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聽了那麼多書和講座,比如得到、樊登讀書等,卻感覺沒學到什麼?怎麼辦?

不重則不威


為什麼聽了那麼多書和講座,比如得到、樊登讀書等,卻感覺沒學到什麼?怎麼辦?

這是什麼?黃色對嗎?

這又是什麼?藍色對嗎?

這是什麼?這是五顏六色,也可以說是無意義的色塊。迷彩服這樣告訴我們沒有目標;大腦也是這樣告訴我們,沒學到什麼。

一、信息過載與知識焦慮陷阱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兩千多年前,莊子就告誡我們,想學完所有知識嗎?那是不可能的,人生苦短。

或許當年還有人懷疑,但是今天,全世界每天超過4000本書出版,合計超過4億字,按照樊登讀書“每年一起讀五十本書”的口號來計算,要讀80年。排除少時認字和老年痴呆的時光,可以說我們終其一生也無法讀完全世界“一天”出版的書籍!而這個差距還在不斷擴大。很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全世界“一小時”出版的書籍將超過我們“一生”的閱讀量!

這就是當今信息知識過載的殘酷事實,這種例子數不勝數:

紐約時報一天的文字量等於牛頓同時代人一生的閱讀量;

每天一個專業領域就有超過200個公眾號正在註冊,有近1000篇文字正在產生……

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又讓我們與這浩瀚無垠的知識海洋觸手可及,

“沒有老師怎麼學啊?”

“我要速成某某技能”

“同事都在學,我還不學怎麼行”

“沒有幾個付費專欄好意思出來混嗎”

有無數理由讓我們爭分奪秒利用網絡學習!

“你的人生高度取決於學習的速度,做事的速度”,這樣的聲音激盪全網,傳遞焦慮,讓我們無不渴望獲得哆啦A夢的記憶麵包,然而現實的骨感告訴你,哆啦A夢終究只是南柯一夢,知識付費並沒有帶來預期的智識。那麼,到底如何有效學習呢?

二、學習的正本溯源

王朔書中曾寫,幾個混混到一個讀書人的房間裡,看到滿滿的都是書,說道:這麼多書,有種你能背下來?很多人受小學“背誦全文”要求的影響,認為有文化就得口若懸河、口吐蓮花,所以嘮叨成癮的人時常見到。

誠然,學習需要記憶,我們無意革小學課本的命。但是當我們的大腦告訴我們從知識付費學習平臺上沒有學到什麼,一定是出現了問題。

建造我們的知識大廈,需要如同混凝土、鋼筋這些建築材料的知識點。但是如果我們本身沒有做建築規劃和設計,沒有施工藍圖和論證,而是直接買了建築材料就施工會怎樣呢?

今天A廠C30混凝土質量好,我們就買了兩噸做幾個柱子;

明天B廠鋼筋降價,我們又買一噸做個大門骨架;

後天C廠引入了進口紅磚,我們又買入一些做幾十米牆……

長此以往,我們的知識大廈不僅極可能建成四不像的爛尾樓,最後更有可能因為建築材料的承壓或兼容問題而垮塌。而A廠的混凝土,B廠的鋼筋和C廠的磚塊,不正是我們今天在各類知識付費平臺可以看到的專欄、課程、直播嗎?

更重要的是,這些課程和書籍為了貼合大家學習碎片化的特點,並提高點擊率、轉化率,在很大程度上,難以避免地呈現以下特點:

1、沒有學習的詳細系統,所有知識單獨成點,這導致知識的破碎。

2、沒有知識的發展沿革,只有知識的當下形態,這剝奪了知識的科學性。

3、沒有學科的深入挖掘,只有表面的興趣要點;這讓知識流於膚淺。

這些特點,影響了知識的記憶、理解和運用,阻礙了知識與其他學科、其他知識的聯結,成為了一個個孤立的馬賽克小碎片。一開始我們覺得很受用、很有啟發、很感興趣,然而,時間一長,學的一多,我們發現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像在走迷宮一樣,原來它們還在這裡。

而更麻煩的是,“你所接受的一切信息,將構成你的思維方式”,長期而言,記憶這些孤立的小碎片不僅更加耗費時間,還讓大腦充斥著無連接,不相關、難運用的別人想法,讓我們失去創造力,失去自己的思維方式。這莫不是傳說中的“走火入魔”?

