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啃老族”越來越多,不是不想努力,是太無奈?

說到"啃老",一直都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情,但是如今啃老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甚至還出現了一些"啃小族",不管是啃老還是啃小,都是和金錢脫不了干係的。曾經我們說到啃老一族,往往是說年輕人無所事事,不找工作,每天就待在家中等待著父母給點零花錢,在一些富裕的家庭倒也好說,但是對於一些普通的家庭真的是雪上加霜了。

中國的“啃老族”越來越多,不是不想努力,是太無奈?

如今的啃老和以往略有不同,如今的年輕人有著自己的工作,但是卻還是要伸手向父母要錢,兩種情況,同一種叫法。其實如今的啃老族還是很悲哀的,生活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中,消費跟不上能力,與其說是啃老,其實也算是一家人的互幫互助。

別的不說,我們先來給結婚算個帳,對於只有一個兒子的家庭來說,彩禮和婚禮就按照20萬元來說,其實很多地方的"天價彩禮"就不止這個數;15萬元的車子;50萬元的房子首付;雜七雜八的裝修什麼的就不說了,就這樣算,還需要85萬元,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這是多大的壓力。

中國的“啃老族”越來越多,不是不想努力,是太無奈?

為什麼說現在的啃老族悲哀呢?因為啃老都沒有以前心安理得了,以前的年輕人啃老純粹就是不想工作,而如今的年輕人工作之後不願意花家裡的錢,卻還是被現實擊垮了。以前一個月2000元足夠自己花了,甚至還能給家裡添置點東西,如今一個月4000元的收入,什麼都不夠,更不要說攢錢了。試問如今一個適婚年齡的年輕人,在不啃老的前提之下,多久能夠攢到那麼多錢?現實和夢想的差距,在這個時代表現得尤為顯著。

中國的“啃老族”越來越多,不是不想努力,是太無奈?

高昂的房價和彩禮佔據年輕人消費的"大頭",另外就是如今社會上的消費觀。錯亂的消費觀讓很多年輕人對金錢沒有了概念,認為網絡上宣揚的年薪百萬、一個包十幾萬、一場聚會都是山珍海味等等,都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卻沒有低頭看一下自己的收入和自己的消費能力,從而高消費為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債務。要說如今的啃老族活該吧,就上面所講的消費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來的,沒有父母的幫助,要多久才能實現買房子的願望,又要多久才能成立自己的家庭呢?

中國的“啃老族”越來越多,不是不想努力,是太無奈?

中國的家庭觀念來說,父母幫孩子買房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如果父母不幫,也沒什麼好抱怨的,畢竟父母已經傾盡所有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更幸福,生活的更舒適。好在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高,父母也能夠再為自己的孩子努力幾年,但是這種就不是長久之道。對於如今的啃老,小編覺得主要的還是要降低高昂的房價、拒絕高消費的宣傳,讓年輕人認清自己的消費能力,不攀比消費。大家覺得如今啃老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如果你是家長,你會為孩子掏光所有的積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