樹點燈,柿餅人寵;張灣櫻桃,溫潤晶瑩,竹林掩映,竹編精工;香椿滿枝,葡萄紫紅,蒼朮柴胡,丹參桔梗;連翹花綻,漫山銅鈴,黃姜山萸,百類千種;錦雞草叢,飛鼠柏松,野豬林麝,獾鹿奔騰;豹貓水獺,狡兔皆驚,釩礦遍佈,鐵銅石英;移民搬遷,居住集中,物華天寶,滋養眾生。

張升發:土門賦

人文土門,底蘊厚重。金鐘神山,紫氣濡染;蒼埡洞寨,霞靄氤氳。山寨護鎮,功高顯名,自古以來,兵家必爭。曾有紅軍一個排,打垮民團一個營。平凹《土門》入著名,雙胞胎村載志中。全國治安模範功臣,縣獲“國獎”第一人,大名王福久;“巡迴教學”吳傳宏,“二萬五長征”留美名;“敬老奉獻”武雙善,商山仁醫,聲飛又實騰。民俗民風,異彩紛呈,絃歌不輟,化育文明;掌彩花燈,巧藝造型,賀喜道福,逐戶喝鳴;社火龍燈,彩獅飛騰,姑娘小夥,情歌舞動;鑼鼓陣陣,鞭炮聲聲,趣味雜耍,笑語頻盈;孝歌感恩,常敘親情,老有所養,其樂融融。如今古鎮更蔥翠,風光旖旎魅力增。君若有興登山望,鳥瞰土門入神中。

張升發:土門賦

美麗土門,今非昔比。斗轉星移,日月回輪;滄海桑田,神嘆鉅變:昔日土門若孤舟,風雨飄搖欲沉淪。街道凌亂且狹陋,房舍破舊又零星。數次立集,虛有名聲。若非開放及時雨,那有今日新土門。新樓棟棟,路燈霓虹,街道整潔,廣場敞明;六座大橋,南北暢通,丹寧高速,規劃穿境;電視網絡,手機掌控,私車公交,便捷出行;各種小吃,色香味精,商品琳琅,流通繁榮;衣著打扮,入時新穎,生活康寧,人壽大增。

張升發:土門賦

優酷校舍兮,中小幼園,書聲朗朗兮,英才輩出。崇文尚讀兮,薪火傳承,古鎮如畫兮,共沐新政春風!

瑰麗兮土門,璀璨兮古鎮,得天地之庇佑,享萬古而彌新。


作者簡介:張升發,網名海涯,取學海無涯之意。男,生於1958年2月,陝西省丹鳳縣土門鎮人,小學高級教師職稱,1979年12月畢業於陝西省丹鳳師範學校,主要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退休後欲從事家鄉地域文化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已有多篇文稿在相關報刊發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