所以,什麼是學習?這個問題或許終究需要正本清源。

(一)學習本質是自身認知結構的再造

蘇聯心理學家巴浦洛夫那隻訓練條件反射的狗,每次先搖鈴鐺而後喂小狗,最終搖鈴鐺就能讓小狗流口水,但這並非小狗學習,而只能稱為“知道”,知道的對象只能是“數據和信息”,難以稱其為“知識“,更難以形成個人的“才能和智慧”。這是為什麼呢?

提出結構學習論的著名認知教育學家布魯納認為:

學習的目的在於用探索學習邏輯的方式,把學科的基本結構轉變為學生頭腦中的認知結構。因而,學習的實質是主動形成以學科基本結構為核心的認知結構,這個基本結構包括基本概念,原理、態度和方法。

他十分強調認知結構的作用。

學習者在研究中主動獲取知識,並通過把新獲得知識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繫起來,積極地構建知識體系。認知結構可以把我們遇到規律、知識組織起來,並賦予它們真正意義,讓我們可以超越所學,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而在問題中的聽書和講座裡,我們極少聽到學科的基本結構,而是片片塊塊的有趣味的知識點,因而它偏離了學習的本質意義。

(二)學習效果受主客兩端因素的共同影響

美國著名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將學習分為機械學習和意義學習。通俗而言,機械學習即死記硬背,意義學習就是理解意義基礎上學習。學習主要是意義學習。意義學習既受教學者、教學材料影響,更受學習者本身影響。

學習也可以說是概念同化的過程,學習者接受知識的心理過程表現為:1、在認知結構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識的有關觀念。
2、找到新知識與舊知識的相同點,並以此舊知識為新知識的位置固定點。
3、找到新舊知識的不同點,清楚區分新概念與舊概念,並積極地融會貫通,使知識系統化。

後來發展的建構主義理論更強調學習者的個人認知過程。他們認為知識不可能以客觀實體的形式存在於具體的個體之外。雖然知識可能有講座、聽書這類較為普遍認可的外在形式,但這並不意味不同學習者有同樣理解,理解結果只取決於每個人基於自己經驗背景下的不同學習歷程。

所以,為真正優化教學效果,教師應做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的培訓,教學材料必須具有學科邏輯意義,並在學習者的認知能力範圍之內。

而面對網絡聽書和講座,這類教學資源面向全網,學習者可能遍佈各個學歷,各個年齡,擁有跨度相差巨大的知識經驗儲備,擁有千差萬別的學習歷程。這些教學資源如何有效幫助千差萬別的學習者循序漸進地學習和理解呢?

(三)學習過程包含三個循環往復的複合階段

學習並不等於單純知道,而是一個複合過程。布魯納認為學習過程包含知識獲得、知識轉化和學習評價,而學習評價之時,也許又讓我們收穫了知識。

1、獲得知識是完成學習的基礎條件,它是我們改造自我的開始。

2、當我們獲得新知後,可能是對原有知識的精煉或升級,當然也有可能與它們相違背,這時我們需要通過轉化,將原來單線知識轉化成高階或矛盾形式,或者學習更多知識將它們組織、統一起來。

3、學習評價是對知識轉化是否適用於任務解決,或者知識用法是否正確的檢驗。“知識”並不是對客觀現實的準確表徵,它只是一種假設和解釋,很多時候並非一用就靈,而是需要針對具體情境與問題進行再創造,實現統一我們的知識結構與客觀世界的目標。

所以,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能並非說複習舊知識就能獲得新知識,而是在對舊知識的轉化和使用評價中,進一步更新了知識體系。而愛因斯坦也說,未經思考的知識不是知識。大物理學家與大教育家、思想家跨越這麼多年卻在此問題上驚人相似,恐怕不是巧合。

而網絡聽書和講座,僅僅是幫助我們做到了第一步,更為重要的後續階段——轉化和評價則需要我們自己跟進完成,但恐怕相當一部分網絡學習者不曾做過。

綜上分析,利用網絡上的聽書和講座等學習資源,違背了學習的“一個本質,兩端影響因素,三個複合階段”的重要教育規律,簡稱違背了學習的“123”規律,會讓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三、聽書和講座真的毫無是處嗎?如何有效學習?

