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臨海靈江水域上唯一一個島嶼村莊——沙渚村!還有古渡口!看

小編曾從甬臺溫高速上經過,在導航上總是看到臨海南高速口邊上有一座小島!

台州臨海靈江水域上唯一一個島嶼村莊——沙渚村!還有古渡口!看

高德地圖上的沙渚村

但是看外面的風景你又看不出島在哪?於是耐不住好奇心的小編就對這個小島進行了探索!

百度百科:沙渚村自然環境優美,風光旖旎,村莊四周綠樹成蔭,村間桔香瀰漫,令人心曠神怡,是靈江水域上的一個島嶼村莊,面朝馬頭山,東臨83省道。1998年村民集資建起了沙渚大橋,交通比較便利,距離臨海市區17公里、湧泉鎮區10公里。

網上一查,原來早就建大橋了,但是島嶼的特徵應該還是在的吧!小編馬上查了一下衛星地圖!

台州臨海靈江水域上唯一一個島嶼村莊——沙渚村!還有古渡口!看

2012年與2020年衛星地圖對比

咱們可以看到在2012年的時候,沙渚村還是屬於島嶼的,靠近湧泉鎮部分還是能清晰的看到河道!

2020年,沙渚村基本融合進了湧泉鎮,原河道部分也變成了淤泥!相信再過一段時間,這上面都會種上菜了!

台州臨海靈江水域上唯一一個島嶼村莊——沙渚村!還有古渡口!看

靈江上的淤泥

中國台州網曾發過一篇文章

孤島成了“半島”

臨海湧泉鎮沙渚村建在一個獨立的小島上,這座小島被靈江主幹流和支流包圍。

據瞭解,圍繞沙渚村的靈江支流曾經清澈如碧,最深處近6米,水流湍急。可近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該支流已經基本乾涸,堆積的淤泥與兩岸持平且形成了大面積的灘塗,在日曬和溪流的共同作用下,有些地方已經開始硬化,遠遠望去,這些溝壑彷彿老人臉上的褶子。

灘塗上,分佈著數百個圓形坑洞,渾身沾滿泥土的跳跳魚在坑洞附近賣力地“撲騰”,尋求僅剩的一點水源。

“這裡的淤泥堆積,大部分是因為自然原因形成的,流到該地的水基本匯入了靈江主幹流,加上近年來沒有大的洪水,水量減少,致使淤泥越積越厚。”金良軍告訴記者,早在三四年前,這裡的水就不流動了,有水的地方,水深也不足3米了。

“再過幾年,等到灘塗完全硬化,這裡就成了新的陸地。”

因為支流乾涸,上游的水全部流向靈江主幹流,致使幹流水速加快,水面會有所增高,一旦發生大的洪水,沙渚村周邊的土壩就有可能無法支撐,很容易出現坍塌和水漫小島的情況,如果能對乾涸的支流進行適當清淤,對沙渚村是有好處的。

小編還注意到,該村的桑葚特別有名,每到五一節假日,遊客絡繹不絕!

台州臨海靈江水域上唯一一個島嶼村莊——沙渚村!還有古渡口!看

桑葚

靈江上的渡口(包括沙渚渡口)

歷史上,靈江曾經渡口眾多,如今大部分已匿跡無蹤,或是雜草和蘆葦叢生。

2017年臺州臨海市啟動了“美麗渡口”建設工作,目前已完成牛頭山渡口、汛橋渡口、上午渡渡口、沙渚渡口等渡口創建工作,並通過省港航局驗收考核。

台州臨海靈江水域上唯一一個島嶼村莊——沙渚村!還有古渡口!看

“台州其他渡口都往水陸公交一體化方向創建,比如椒江的海門輪渡、將陸上前所公交站場搬遷到輪渡碼頭,實現水陸公交零距離對接,享受1小時內刷公交車卡免費換乘,在兩岸碼頭邊上設立公共自行車交換站,極大地方便當地群眾出行換乘。”臨海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黃聯華說,原先他們有打算運用這個模式,但在調研中發現,這種模式並不適用於臨海的各大渡口。

台州臨海靈江水域上唯一一個島嶼村莊——沙渚村!還有古渡口!看

以臨海汛橋渡口為例,汛橋渡口位於汛橋鎮利豐村,是連接靈江北岸邵家渡街道峙山村、渡頭範村的唯一渡口。自民國期間設置汛橋渡口以後,兩岸之間的往來,就藉助於船舶擺渡,到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汛橋渡口是靈江航道上最繁忙的渡口之一,兩岸人口密集,每天都有五六百名群眾往返渡口。


台州臨海靈江水域上唯一一個島嶼村莊——沙渚村!還有古渡口!看

現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靈江上架起了一座座橋樑,汛橋渡口已不復昔日的忙碌,如今最多一天也只有三四十人擺渡。

黃聯華告訴記者,由於人流量少,想在船坐滿後再開明顯不合適。“我們就想到了‘出租車式’服務,就像出租車一樣隨叫隨到,即使只有一人想要渡河,我們也要發船。”

台州臨海靈江水域上唯一一個島嶼村莊——沙渚村!還有古渡口!看

除了實現便民服務外,渡口安全管理工作也是美麗渡口創建的一項基礎性工程。為確保渡口全面安全,臨海市各鎮、村渡管員每週都會進行一次渡口檢查;在春運、國慶等假期,更是加大對安全隱患的排查,嚴禁渡船超載,嚴禁違規運輸危化品。

台州臨海靈江水域上唯一一個島嶼村莊——沙渚村!還有古渡口!看

“為做好渡口安全工作,我們利用電子監控設施,隨時瞭解渡船動態,力求實現渡船適航、渡工適任、渡埠適靠、航道適渡。”黃聯華說。

台州市域內,唯一的江域上的島嶼行政村,自此消失!有空小編也想去打個卡,採摘桑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