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治療師“戰疫”打通救治最後“一公里”

“慢點,再吸一次!” 在湖北省荊州市中心醫院的一間病房內,看到了這樣一個場景:病人手中拿著一個裝有三枚小球的透明盒子,在醫生的指導下,通過導管吸氣,讓小球漂浮起來。

原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被治癒,如何更快更好地幫助他們恢復正常的身體狀態,能重新站起來,能良好地呼吸,是目前治療攻堅階段的重要內容。

“正常的呼吸都要反覆練習”

曾凡令和譚金澤治療師第一站對接的是荊州市中心醫院的隔離病房,主要任務是開展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症康復與肺康復相關工作。

除了體能的恢復之外,新冠肺炎患者面對的一大問題就是呼吸能力下降,不少病人在治療期間,依靠呼吸機,所以自身的呼吸能力比較弱。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才出現了開篇吸氣訓練的場景。

康復治療師“戰疫”打通救治最後“一公里”

為病人進行康復訓練

新冠肺炎患者大多都有脫機困難、氣道有痰液積蓄、咳嗽力量弱、四肢肌力耐力下降、呼吸困難、肢體水腫、肺通氣功能障礙等情況,兩位治療師每天都需要進入重症醫學中心為新冠肺炎患者作康復訓練,這些原本在普通病房再簡單再熟悉不過的工作,在隔離病房都變得十分困難。

甚至有些老年患者還有聽力障礙,隔著厚厚的防護服他們的交流就變得尤其艱難,往往需要非常大聲地說話,才能讓患者明白指令的意思,這樣體力消耗就更加明顯。一個上午4小時的工作,兩位治療師需要合作治療15位患者,基本上從上班到下班,沒有一刻停下來。

康復治療師“戰疫”打通救治最後“一公里”

為病人進行康復訓練

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力為這些患者做完治療已經很疲憊了,還要嚴格按照感控要求,經過大約40分鐘脫掉防護服才能正式下班。但他們也絲毫不會想要退縮,經過一點一滴的精心指導,兩位治療師干預的患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轉。

同時為前線隊友做好健康保障

第七批隊員除了給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外,還有一特殊使命,就是要保障前期醫療隊友和前線指揮部工作人員的健康。他們在前線“疲勞作戰”也出現了不少身體不適。

康復治療師“戰疫”打通救治最後“一公里”

所以康復師也要為部分出現頸肩腰腿疼的隊友做康復治療,利用肌肉能量技術,牽伸肌肉,關節復位等手段減輕他們的疼痛,效果立竿見影。每天下午大概處理7—10例疼痛的隊友,幫他們緩解疼痛困擾,更好的為新冠肺炎患者診治。

“醫療是一個大整體,步驟缺一不可”

曾凡令說,康復治療師的作用其實是去完成治療的最後攻堅勝利,因為患者們在救治的過程當中,他們身體的各種功能都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而臨床醫生難以顧及這些身體功能上的問題,這就需要康復治療師去彌補和修復患者身體上出現的各種障礙,讓病人能夠實現真正的康復。

“醫療是一個大整體,每一個步驟都不可或缺,康復治療是最後這一步,讓病人完整健康地走出去。”曾凡令說。


(通訊員:郝黎 張藍溪 靳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