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鐵軍·攻堅|看守所負責人的硬核“副業”

作為一線民警,只有不斷加強政治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幹一行、懂一行、精一行。自2011年從事監管工作以來,張紅江通過學習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在深挖犯罪工作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如今已是翼城縣看守所負責人的他,更是運用所學編織起監管場所內的線索摸排網。

工作中,張紅江在如何偵破疑難案件和系列性團伙案件上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深挖犯罪線索百餘條,協助破獲兩起殺人案,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並多次榮獲臨汾市公安局、翼城縣公安局先進個人、業務骨幹榮譽。

“看守所不是大後方,職責的重心不光是保證在押人員安全,更要時時掌握其動向,為案件偵破打開局面。”張紅江在加強工作管理的同時,積極投身到案情偵查上,為數起案件提供了有力信息。

翼城的殺人移屍案,東關村郭某有重大嫌疑。

郭某到案後,辦案單位經多日努力仍無法獲得有效信息。郭某入所後,張紅江與其談心,講政策、拉家常,終於瞭解了郭某的後顧之憂:未成年的女兒和年邁多病的父親。

於是,張紅江3次到其家中,為其父置辦日常用品,為其女購買學習用品,並送去生活費,終使其父親和女兒寫了勸告信。

郭某看到信淚流滿面,當即交代了犯罪過程。

去年8月中旬,“6·15”案件涉案人員陳某華羈押於翼城縣看守所後,拒不交代自己非法販賣文物的犯罪事實。

張紅江瞭解其有愛吃甜食的習慣,便在飲食上給予特別照顧,並向其講解政策。

陳某華逐步打消顧慮,主動交代了文物的藏匿地點。張紅江連夜安排人員前往廣東省佛山市,往返兩千餘公里,收繳文物3件,其中國家二級文物1件。

在確保監所安全的前提下,張紅江積極採取各種方法獲取線索,深挖犯罪,並將這項“副業”經營得卓有成效。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始後,他帶領所內業務骨幹成立“攻堅小組”,協助各辦案單位破獲刑事案件58起,涉黑案件3起,打掉黑社會團伙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66人,追繳文物1000餘件,追回涉案資金1000餘萬元,在押人員主動上交文物24件。

從事監管工作以來,張紅江把自己的基層工作經驗融入監管工作中,並積極探索人性化管理與法律並重的工作方法,有效推進監所管理,取得3年無事故的好成績。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為進一步打擊犯罪擔負起守土盡責的神聖使命。

本報記者 魏巍

●關注山西法制報官方微信,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微信號:sxfzbwx(長按複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