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冠病毒”最新“強基”、高考筆試、面試語文試題2

【考向預測】

2020“新冠病毒”最新“強基”、高考筆試、面試語文試題2

1、在現代文閱讀部分,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可能會出現在實用類文本和論述性文本閱讀中。實用類文本可能涉及醫學領域的科技文獻,論述類文本可能涉及評論或新聞報道。2、在古詩文閱讀部分,可能會選取一些與瘟疫或中醫藥相關的詩詞或古文,弘揚中華民族戰勝疫病的勇敢精神和科學態度。3、在作文部分,既可能圍繞戰勝疫情的主題命制任務驅動型作文,也可能選擇倡議書、感謝信等應用文體。

【考題預測】

(一)實用類文本閱讀

閱讀文章,回答下列問題。2003年,有一個詞語讓中國人聽起來一度感到恐慌,那就是“非典”。這種疾病並非2003年才新出現,也並非中國才有。在此之前,人們對“非典”十分陌生,加之此次在中國流行的“非典”的病原體是以前從未見過的新的病毒,面對突如其來的流行疾病,人們顯得束手無策。沒有現成的治療方案;沒有有效的冶療藥物,傳統的抗菌藥物治療無明顯效果;沒有有效的預防手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隔離。

“非典”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簡稱。開始發作時有流感一樣的症狀,如發燒、咳嗽、頭痛等;但體溫一般超過38度,多為乾咳少痰,偶有血絲,有時伴有畏寒。感冒一般沒有肺炎的跡象,而“非典”有明顯的肺炎跡象。但它又不同於由肺炎鏈球菌等常見的細菌引起的大葉性肺炎或支氣管肺炎等典型性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體、衣原體、腺病毒或其他較不尋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肺炎,它的傳染力強多了。除了上述症狀外,“非典”還伴有關節痠痛、乏力、腹瀉,有時胸悶、氣促或明顯呼吸窘迫等症狀。各國科研人員通力合作,終於正式確認冠狀病毒的一個變種是引起此次流行的“非典”的病原體。這種病毒能在人體內繁殖,傷害自身組織,破壞免疫系統,也可能引發無數併發症,致使患者的病情急劇惡化。它可以在體外存活3-6小時。現在的證據顯示,“非典”是經飛沫傳播的,病毒在飛沫(口水珠)內。由於水珠比空氣重,所以病毒只會停留在1米範圍內的物體表面;另外,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接觸已有病毒的物體表面,然後接觸自己的黏膜(眼、口、鼻),也會感染。“非典”病毒的潛伏期一般為2-12天(通常為3-5天),潛伏期的患者一般不會傳染,病症一般會維持10-14天。

“非典”並非無法可療。事實上,現階段醫學已有新突破,在治療過程中已獲很高的成功率。專家認為,保持環境空氣的流通;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心情愉快;加強鍛鍊,增強自身的免疫能力;儘量不與病人接觸,是可以有效地預防“非典”的。對未知的恐懼,莫過於人群對出現流行病的反應那樣,表現得淋漓盡致,當流行疾病的原因不明時尤其如此。隨著對“非典”的深入瞭解,人們的恐懼感會慢慢降低,正如人們對艾滋病的恐懼一樣。

(1)下列對“非典”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非典”也是一種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體、衣原體、腺病毒或其他較不尋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

B.“非典”發作時是既有流感的一般症狀,也有典型性肺炎的跡象。

C.流行感冒引起的咳嗽多帶痰,而“非典”引起的咳嗽不帶痰;典型性肺炎沒有傳染性,而“非典”有很強的傳染性。

D.“非典”病毒是經過飛沫傳播的,它的潛伏期一般為2-12天。

(2)有關“非典”治療和預防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非典”是可以治療的,而且治癒率很高。

B.與患者保持1米以上的空間距離,就完全可以免遭感染。

C.儘量不接觸病人,保持空氣流通,勤洗手,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源的傳播。

D.保持心情愉快,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可以有效地預防“非典”病毒的感染。

(3)根據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發燒、咳嗽、頭痛、乏力、腹瀉、胸悶等症狀,可以確診為“非典”。

B.健康人進入非典病人呆過但離開超過6個小時以上的房間,一般不會被感染。

C.“非典”病毒不會浮游在空氣之中,所以一般不會通過空氣傳播。

D.“非典”患者在15天內病情沒有惡化,一般不會有生命危險。


參考答案:(1)C; (2)B; (3)A

解析:

(1)“非典”這個詞在文中屬於重要詞語,關於“非典”的信息,散見於全文。“非典”是少痰,並非無痰;典型性肺炎有傳染性。

(2)“非典”還可以間接感染。

(3)推斷題一般都具有較強的迷惑性,在整個實用類文本閱讀中屬於較難的題型。此題A項中“確診”一詞不當。


二、古詩文閱讀與賞析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後面各題。

除夕【唐】

來鵠事關休慼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宋】

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注】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作此詩時身為宰相,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屠蘇:藥酒名。

(1)下列對詩的內容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兩項是( )

A. 兩首詩都以中國的傳統節日為題,但抒發感情不同,來詩表達的是虛度年華的悔恨和遠離故土的思念之情;今朝教育網收集;王詩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佈新、樂觀自信的心態和喜悅的心情。

B.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是指最讓人哀愁的是伴著陣陣報曉的雞鳴,憔悴的人兒又迎來了春風。“又”字表達詩人漂泊他鄉的時間之長。

C. 王詩是一首寫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攝取老百姓過春節時有代表性的生活細節:點燃爆竹,飲屠蘇酒,金雞報曉,換新桃符,充分表現出春節的歡樂氣氛。

D. 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後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

E. 王詩雖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極力渲染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同時又通過元日更新的習俗來寄託自己的思想,表現得含而不露。

(2)“又將憔悴見春風”和“春風送暖入屠蘇”在處理景與情的關係時有何異同?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1)AC (2)相同:這兩句都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差異:①“又將憔悴見春風”借樂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抒發詩人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②“春風送暖入屠蘇”則以樂景寫樂情,通過新年熱鬧的場景抒發詩人愉快的心情。

【解析】

1.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題中A項,“來詩表達的是虛度年華的悔恨和遠離故土的思念之情”說法錯誤,這首詩沒有表現虛度年華的悔恨。C項,“金雞報曉”是來詩的內容,王詩中沒有這一細節。

2. 試題分析:此題考核鑑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答題時注意明確具體的手法,然後詩歌的內容解釋,然後分析藝術效果。此題要求分析情景關係,相同點是借景抒情,不同點主動點注意景和情是映襯還是反襯,由詩句“又將憔悴見春風”借樂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抒發詩人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屬於反襯;“春風送暖入屠蘇”則以樂景寫樂情,通過新年熱鬧的場景抒發詩人愉快的心情,屬於正襯。


5.請用一句話概括下面這則新聞的主要信息。(不超過25個字)

北京商報1月25日消息,中通、申通、韻達、圓通、百世、德邦等中國主要快遞物流企業,以及AirCity國際物流集團、辛克物流、丹馬士物流、4PX遞四方、宏遠物流、斑馬物流等海內外物流企業聯合菜鳥平臺發佈公告,正式開通國內及全球綠色通道,免費從海內外各地為武漢地區運輸社會捐贈的救援物資。該綠色通道面向各地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公益組織、商業機構和醫療用品生產企業開放,將優先確保口罩、消毒液、護目鏡、防護服等防護用品第一時間送達。

【答案】全球物流開通武漢救援物資免費運輸綠色通道


6.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①細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們的特徵區別很大。細菌雖然小,要在光學顯微鏡下才能看得見,但它除了擁有生命的基本單位核酸之外,還有一大套賴以生存的配套設施。包括作為居住“公館”的細胞壁,儲存營養物質的“倉庫”,以及進行新陳代謝的“化工車間”。依靠這些。細茵能夠攝取外界的物質並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憐得多,且不奢談“庫房”和“車間”,就連作為保護外殼的“茅草房”也沒有。實際上它只有一個分子大小,用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得見。整個家當也只是一條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來做比喻,細菌最起碼也有條褲子,有隻討飯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細菌雖然必須在人體內部的良好環境中才能繁殖,但處在惡劣環境中仍能生存較長的一段時間。而病毒則像個剛出生的嬰兒,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張吃奶的嘴外便一無所有,毫無獨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動物的細胞內部,靠“竊取”細胞裡的現成營養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體外,病毒就活不了幾個小時。

