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快進鍵”!助力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我們這樣做


按下“快進鍵”!助力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我們這樣做

春暖花開,春回大地,伴隨著春天的步伐,各行各業都開始復工復產。我省各地自然資源部門,為助力企業和項目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做好了服務,保障了經濟穩健發展。今天,我們便來看看這幾個市州局的具體做法。

遂寧市局

◆政策支持。擬定遂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關於有效應對疫情支持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16條措施》,通過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自助辦、預約辦等“不見面”的服務事項辦理,同時,開通綠色通道,按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不用預約的原則,落實專人引導辦理,僅用時28分鐘為防護口罩生產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目前已為開工復產的企業及時辦理不動產登記等相關業務22件。

◆審批提速。聚焦重點項目建設時序,通過釘釘視頻會議等方式組織召開專委會及規委會,確保各重點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全面到位。已擬定四川文軒大英校區等104個重點項目用地保障方案,完成絲路奇幻城項目911.9畝土地利用規劃調整審批,完成2處礦業權出讓上土資委會審議方案,全力保障重點項目復工復產。

◆包保服務。全市系統成立30多支黨員服務小分隊,深入中石油天然氣淨化廠、遂寧市百虎灣建材有限公司、四川佐魯銀華紡織品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千絲絛服飾有限責任公司等20餘家工業企業開展復工籌備工作;下沉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做到宣傳、檢查、防控、服務“四到位”。

◆規劃先行。結合疫情帶來的醫療公共設施短板問題,緊急啟動公共衛生防疫設施規劃布點研究工作,僅用了6個小時高效、高質完成了河東一期和河東二期分別建設一所兼容疾控防疫功能的二級綜合醫院、利用安置房空餘商業門面改建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規劃布點方案,並及時完成現場踏勘,為補齊新區公共衛生防疫設施短板打下提前量。


內江市局

◆抓好土地供後監管。堅持市、區兩級土地供後聯合監管原則,強化項目屬地監管責任,全面落實省廳關於疫情防控期間自然資源保障服務工作的相關要求,靈活開展新供地履約監管,對於受疫情影響未能按期動工、竣工等情形的,將疫情持續時間不計入違約期,及時處理相關建設單位的延期申請。


◆嚴格開展規劃監督。把好建設項目規劃批後關口,防範建設工程項目出現違法違規苗頭。嚴格要求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必須按照經審批同意的規劃建築方案,開展工程項目初步設計,對不滿足規劃要求或與規劃不一致的,責令建設單位及時整改;對不予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及時移交城市管理執法部門處理。2月份以來,參與初步設計審查10次,配合處理違法建設4起。
◆積極支持復工復產。主動對接建設單位、工程項目,認真宣傳自然資源規劃系統促項目復工復產政策。進一步簡化規劃監督管理流程,建立“一對一”的跟蹤服務機制,充分利用“互聯網+政務”,鼓勵建設單位提供相應材料電子掃描件,開展網上辦、及時辦,提高在建項目外裝飾核查、規劃驗線核查等工作效率。先後為石油容器廠整體搬遷工程、電子產業標準廠房項目、築石商混攪拌站項目等12個新建工程項目的復工復產提供了服務支撐,切實發揮部門能效,助力地方社會經濟發展。

宜賓市局

為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為企業做好用地保障工作,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從服務好保障好企業發展和用地需求出發,在徵地政策、供地政策、園區規劃等方面積極支持五糧液公司發展壯大,高效做好五糧液用地的徵—轉—供等服務保障工作;翠屏區政府要按照《土地管理法》的新要求,積極探索徵地新模式,在維護好被徵地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合法權益基礎上加快推進徵收補償安置工作,為五糧液建設提供“淨地”;五糧液公司要科學合理確定發展邊界,因地制宜建設廠房,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要吸納被徵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就業,加強和集體經濟組織的共生關係,主動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更好的服務宜賓經濟。

雅安市局

◆推行“不見面”審批。充分利用雅安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管理系統、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引導申請人通過“四川政務服務網”實行線上申請,確需到政務大廳辦理審批、服務事項,申請人佩戴口罩,做好自身防護,並接受體溫檢測。