寫到此時,已近三千餘字,如果您還在認真研讀,筆者對您改善學習效果的決心感到欣慰。關於有效學習的方法,每個人應當根據學習的“123”規律,總結出自己的學習方法論,下面是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一)將網絡學習方式作為學習入口。這些學習資源並不是毫無是處,它往往不僅涵蓋了學會者的總結和體悟,還包含各個學科裡面有趣味的知識點,幫我們用較短的時間探索學科一斑,賦予我們感性認識。我們可以以此為學習的入口,明白自己的興趣所在,而後再根據個人情況做深入研究。知識付費領域也可以考慮為構建學習者的知識結構或探索深化學習階段再下功夫。

(二)構建個人知識體系。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福柯說知識就是權力!可見知識體系在人的一生中舉足輕重。值得一提的是,知識體系並非一個人所有記憶中的知識互相關聯形成的總體系,而是為完成某一特定任務所需的知識體系。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是一個人真正力量乃至權力的來源。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很多人的一生成就。總結下來構建知識體系有六大步驟:目標、獲取、精煉、實踐、聚合、擴充。

1、目標:樹立學習目標,目標可以是解決問題,也可以是增長某領域見聞。根據目標,定下學習的領域、方式、渠道等。

2、獲取:根據目標拉網式獲取知識,通過專家諮詢、親自實驗、網上搜索、翻閱經典(人事網書)等多種方式快速獲取知識。許多名家喜歡首先翻閱經典或諮詢大神,藉助經典書籍和行業大神的表達脈絡,可以較快建立自己知識結構的總體框架。

3、精煉:篩選所有信息,剔除無用信息,理順剩餘信息的邏輯關係,板結相關知識點,實現知識點的結構化和模塊化。

4、實踐:實踐也即上文所說的評價環節。在古代,陸游說絕知此事要躬行,王陽明講知行合一,都說明唯有學習,才能實踐;唯有實踐,才會掌握和信仰所學。當然實踐的方式有多種:包括寫文章、做交流、做產品等。

5、聚合:初步知識結構在接受實踐的檢驗後,進一步豐富所有知識點的關係。在知識點關係分合過程中,形成更加優化和完整的知識結構。

6、擴充:當我們經歷了以上五個步驟,或許已經形成了在邏輯上看似完全自洽的知識結構,或許我們也確信這就是解決此問題的終極方案了。但是,這也很可能是侷限於我們認知環境和條件而產生的片面的思維定式。繼續秉持包容開放的溝通精神,或許我們又會找到一片新大陸。

(三)勤於規劃,善用軟件,持之以恆。學習的歷程本質上來說是一場個人的修行,他人的進步和退步,他人的收穫或沮喪,其實與我們沒有太大關係。

薩特曾說:他人是地獄。過度關注他人帶來的知識焦慮,就像考試即將結束的鐘聲,會打亂我們的學習節奏,影響我們的學習效率。因此我們的學習要有自己的規劃,並沿著自己的學習規劃持之以恆去探索和開拓。就個人而言,會根據問題難易程度在每週或每兩週專門研究一個問題,可用Mind-manager, X-mind, 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等工具幫助自己學習整合和研究。

探索學習,永無止境。本文如有紕漏,歡迎各位來言探討,也算為礪為(公眾號礪為)的 “擴充”提供機會O(∩_∩)O。如果認為本文對您有用,多謝點贊、轉發和關注,如需轉載,請先私信。最後,祝福您善學、好學、樂學。


