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藏在“任人唯親”背後的10大良將

蘇軾等“書呆子”對衛青很不滿,認為是“裙帶關係”,他卻忽視瞭如果“親信親屬”本身就是名將,或者能把“名將”變成自己的“親信親屬”豈不更好?外戚出身的將領多如牛毛,但歷史上堪稱名將的又有幾個?當年孫權為了籠絡周瑜,把女兒嫁給周瑜的兒子。劉備為了籠絡張飛,也是讓兒子娶了張飛的女兒。更有甚者,朱元璋的長子朱標娶了常遇春的女兒,次子秦王朱樉娶了鄧愈的女兒,四子燕王朱棣娶了徐達的女兒,五子周王朱橚娶了馮勝的女兒,十一子蜀王朱椿娶了藍玉的女兒,難道這些名將也是靠“裙帶關係”?連蘇軾這樣的一代文豪就如此本末倒置,宋朝文人的傲慢無知可見一斑,這樣的王朝豈能不被尚武精神的周邊政權按在地上摩擦?


那些藏在“任人唯親”背後的10大良將

1、衛青

衛青,字仲卿,漢朝傑出軍事家。衛青的父親鄭季是平陽侯曹壽手下的一名小吏,母親衛媼是平陽公主的女奴。衛青從小就給人家做牧童受盡苦楚,成年後又做平陽公主的騎奴,風雲際會因為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劉徹寵幸而被髮掘為將才,多次北伐匈奴保持著全勝記錄,漢武帝甚至恢復漢初“大將軍”職務封給衛青。多年以後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將藍玉在捕魚兒海擊敗北元主力,明太祖高興的說藍玉是“朕之仲卿、藥師也”。

2、霍去病

霍去病,是衛青的外甥,站在舅舅衛青與姨媽衛皇后肩膀上成才的傑出軍事家,出生時衛子夫已經得到漢武帝寵幸,因此屬於錦衣玉食的豪強家庭。霍去病用兵如神,擅長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殲滅戰,在短暫的幾年裡軍功直逼舅舅衛青,“封狼居胥”成為肅清沙漠的最高典範。漢武帝為了霍去病,專門為他設置驃騎將軍職務,李廣的兒子李敢就是跟著霍去病獲得戰功而封侯。霍去病在唐朝時與衛青一起被列為“古今六十四將”之一。

3、竇固

竇固是大司空竇融之侄,年少時娶光武帝劉秀之女涅陽公主。做了皇帝女婿的不少,但堪稱將才的並不多,竇固就是其中知名的將才。竇固曾與與耿秉等分四路出擊北匈奴,在天山大破呼衍王,並以班超為假司馬使西域諸國重新歸附,還率耿秉等擊降車師,打通了前往西域的咽喉。同樣是皇帝的女婿,為什麼夏侯楙如此無能?

4、竇憲

竇憲是大司空竇融曾孫,妹妹則是漢章帝的皇后,即竇憲其實是漢章帝的“大舅哥”,也是漢和帝的養舅。竇憲兩次北伐匈奴,其中“燕然勒石”堪比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展示了漢朝強大的軍事力量。衛青、霍去病用了多年時間才肅清沙漠,竇憲則是一戰而勝,這固然是北匈奴軍事力量不如當初的匈奴,但也說明竇憲真實將才。要知道匈奴殘餘勢力還能攻滅西晉,並不是一些人想象的孱弱。竇憲的軍事功績可惜被政治原因抹殺,作為外戚被漢和帝賜死。

5、陸遜

陸遜是孫策的女婿,大家都清楚孫策才是東吳真正的“太祖”。陸遜先是協助呂蒙擒殺關羽奪取荊州,後是作為主帥擊敗劉備,還作為主帥擊敗曹睿的託孤大臣曹休導致曹休羞愧而死。陸遜巔峰時身兼上大將軍與丞相職務,整個東吳“男二號”。陸遜死後也是被列入“古今六十四將”之一。

6、羊祜

羊祜是司馬師的“小舅子”,司馬師時期沒有被重視,但在司馬昭時期得到重用,成為司馬炎的心腹。司馬炎繼位後,對這位“舅舅”高度尊敬,羊祜處理政務的同時積極準備西晉滅吳的戰事,特別是在荊州整頓軍隊,還向朝廷推薦王濬和杜預作為軍事主帥。羊祜可惜在西晉滅吳前夕病逝,沒有親眼看到國家統一。晉武帝司馬炎在群臣祝賀平定東吳時,舉杯流淚說這是羊祜的功勞啊。羊祜後來也被列入“古今六十四將”之一。

7、杜預

杜預是司馬懿的女婿,也是司馬師司馬昭的妹夫,更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姑父。杜預作為鍾會的部將參加了魏滅蜀之戰,作為鎮南大將軍指揮了西晉滅吳之戰。杜預著有《春秋左氏傳集解》及《春秋釋例》等,是明成祖之前歷史上唯一同時進入文廟與武廟的“文武雙料牛人”。

9、高長恭

高長恭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蘭陵王”,父親就是北齊文襄帝高澄,憑藉軍功,歷封鉅鹿、長樂、樂平、高陽等郡公。563年高長恭率軍擊退攻入晉陽的突厥騎兵,邙山之戰時頭戴面具,率領五百騎兵突破北周軍成功解圍金墉城。

10、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次子,此人用兵被領袖成為“自古能軍帝王第一”,在洛陽大戰、虎牢關之戰中名揚天下。如果說劉邦、劉秀、朱元璋都是麾下沒有這樣的子侄作為領軍大將,那麼李淵有李世民已經奠定了統一天下的基礎。只是如此將才在亂世,不立為太子豈能對得起他的功勞?正如董昭對曹操所言,自古人臣沒有你這麼大的功勞,有你這麼大的功勞沒有長期做人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