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的價值觀,很中國了

《安家》的價值觀,很中國了


《安家》的價值觀,很中國了


《安家》的價值觀,很中國了

就目前劇情的發展看,《安家》的原生家庭戲份才算是剛剛展開,好壞還可以再觀望下。


但原生家庭的問題明明有很多種,為什麼出了一個蘇明玉,大家就只會寫吸血式家長,把父親換成母親,把不給上學換成扔到井裡,沒有本質性差別。模仿來的,不是真正的生活。


《安家》的價值觀,很中國了


這就剛好能說到《安家》第二個層面上的問題了,失真。


在《蝸居》的年代,六六還能從剛畢業的海藻和苦於買不起房、穿一件鹹菜色大衣都會高興的海萍身上聚焦起當代焦慮,《蝸居》在2009年11月開播,不到半年,「新國十條」的出臺開啟了限購時代,它的成功某種程度上也有中國房市大變動的時代因素助推。


然而11年過去了,六六卻還在寫這種我買不起房的故事,出軌的劇情都沒改,只是從男性變成了女性,徐文昌前妻那句「我只是激情犯罪」的臺詞,除了狗血之外,也只是為房似錦和徐文昌提供名正言順在一起的機會罷了。


《安家》的價值觀,很中國了

除了整體劇情對“現實主義的關照”,《安家》中還存在大量的“真實社會”細節展現。“房地產中介傳銷式宣傳”“房地產中介與小區物業行業之間潛規則”“九八五代表的職場社畜真實狀態”等等。

這些對現實問題的直射贏得部分觀眾的矚目。


但必須指明的是,對“現實主義”創作,並不能成為免死金牌。可以為作品帶來熱度,卻不能提升劇集的整體水平。隨著劇情的推進,《安家》這種“填充式、密集的現實主義故事展現”其真實性也一直在被詬病。

海清飾演的角色與丈夫都是精英階層,數年猶豫不決的房子,僅憑房似錦一日的嘴皮功夫光速下單,令人難以信服。房似錦將新裝修的房屋,推薦給孕婦的做法,不能讓人接受。“撬單事件““假離婚”“幫助小三”等也都成為詬病焦點。

播出至今,《安家》熱度經歷了一波過山車軌跡,從早期的一致負面評論,口碑一致跌落谷底。而行進至中期又因對“現實題材”討論,讓《安家》沒有走進“死衚衕”,熱度、口碑稍回暖。幾乎每一天都能生產出多條熱搜話題。但豆瓣評分始終無法提升,短暫升至6.3,卻迅速回落。《安家》距離精品劇還相差甚遠。劇中“故事、節奏、人設、表演、攝製”等多方面創作都存在瑕疵。

《安家》也是這樣,它只是在藉助中國人的房子情結來消費箇中焦慮,它一點不關心房產中介這門職業,就像之前的醫療劇不關心醫療,公關劇不關心公關,翻譯劇不關心翻譯。


這就是大多數國產職業劇不職業的原因。


《安家》的價值觀,很中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