礪為


對於聽書,我說一下我的看法。

我用的聽書軟件是得到和喜馬拉雅,喜馬拉雅主要是在睡覺的時候或者喝茶聊天的時候,放一些情感故事或者聽一些相聲、評書之類的。使用最多的還是得到,但是我屬於蹭課的,就是那種不繳費,天天蹭免費的課的人。先聲明,不繳費不是人品的問題,而是其他層面的問題。

我個人來說是比較喜歡聽書的,在我小時候,文化生活是比較匱乏的,甚至於連課外書都沒有,家裡倒是有一些繁體字的書,但是看不懂。文化獲取除了上學,基本上就是村裡的廣播和後來家裡的黑白電視。廣播每天在傍晚的時候會播放一段評書,屬於連載性質的,大致要聽上好幾個月才行,早晨家裡的黑白電視也是放評書,現在還記得田連元講的七俠五義。可以說,我有很多歷史知識,基本上是靠聽評書所獲取的。

後來在朋友的推薦下,開始聽羅振宇講邏輯思維,後來他成立了得到大學後,我就下載了得到APP,說句實在話,他現在在每天一講裡面,質量明顯不比前幾年,更多的是介紹課程,不過也講新的內容。我幾乎每天都會聽,把當天的聽完還會接著聽以前的。時間主要是上班的路上和下班的路上,週末跑步也會聽,不過效果會差一些,畢竟跑步的時候思考不是很方便,總被氣喘吁吁所打斷。

我先說說我是怎麼聽的,基本上都是聽“羅胖”老師的觀點,對自己感興趣的觀點,自己會主動思考一下,對於自己不喜歡聽的,比如經濟之類、公司之類的,就做一個大致的瞭解,但不是不聽,尤其是裡面說不準有那句話就會和你的實際工作、生活經歷相貼合起來,自己以前沒感覺,有時候一啄磨,不就是這回事嗎。對於所說的一些觀點,自己會用手機的記事本先記下來,可以和別人探討,可以自己查找資料,這個過程就是自己深化認知的過程。

有時候,講的東西自己並記不住,但是有時候能夠大約記得一些觀點和做法,我認為這就足夠了。要想在做深一步的瞭解和思考,如果是想鑽研這個領域或者從事這個領域的工作,我想可以,但如果不想的話,這就足夠了。

從題主的說法來看,覺得沒有什麼用,其實聽書、看書,並不是讓你覺得自己有了多大的收穫,不能簡單的劃為能夠背了多少收唐詩宋詞,記下了多少個英語單詞,聽書和看書,會讓你增長閱歷。從我個人來講,通過聽書,有很多的觀點正在慢慢的融入自己的思想,自己雖然沒有感覺到,但是從與別人的交流中就會發現自己的思考正在進步,尤其是在與同事們溝通工作上的事情或者開會座談的時候,引用一兩個觀點,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見解,別人都感到非常驚訝。就好比羅胖老師曾經講到過的自由,自由是什麼,自由不是你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你不想幹什麼就不幹什麼。

所以,聽書、讀書是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但是過程中一定要自己思考,或許現在沒有收穫,但是堅持下去,自己一定能夠成為一個思想成熟的人。


傲虎樓主


有些人學習是為了解決問題,有些人學習就是跟風,有些人就是不知道該幹嘛,所以天天保持學習上進的形象。看看有些人的朋友圈就知道了,天天早起打卡記單詞,可是你要問他做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麼,有沒有什麼具體的變現途徑,他就回答不上來了。



國人現在學英語的熱情之高,超乎想象。上次我下班回去的路上,碰到英語機構地推人員發宣傳單,非得拉我上去參加試聽課。耐不過她的堅持,就上去參觀了一下。沒想到人氣還挺旺,不少附近公司上班的白領,帥哥靚女,還有家庭主婦,還有沒事幹的老爺爺老奶奶在那裡學習,戴耳機聽英語的有,一群中國人圍到一起坑坑把把說英語的有,看英語電影的有。

當時我就在想:沒事幹的時候多學習,參加類似的活動,肯定是好的。可是真的有這麼多人需要英語嗎?除了那些工作中真的有機會用到英語的公司白領,有多少人是真的需要英語的呢?比如那些老頭兒老太太,都半截身子埋土裡的人了,不想幹嘛就幹嘛去唄,為什麼要湊熱鬧要幹這些,吃力還不一定有結果的事情呢?今天記兩個單詞,明天忘記八個,越學越倒退,越學越受打擊,那你學習英語的意義是什麼呢?