③大部分抗生素對細菌起作用,是因為抗生素可以抑制細胞繁殖,干擾它們形成新的遺傳結構或者細胞壁。而正因為病毒只能寄生在別人的細胞內,自己不能完成這些生化反應。所以抗生素對病毒全無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這麼弱,為什麼還會那樣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極強,病死率可達80%.實際上大多數病毒遠沒有那麼可怕,有的也不會使人得病。冠狀病毒本來致病的能力並不強,問題在於“變種”上。變異的病毒和原來的不同了,它可能是無害的,但也可能變成“殺傷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們不必擔心它會因反覆變異而使殺傷力次第增大。因為就殺傷力而言,變異就像賭博,總是有輸有贏,不斷地贏下去的機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來還沒有過這樣的記錄。如果有過,可能現在就沒有我們的存在了。

⑤必須指出的是殺傷力的大小不僅取決於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變種冠狀病毒之所以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人類還沒有接觸過這樣變種後的新病毒。當人群有足夠多的人產生了抗體之後,這種病毒對人類的威脅也就小得多了。

(1)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麼?說明對象是__________

(2)仔細閱讀全文。歸納病毒的主要特徵。

(3)選文第②段劃線部分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4)選文第④段“實際上大多數病毒遠沒有那麼可怕,有的也不會使人得病”中加點詞能否去掉,為什麼?

(5)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麼?請簡要回答。


【參考答案】(1)病毒

(2)①病毒結構簡單,只有一條表示生命的核酸

②只能寄生在人或動物的細胞內部靠“竊取”細胞裡的現成營養才能生存

③自己不能完成生化反應。抗生素對病毒全無作用

(3)打比方 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病毒毫無獨立生存的能力。

(4)不能去掉。“大多數”和“有的”只是指部分而不是全部,如果去掉,就成了全部了,就和實際情況不符了。這正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5)本文介紹了病毒的結構及生理特性,告訴人們病毒可以防治,並不可怕。

三、作文押題與高分範文(素材)

【作文預測Ⅰ】

對2020年的春節,人們的感受不一。有人覺得年味太淡,完全沒有過年的氣氛,不能四處走動,比較壓抑。有人認為防控疫情需要大家安靜待在家中,而且親情和家庭氛圍更濃了,這樣過年別有意義。對此,你的看法是怎樣的?

【高分範文Ⅰ】

這個春節,我們以“靜”致敬沒有春節不是流動的,也沒有春節不是走動的。這是以往中國人過春節的常態,熱熱鬧鬧、走親串戶、朋友相聚,動起來的春節被視為祥和、歡樂的時節。然而,這個春節,真的不一樣。一個現實原因就是,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還在持續,全國人民為此揪心。應該以什麼樣的狀態與心態,過好這個春節,值得我們細細思量。春節的流動、拜年的走動、廟會的人頭攢動,這些人們已經習慣了的過年方式,在這些日子裡恐怕需要改一改了。

此時,“動”的年節莫若“靜”的歲月。人們越是大規模流動,越是大範圍聚集,越容易增加疾病傳染的概率。走動起來還是宅上一宅,理性人不難看透其中的得失,既為人也為己。事實上,不走動也能過好年。技術發達了,信息拜年、視頻祝福、在線聚會,都不失為一種時尚,那些以往通過面對面完成的新春祝福,藉助雲端就能迅速直抵耳畔、身邊,過年禮儀一樣也缺不了。此時,“動”的腳步莫若“靜”的心意。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各條戰線上的“勇士”都已經動起來了,他們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以這樣一種方式過了個“動”的年,是真正的大無畏。相反,對普通人來說,如無特殊情況,宜靜不宜動,什麼自駕跨城回家、什麼一定上門拜年、什麼提前安排好的聚會等等,都不妨在冷靜且理性地審視下做個宅男宅女,不遠行、不扎堆、少聚會。現在,最好的祝福是以你我的安全距離為彼此送上健康祝福,最大的心意是以你我的實際行動護佑早日戰勝疫情。

此時,“動”的衝動莫若“靜”的責任。正視才能重視。充分認識人員流動對疫情防控的難度、充分認識人員聚集對疫情防控的壓力,就能更加理性地看待過年與抗疫的辯證關係。現在,不少地方已經動起來,或是響起村裡大喇叭,“各過各的節,沒事別瞎串”;或是群發提示信息,“春節在家發微信,情到意到人安全”;或是普及順口溜,“出門就把口罩戴,切莫隨意亂吐痰”……這樣的“動”不是衝動,這樣的“動”既是行動又是保護,因為此刻,每個人的“靜心”“靜態”都是疫情防控的需要,都是對防病防疫盡的一份責任。時間不等人!時間屬於奮進者!我們正在全力與病毒賽跑、與疫情賽跑,也一定會戰勝病魔、戰勝疫情,需要爭分奪秒、眾志成城。每個人都是主體,每個人都有義務,每個人都應該以“靜”致敬那些堅守的、“逆行”的英雄們。如此,我們一定會風雨無阻向前進。

