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俱杯延期的思考:在疫情面前 中外足球的選擇不同

北京時間3月18日上午,亞足聯官方宣佈,原定於2020年6月至7月在中國舉行的世俱杯將延期舉行,具體舉辦時間還需各方進一步研究討論。國際足聯官方給出的三個時間建議分別是:2021年下半年、2022年、2023年。

世俱杯延期的思考:在疫情面前 中外足球的選擇不同

不同於以往每年底舉行的世俱杯,國際足聯對2021年世俱杯進行了大力改革,改制升級後的世俱杯將成為具有世界頂級影響力的全新賽事。賽事將有24隊參賽,其中歐洲8個名額,南美6個,中北美洲及加勒比地區、亞洲和非洲各3個,大洋洲1個,比賽將採取小組賽+淘汰賽賽制。

不過歐洲疫情大爆發導致了多米尼諾效應的產生:原定於今夏舉辦的歐洲盃已經延期到2021年夏天舉行,如此一來便與世俱杯撞車,於是世俱杯也跟著被迫改期。但是,延期對於世俱杯而言,同樣是個艱難的決定,因為國際足聯給出的這三個建議時間,從落實的角度來看都存在不小的難度。

世俱杯延期的思考:在疫情面前 中外足球的選擇不同

如果放到2021年底舉辦,將面臨至少兩大難題:一是舉辦城市中包括了一些中國北方城市,屆時天氣將比較寒冷,不太適合舉辦足球賽事;二是歐洲各大聯賽屆時正激戰正酣,各大聯賽不太可能為了世俱杯而修改賽程,那麼那些有世俱杯參賽資格的豪門球隊就很難從中抽身,全身心的征戰世俱杯賽事,賽事質量難免會被打折扣。

如果放到2022年夏天舉辦,表面來看並不會面臨跟世界盃撞車的問題(卡塔爾世界盃在2022年年底舉辦),但是考慮到世界盃的舉辦時間,歐美各大聯賽很可能會把整體賽程做調整,原本夏季的空檔期可能會被安排賽事。如此一來,世俱杯又會與相關賽事“相撞”。而且別忘了,東京奧運會也沒有完全排除延期到2022年夏天舉辦的可能性.....

如果放到2023年夏天舉辦,一是時間過於久遠,不利於國際足聯各項計劃的實施和宣傳推廣;二來又跟杭州亞運會時間接近(2023年9月),資源協調是個大問題,且票房勢必也會受到衝擊。

世俱杯延期的思考:在疫情面前 中外足球的選擇不同

無論亞足聯與中國方面商議下來最終做出哪種選擇,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世俱杯的商業價值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截止目前,中國足協及相關的官方機構還沒有站出來表達態度。眼下這個複雜而棘手的局面,必須要做出嚴謹細緻而周全的思考,才能做出最終的決策。不過,從疫情爆發以來,中國足球圈採取的措施和發出的聲音,相比歐洲足壇,我們還是能讀到其中的很多不同。

歐足聯之所以選擇讓歐洲盃延期,一來是從安全角度考慮,畢竟歐洲新冠疫情形勢已經相當嚴峻;二來也是為保證本賽季的歐冠、歐聯杯以及各大聯賽能夠踢完,盡最大程度挽救經濟損失。為此,哪怕是在疫情肆虐的當下,足球人士一方面在防控,一方面也在焦慮怎麼儘早重啟賽事。

世俱杯延期的思考:在疫情面前 中外足球的選擇不同

以意大利為例。作為目前全球疫情形勢最為嚴峻的國家,意大利每天新增確診人數達到3500例,患病死亡率已經達到7.9%,甚至倫巴第地區死亡率超過10%(超過非典致死率)。但在這樣的背景下,意甲各俱樂部卻在商討5月9日重啟賽事。而歐足聯也與各成員國召開視頻會議,商討歐冠、歐聯杯也跟隨各聯賽的節奏重啟,並於6月底踢完最終的決賽。

放在中國,這是絕對不敢想象的事情。從1月下旬全國展開全面抗疫工作以來,兩個多月來,足協官方從未給出過關於聯賽何時開打的準確消息,一切仍以防控疫情為重。當然了,我們也必須要承認這樣的事實:中超的商業化程度還遠不及英超、德甲、歐冠這些賽事,所以因延期所遭遇的經濟損失要小不少。但同樣不能否認的一點是,這也是根源於整個民族的意識,且依託國家層面的執行力,因為跟公共安全相比,經濟損失從來不是最重要的。

世俱杯延期的思考:在疫情面前 中外足球的選擇不同

不同的防控意識和舉措力度之下,效果自然也是不同的。疫情發展到今天,歐洲足壇一些俱樂部出現大面積感染,從球員到教練到老闆,甚至很多頂級球星也未能倖免。但在最先爆發疫情的中國,足球圈卻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截止今天,唯一的確診感染者是中甲梅州客家外援多利,這還是一個典型的國外輸入性感染。可以預料的是,多利的感染將導致中超開賽計劃被打亂,很可能面臨進一步的延期。中超聯賽必須在保證球員身體健康的前提下才能正式開打,這是每一位中國足球人和球迷的共識。

站在疫情防控這樣的全局性來看,中國足球的表現要遠遠好於在足球場的表現,中國足球也不只有讓人失望憤懣的一面。世俱杯被延期之於中國,就如同歐洲盃延期之於歐洲各國一樣,同樣有很大的影響,無論是經濟效益、賽事影響力等等,但這種影響在當前抗疫的大環境下,是我們所能夠承擔的。只有齊心協力克服眼下困難全面戰勝疫情,我們才有空間去暢想世俱杯的重新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