得到啊,樊登讀書會啊,還有那麼多的書籍和講座,學習的機會和平臺,鋪天蓋地,到處都是。這些東西都是時代進步的標誌,肯定都是好的,可是作為你個人,你的目標一定要明確,你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自己學習的目的是什麼。

最近我天天看奇葩說,得到平臺的創始人羅振宇也是現場嘉賓,我經常看到有其他主講嘉賓直接就諷刺他是“販賣焦慮”的,很多人都跟著笑。當時我就在想:得到平臺做那麼大,影響人群那麼廣,而且現在也取得了那麼大市場效益,羅振宇的得到平臺,被估值十幾億美金。難道就一句“販賣焦慮”就完全講明白了嗎?還有樊登讀書會,被高曉松說成是販賣成功學,難道就是因為一部分人,尤其是這些人是名人,對這些平臺不認同,你就跟著排斥了他們嗎?不,你要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保持思想上的獨立思考,不能盲從,對事情要有自己的獨立判斷。

別人都說好的,也不一定適合你;別人都說不好的,也不一定就真的對你沒有幫助。一切要以自己的感覺為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檢驗標準。


對於學習,我們不能盲從;對於學到的東西,不能僅限於聽明白了。聽明白了,沒有實際去用,就還是不夠明白。一定是從自己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來學習的,而且要不斷地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其實得出今天這樣一個問題是好事兒。愛學習也是好事,總比那些什麼都不做整天在那裡抱怨的人要強。


作家楊文華


看到這個問題的瞬間,我感覺這個問題彷彿是專為我量身定做,從16年開始,我陸續花在各類網絡培訓的費用超過2萬元。



我在生活中其實是一個很節約的人,但我特別捨得在學習方面花錢,大概是潛意識裡覺得這種花費不同於一般的消費,算是一種投資,另外一方面,我又是一個感性的人,容易被營銷。



比如得到剛推出付費專欄,我一下就訂閱了兩個,關注的公眾號,推送了什麼課程,只要是我稍微有點興趣的,馬上就會下單,只要別人說好的培訓,我內心就會按耐不住,因為我對現狀太不滿,太想尋求改變和突破了,一直抱著聽幾次課,吸收一點新信息,就能獲得蛻變的幻想。



我上過一天1000元的線下營銷培訓課,還買過幾千的培訓資料,花幾千塊參加一年的社群,還學過幾千塊的寫作課,但最後想想我得到了什麼呢?



說實話,從物質層面來看,沒有掙到一分錢,工作還是維持原樣,從精神層面來看,我更加空虛和內疚。我最開始的學習完全出於功利目的,我學習的初衷是想獲得更好的職位,更高的薪水,我是有所求的,但是結果並不像課程宣傳的那樣。



我不怪別人,只能怪自己太年輕,把學習想得過於簡單。現在我深刻理解到,工作後的學習還是需要聯繫實際,學跟工作相關的內容,學了馬上有用武之地,俗稱邊幹邊學,這樣的學習叫理論聯繫實際,才有意義。



19年這一年,我再沒有抱培訓課程,工作之餘的時間都在陪孩子和做家務,內心沒有功利,反而平靜很多。

我現在認為,像你問題中提到的那種學習,對我們的職業生涯幫助真的不大,還被別人牽著走,浪費很多時間。成年人還是應該有意識的尋求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哪怕對工作沒有幫助,能讓自己身心愉悅,不功利的學習,長期來看對我們也很有利。

我給你的具體建議有以下三點:

1、對那些快餐課程不要抱太高的期望;

不要幻想你學了某個課程,就能成為牛人,大部分時間你都只是參與了一下,屬於被收割的韭菜一類。

2、對工作不要太心急,允許成績慢慢來;