【作文預測Ⅱ】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請你以一名媒體記者的身份,在報紙上撰寫一篇倡議書。要求:800字左右。選好角度,符合實際。

【高分範文Ⅱ】

疫情襲來,如何自我保護,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病毒不過春節,切莫掉以輕心

【作文預測Ⅲ】

適用話題:公民責任、眾志成城

【高分範文Ⅲ】

抗擊疫情,人人責無旁貸

用科學精神和公民素養,給戰勝疫情增加砝碼

4.鼠年的第一縷陽光迴歸大地。又一個萬象更新的時刻,今年,人們心中惦念武漢。這份惦念凝結在醫務工作者“馳援”武漢的腳步聲中。除夕之夜,四面八方的人們都在舉家團圓之際,我們看到有許多匆匆的腳步“逆向而行”,他們告別家人,甚至沒有吃上團圓飯,就從上海,從廣州,從四川,從江蘇,從各個不同的方向集結奔馳武漢。

細讀材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以“愛__________”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先在橫線上填寫合適的內容,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後作文。

(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優秀範文】

愛,讓生活更美好

愛是什麼?愛就是一朵小花。在廣闊的世界中,已經有了著成千上萬的小花的點綴,才讓我們放眼望去,遍地芳香。

奉獻——愛的深根

大愛無疆,卻總源於那無私的奉獻,讓愛茁壯成長。2020年的春節,本該是全家團員的日子,但是受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有多少家庭因疫情而無法團聚,又有多少醫護人員因疫情成為逆行者,又有多少武警官兵公安戰士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面對嚴重的疫情,如今已經84歲的鐘院士再度出現在公眾視野,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時,針對疫情,他給出的建議是:“我總的看法,就是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但18日傍晚,84歲的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的病情,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武漢科技大學天佑醫院腫瘤科護士李慧,在醫院徵集志願者時主動要求到任務較重的呼吸二病區參與一線工作,並要求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研究攻克病毒。從除夕到初一,這個內心有些怕的95後護士仍然堅守在一線……他們勤勤懇懇的工作,他們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只為二字﹣﹣奉獻。這是人間最無私的愛,從他們身上流出的不僅是淋漓大汗,更是源源不斷的愛!

付出——愛的莖葉

花朵的鮮豔和芬芳,讓人醉於其間,但我們是否顧及花朵下那默默無聞的莖葉?只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出沒於大城市各個角落﹣﹣繁華的別院,喧鬧的工地,髒亂的平房…他們源於中國最樸實的基層農民,但卻奔波於異地,只為賺錢養家。他們叫農民工。他們終日飽受日曬雨淋,卻從未叫苦喊累。曾經在報紙中看到某工地的模範工人,他的故鄉在遙遠的山西,卻不遠千里跑到南京打工。家中兩個嬰兒,一個失業的妻子,以及家中病倒的老母。沉重的家庭負擔讓他心中壓上了一塊巨石,但他依然樂觀地工作生活。在向家中寄錢用時,還在暗中資助一名同村兒童讀書。烈日下,他黝黑的背影總閃著耀眼光芒。千千萬萬位農民工,撐起祖國現代化建築的一片藍天,他們默默的付出和愛只為我們過上美好的生活。

有了堅實的深根和甘願付出的莖葉,在千千萬萬的人們的不懈努力之下,我們的生活蒸蒸日上。萬紫千紅遍佈著我們的社會,愛的曙光映照著人們幸福的臉龐。簡單而無私的愛,讓生活更美好。


精選新鮮試題,精核參考答案,助力高三考生學習解答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正式施行。由此,一個新興職業也應運而生:代收垃圾網約工。客戶線上預約,線下“廢品小哥”上門回收。只要勤快,月收入可達1萬元以上。