◆開通綠色通道。對省、市重點建設項目實行容缺受理,優先從快審批,切實做好企業復工復產保障服務工作。

◆優化審批流程。將建設項目選址、用地預審、劃撥決定書、用地規劃許可劃歸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承諾時限提速為24個工作日(出讓類)、26個工作日(劃撥類),將方案設計審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劃歸為工程建設許可階段,承諾時限提速為9個工作日—17個工作日,各階段實行“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工作模式。

◆提升窗口服務質量。做好諮詢服務,一次性告知項目申請條件、申報材料、辦理流程、承諾時限,讓申請人一次性備齊申報要件,避免來回跑路;做好指導服務,將審查端口前置,在項目申報前期對申報材料進行技術指導,申請資料不全或不符合規範的,告知申請人及時修改完善,力爭一次性通過審批,提高了審批效率;做好跟蹤服務,建立申報企業名單,對退件的申請事項,積極做好後續跟蹤服務,指導申請人重新申請,涉及到其它業務部門,主動協調相關事宜,切實為申請人排憂解難。

甘孜州局

甘孜州自然資源局助力地質災害防治重點項目復工復產:

◆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針對目前疫情的特殊情況,提前與相關單位對接,落實人員,保障物質和設備,按照5月底前集中驗收,在主汛期前投入使用的要求,倒排工期,製作項目推進方案,搶抓時間節點。

◆積極做好配合。各縣市自然資源局落實一名分管副局長牽頭,並安排專門人員進行配合協調,建立保障機制,確保各個工作隊順利進場。為方便工作,可以採取建立工作群的方式,方便及時溝通掌握工作情況。

◆抓緊時間進場實施。除道孚縣以外,其餘縣市3月15日前進場,最遲3月底前全部進場。

◆做好疫情期間防控。各個工作隊要準確及時掌握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狀況,同時積極配合當地落實疫情防控要求。

巴中市局

巴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住建、稅務等6個部門制定出臺了《巴中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範和化解城鄉建設領域風險的十條措施》。《措施》主要從三個方面對城鄉建設領域健康發展給予支持。

◆針對受疫情影響導致的系列違約問題。調整項目開發期限、價款繳納期限,貸款展期或續貸,對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等特殊群體公積金逾期歸還不計違約等。

◆針對受疫情影響導致現金流斷鏈的問題。落實了金融支持政策,限制性提前撥付監管資金、緩交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允許按規定調整優化用地結構,推進地下車位去庫存,調低公積金簽約合作條件等。

◆針對受疫情影響導致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從組織房交會活躍市場交易、落實個人購房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支持。

眉山市局

◆聚焦用地保障推行“專班服務”。

組建“工作專班”,全面梳理省、市重點建設項目用地需求,合理安排用地指標,精準保障重大項目用地;全程指導用地組件報徵,推行網上審批、影像比對,提高用地保障效率。

◆聚焦政策執行推行“暖心服務”。針對因疫情影響導致建設工程不能按期開工、竣工等客觀情況,研究調整履約監管合同7份,順延到期採礦許可證4本、工程規劃許可證2本,推出容缺辦理用地預審及規劃許可等暖心服務政策,助力企業儘快恢復生產經營。

◆聚焦行政審批推行“網辦服務”。實行行政審批“網上受理+跟蹤服務”,主動介入、“一對一”高效辦理行政許可手續,完成“不見面”遠程審批重大項目2個;推行“互聯網+不動產登記”,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路,實現審批速度“能快則快”、材料“能少則少”、環節“能簡就簡”。

◆聚焦措施落實推行“包保服務”。建立黨委委員“分片包乾、定點包保”聯繫服務機制,落實黨員幹部組建服務小分隊2個,深入園區、項目、企業和生產建設一線,指導做好日常防護、內部消毒、防疫物資配備等,督促落實復工復產期間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措施,推動企業安全復工復產。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四川自然資源”,獲取更多!

按下“快進鍵”!助力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我們這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