人的心一急,就很難做出客觀的判斷。我們要把自己當成個普通人,允許自己走得慢一點,把時間拉長看,開始慢的最後大多都走得更高。

3、投入生活中去

一個人除了工作,還應該有生活,不要忘記分一些時間給家庭,陪陪家人,一個人越多參與生活,他越可能成為一個接地氣不固執的人,他才不容易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阿川說情


說說我認識的一個朋友的故事吧。

朋友今年29歲,初次相識感覺比較精緻、幹練,但也僅僅是看起來而已。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開始讀書,什麼四大名著,海內外歷年暢銷書等等。幾年下來,家裡堆滿了各種書,遺憾的是,這些書未曾被翻過幾頁,嶄新依舊……

再後來隨著《樊登讀書》的興起,朋友立刻開了會員,併到線下參加讀書會。這本來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但後來發現朋友參加讀書會僅僅是為了往朋友圈傳幾張擺拍的照片。再後來隨著對朋友的瞭解,我才知道,原來她所謂的讀書僅僅是為了讓別人覺得自己因讀書而有“氣質”而已……

為此我覺得很好笑,但念與朋友的自尊,又不好直接講出來。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竟然將朋友“引入歧途”。所以,朋友“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似乎什麼都沒有改變,除了家裡越來越多的書。

培根說:“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讀書,需要思考,需要內化,需要將所讀所學真正轉化成自己的東西。


阿白讀書


聽書讀書,除非專業的書,其他則不一定是立馬用起來的,或者說跟讀者本身也有很大的關係。我給你舉例說明吧:

最近我組織了一次培訓,同樣的一批參加培訓的學員,有一部分人聽得非常認真,記了筆記,所以開展業務後,工作很順利,很少給我打電話;另一部分人培訓就是聽聽而已,所以開展業務後,什麼都不懂,也沒準備,一天十個電話不止的問。

讀書也是如此。同樣的一本書,有的人悟到了,或者直接去做了就會有用。但是沒有悟到也不著急,或許未來會有幫助的。


山丘57


量的變化有了,那麼得等質的變化吧。

這個事我迷茫了很久很久,結果有一天才開的竅,才意識到很多東西沒有白學,都需要一點一點轉化吧,學了總沒有壞處。

舉個例子,我的孩子今年7歲,從幼兒園學英語,當時我覺得也就是培養培養語感,人家別的孩子學咱也學,但是在有一次逛超市的時候,在巧克力那直接冒出“chocolate”,還有別的,孩子自豪的說“我們都學過,老師教過!”,碰到同班的小朋友,當面喊出英文名字,當時我確實受教了。


沉住氣,當你煩躁的時候不妨靜下心來寫寫東西,或者再回頭看看以前看的書,或者聽講座做過的筆記,溫故而知新了!


再或者,你也來悟空問答回答別人的問題,解疑答惑,把你學的知識運用一下,沒準你的回答更貼近提問者心思呢。


南中小程


往往成功不可複製,而人們喜歡聽成功的故事來啟發自己,聽時熱血沸騰,然後靜下來發現自己去幹肯定是不可行的,往往你聽到時已經有無數人嘗試過了,後續就是很多嘗試的人賠本賺吆喝,因此,也就是聽聽,而且聽多了,還限制了你的思路。真正要注意的是應該參考一些失敗教訓,很有必要!就如中國很多磚家,寫了一些書,例如銷售一類的,有幾個磚家是做過銷售的?又有幾個磚家是銷售大師?因此人們常說的80%的書是無用的,只有20%的是有用的,一定注意吧!從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多觀察,以自己長處為依託,發現機會,然後自己去抓住機會,你就走上成功的道路了!附圖:從法蘭克福開車,沿著美麗的萊茵河去往科隆路上美景。











縹緲的我1828


人生只有經歷才是最好的書集,它會告訴你人間的冷暖。和書上學不到的東西,只要你肯努力一定可以的加油吧!


