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傷寒論厥陰病篇的一點分析

傷寒論的厥陰病篇,應該是疑點最多的一篇了,很多牽強附會地解說,越解說越糊塗。


遇秋認為,宋本的厥陰病篇,是包括了厥陰病和厥利嘔噦兩大部分的內容,如果把它們混在一起了,那是沒辦法解釋清楚的,因為厥利嘔噦應該是雜病,內在不一定有很強的聯繫或因果關係,所以是無法串解的。


我們先來看下趙開美刻的宋版傷寒論原版樣式:


關於傷寒論厥陰病篇的一點分析


轉換成橫排簡體如下: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五 合一十六法。方一十四首。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第六 合六十六法,方三十九首。並見太陽陽明合病法。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八 合四十四法,方一十首,一方附,並見陽明少陽合病法。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第九 方一首,並見三陽合病法。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十 合三法,方三首。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合二十三法,方一十九首。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厥利嘔噦附,合一十九法,方一十六首。


注意,厥陰病的標題和其他的不同,在“第X”和“合”之間有“厥利嘔噦附”幾個字,說明“厥利嘔噦附”和“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同樣是章節標題。


有標題就有內容,遇秋認為,厥陰病的條文只有以下4條: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326]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327]

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328]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329]


而從330條,是“厥”病的第一條: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330]


後面“厥利嘔噦”的條文至第381條。


按照這個行文佈局結構,厥陰病就不難理解。


可能有人會說,厥陰病條文怎麼可能只有這幾條?也沒有講治法?


厥陰病條文只有4條,不奇怪,因為太陰病篇也只有8條,少陽病篇只有10條。太陰病、少陽病篇的治法也很少。


厥陰病沒有治法也不奇怪,張仲景雖然被後人尊稱醫聖,但有很多病都不會治,他認為會“死”且無方可治的條文有37條,“不治”的條文有6條。所以很可能他提出厥陰病的分類,但是自己沒有效驗治法與方劑,這個並不奇怪。


所以,遇秋的看法是,傷寒論本身不是一部完美的書,與其牽強附會地解釋,想搞個完美的解釋,不如把時間精力花在其他對臨床有幫助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