社會發展 ,各類職業的“新陳代謝”,在一定程度上見證了社會的進步和市場活力的 。正如相關報道所稱,( )從本質上看,垃圾分類不僅關乎我們的生活處境,還關乎我們的心靈審視。從不知道垃圾分類為何物,到形成垃圾分類的價值共識;從象徵性垃圾分類,到精細化垃圾分類;從懲獎之下才會垃圾分類,到把垃圾分類視為最常見的生活場景。這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標誌著時代的進步,它既讓人看到制度層面在發力,也讓人感受到公眾的觀念在發生 。

對於 的垃圾分類,如果沒有真正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只是說說而已,垃圾分類勢必行之不遠。因此,花錢讓人代扔垃圾,不只是包含文明觀照,而是包括成本核算。我們一方面歡迎和接納代收垃圾網約工,他們的存在有助於提高垃圾分類的質量。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以更大的熱忱和更有效的行動做好垃圾分類,畢竟這關乎文明,也關乎我們每個人的命運。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

A.日新月異 激發 蛻變 如火如荼

B.日新月異 迸發 改變 方興未艾

C.一日千里 迸發 蛻變 方興未艾

D.一日千里 激發 改變 如火如荼

2.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新的社會規則,催生新的社會需求,而新的社會需求,孵化了新的商業形態。

B.新的商業形態,孵化新的社會規則,而新的社會規則,催生了新的社會需求。

C.新的社會需求,催生新的社會規則,而新的社會規則,孵化了新的商業形態。

D.新的社會規則,孵化新的商業形態,而新的商業形態,催生了新的社會需求。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

A.花錢讓人代扔垃圾,不是包含文明觀照,而是包括成本核算。

B.花錢讓人代扔垃圾,不只包含文明觀照,還包括成本核算。

C.花錢讓人代扔垃圾,不是包括成本核算,而是包含文明觀照。

D.花錢讓人代扔垃圾,不只包括成本核算,還包含文明觀照。

4.請參考材料一的推斷方式,合理反駁對方的觀點。

材料一:李賀考進士,反對者說:他父親的名字中的“晉”與進士的“進”諧音,按照避諱的原則,他不能考進士。韓愈反駁說:如果這樣的話,①那麼父親叫“仁”,兒子就不能做人了嗎?材料二:有人說,好的作品永遠是少數人的專利品,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越少。反駁說:如果這樣的話,② ?材料三:小張同學表示對語文學習缺乏興趣,他說:我的夢想是像愛因斯坦一樣,寫出一部偉大的科學著作。反駁說:如果這樣的話,③ ?

5.下面是一則產品說明書的部分內容,其中在結構、內容、語言表達方面有五處錯誤,請找出並作修改。

產品的性能和特點——本產品採用創新的外形設計,弧度優美,結構雅緻,安裝及拆卸都很便宜,面框組合豐富,產品功能齊全。

產品的使用方法——請不要在潮溼的環境下使用。請勿在插座和電線破損的情況下使用。請勿用幹手插拔插頭。

產品的維修——定期適當保養可以延長插板的使用壽命,務必保養插板前拔下插頭。插板長期停用時,應切斷電源。經常檢查插板的密封是否破損,如果破損應立即停用。

產品概述——插座,又稱電源插座、開關插座,通過它可以插入各種接線,便於與其他電路接通。



參考答案及解題指導

1.B 【解析】"一日千里"側重於速度快,"日新月異"側重於變化大,與語境更相合。"激發"是刺激使其奮發;"迸發"是由內而外地強 力發出,與前後語境更相合。"蛻變"泛指人或事物發生質變;"改變"側重於通過學習做出調整和變化,與"觀念"搭配更恰當。"如火如荼"形容氣勢正盛,"方興未艾"指事物正在發展,尚未達到止境,與語境符合。

2.A 【解析】根據語境,條例的出臺,催生出了新興職業,進而活躍了市場。

3.D 【解析】原句 "不只是……而是……"搭配錯誤,且兩個分句應為遞進關係,故應改為"不只……還……";"文明觀照"比"成本核算"意義更重大,且與下文銜接更緊密。

4.②那麼誰也看不懂的作品就是最好的作品嗎?

③那麼你那偉大的科學著作將用什麼樣的語言文字來寫作呢?

5.①"便宜"改為"方便"

②"幹手"改為"溼手"

③"產品的維修"改為" 產品的保養"

④"務必保養插板前拔下插頭"改為"保養插板前務必拔下插頭"

⑤"產品概述"改為"放在第一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