用戶妙音水蓮


這個問題我自己也反省了很多年,尤其在連續幾年每年看書幾十本,還又聽公開課,又每年看幾十部電影,卻覺得好像還不如以前讀大學的時候就一學期認真看一本書然後就寫一篇書評來得收穫多。

歸其原因主要有幾點:

放進籃子裡的菜≠吃到肚子裡的營養

聽課、閱讀、看電影看展,這些都是我們學習很好的途徑。

但是我們每個人都上過學。都知道,如果光聽一節課,老師講得再生動,你聽得再專注,但如果不記筆記日後回顧,不做作業立刻鞏固,不參加測試考試檢驗疏漏,那過不了多久,這堂課就只會成為一段經歷,具體其中的價值和收穫都會慢慢淡忘。

這就好比我們去超市買了一大堆菜,但是就放在那裡,也不下鍋做菜,最後的結果肯定是我們肚子依舊餓著,菜慢慢爛掉罷了。

所以,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模仿以前小時候課堂上的學習過程:

帶著問題和系統輸入 - 記筆記整理精華 - 用自己的方法輸出鞏固 - 過一段時間自我檢查

就拿我們讀一本書來說:

第一步: 預習

閱讀前瞭解整本書的系統結構,找出自己著重需要閱讀的部分

第二步:記筆記

閱讀中隨時記筆記,勾畫重點和自己的理解,如果很重要的部分不能理解還可以做一些相關搜索

第三步:做作業

閱讀完一本書後整理自己的筆記,如果是文學類作品可以理出情節情感線,如果是論理性作品可以做思維導圖,並對自己勾畫的亮點和分析進行整理,甚至可以試著輸出一些感悟和書評

第四步:考試

可以自己設置每隔一段時間,對這本書中的精華內容進行檢測,看看自己是不是還記得當時的理解和學習,可以看看聊天和新的輸出過程中是否能正確運用

不是所有買回來的菜,都非要下鍋端上桌不可得

做過飯的人都知道,有時候想好要做什麼菜,買回來後發現家裡少了點什麼配料和配菜,只能先擱置,或者換種菜式;

而即使原材料都OK,買回來發現裡面夾雜著一些不乾淨不好的菜,那就得立刻剔除,甚至可能整顆菜都要扔掉。

我之前有段時間想學習一些人際交往接地氣一些的實踐操作和運用,在這個過程中就發現正好有兩個關注的公眾號都推了一本書,就去下了電子書看。

可是看了幾頁發現內容好像沒有什麼新鮮,反而連篇累牘地贅述了很多我早就知道的東西,但是總覺得既然已經看了,不看完好像自己之前都“白看了”,還偏偏這本書並不薄,但我又不怎麼感興趣,於是花了我斷斷續續一個多禮拜才看完,而看完的那一刻又覺得,現在好像才是真的“白看了”。

我們學習的過程,不只是輸入,輸入前和輸入過程中都要隨時進行篩選和甄別,更重要。

發現不合適的內容就立刻略過和快進,發現這本書這堂課原來根本不是我想要學習的方向,那立刻停止,及時止損才是最好的選擇,而不是把時間花在沒有沒有價值的事情上,只為了追求“我今天又讀完了一本書”而已。

囫圇吞棗,沒被噎死已經算你命大

現在很多app都設置了各種數據打卡的模式,讓我們每完成一節課,讀完一本書都能點上“已完成”的圖標,那一刻特別有成就感。而等到你一個月、一年後來看自己實現了了那麼多“已完成”,更是成就感爆棚。

尤其當你打開各種app上都是“我如何一年閱讀200本書”這樣類似的推送時,雖然這些文章可能分享的是真的有價值的閱讀方法,但可能對我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這些數字給我們潛移默化傳遞的焦慮。

於是很多人,包括我,就會沉迷於追求數量絕對值的這種表面成就感之中。

一口氣不停吞下那麼多東西,沒把我們噎死,甚至讓我們徹底對學習和閱讀失去興趣,已經算我們幸運了。

很多的焦慮,不是來自於外界的施壓,而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其實是對我們學習非常重要的一種動力,但與其總是告訴自己“我還可以做更多”,還不如告訴自己“慢慢來,我可以做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