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道德經》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讀書分享《道德經》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譯文

繽紛色彩,使人眼花繚亂;紛繁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蕩發狂;稀有物品,使人行為不軌。

聖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摒棄物慾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所以,面對外界的誘惑,要有所取捨。

讀書分享《道德經》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理解

老子告誡人們對於聲、色、貨、利以及口腹之慾,要加以節制,不要因為物質誘惑而迷失自我。並提出對待外物的原則,可以善於利用,而不可以被物質所奴役。

弱水三千,只飲一瓢。燈紅酒綠,聲色犬馬。好色也是同理,取一水而知江河,入江河則有滅頂之災。腰纏萬貫,每日不過三餐。廣廈千間,夜寢不過六尺。

物質世界,靠人的感官來認識。耳目所聞見,口腹所享用,都有一定侷限性。儘管有形世界,風光無限,但過於注重色彩的斑斕,往往會迷失了心靈的家園。人的心靈有一定的承載度。執著於五色世界,忽視了精神世界,就會陷入迷茫,體會寂寞、孤獨的可怕。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內心得到淨化,安守一份純粹,也是一種人生境界。絢爛華麗的事物皆為表象,沉溺其中只會毀了自己。

世界上有傑出的領袖,也有平庸的政客。有成功者的神話,也有失敗者的案例。更多的則是平凡生活的記錄。“為腹”還是“為目”,這是人生必須做出的選擇。人生重在恬淡虛無的養生之道,返璞歸真,以“道”為本。

讀書分享《道德經》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