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該不該選擇物理?

陳明輝


高考選擇什麼還是要看自己的能力與愛好了。物理對於很多人來說確實很難的一個學科,對其中的各種定理公式什麼的很難理解。不過現在高考改革語數外還是作為主課,物理與歷史要二選一。物理雖然難但是又是選擇大學專業面最廣的,高考學習物理要比學習歷史不管怎麼配置課程都要比歷史選擇的專業要多的多。你最好是從你的興趣面出發選擇,也不要太盲目的去追從別人。專業這種東西還是要從你能不能考上好的分數作為基礎,一切就是你學什麼考分高就行。


天堂暴雨


我當時物理成績不算太差,但也絕對不算好。平平庸庸的樣子。也和你一樣糾結過,最終還是選了。反正就是不後悔。雖然一開始和一群學霸競爭很吃力,但是雞湯點說,只要想學好,認真學,一定會有改變,學不動不存在的。我最後考了97。再看很吃力的那段日子就覺得很值得。而且如果你將來想學和物理相關的專業,提前打基礎不是很理所應當嗎。可以這麼說,選物理可能高中會很難,但是不選物理大學會很難。我現在的專業和物理並沒有什麼關係,但是有很多高中學理科的同學(其他省的)。我選了物化,似乎就和他們不差太多。雖然學業上體現不出來,至少心理上不會虛吧嘻嘻。但是如果你將來要選物理相關的專業,差一門物理就差很多了。心理上也好,能力上也好。最重要的一點,不管最後題主選什麼,選好之後千萬千萬不要後悔,哪怕很難學好,哪怕到你這屆這門課競爭突然變大了,或者任何不如你想象的。選了這條路不分心走到底,一定會有好結果的。第一屆新高考學姐一路摸一路看過來,發現只有這句話是人人適用。


小智教育


物理,從個人還是從國家角度,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科。然而很多的考生棄考物理現象非常的普遍,其根本原因就是物理的難度非常的大,特別是在高考中不容易提高分數。但是在高校招考志願專業的時候,如果要選報物理和選擇的專業是非常的廣泛,能夠到百分之八九十以上進行選擇,而如果要棄考物理可選的專業就非常的少,非常的低。不考物理就是偏向於文科的一些專業,普通的文是文理分科了。


你好你好,這個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果是理文科思維多一些的話可以,選擇不考物理,偏向於理科方向的選課。但是要注意以後高考報寫志願的時候的專業,特別是一些高校對專業的要求這方面。省得以後有想學的專業想報的高校,而因為物理沒辦法進行報考。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選考的科目

在很多執行新高考的省份,高中生會選科,在物化生、史地政中選擇三門科目。那麼該如何選科呢?很多學生會問:物理成績很差,但是還是想學。物理的含金量比較高,學生選了物理科目後,可選專業非常多。但是物理是幾門科目中相對比較難的。成績差,可以選嗎?先來說,選課先要根據自己的興趣,然後根據自己的實力和未來學科發展以及考大學的需要。
物理學科對於考大學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專業的適配度是最高的,達到9成以上,重點綜合性的大學好專業無疑例外對物理都有要求。這些從網上都能夠查到數據。

教育會客廳


先看這張圖,這是我之前對新高考政策下數學物理科目的分析。

數學是必選科目,它的難度調整我們不得不接受。那麼,物理呢?如果現在很多人認為的教育和學歷,是為了以後的工作和生活,那麼,咬咬牙,把物理選了。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物理教研教學的老師,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對數學和物理的排斥,幾乎每個學生心中都或多或少有一點。

但是,這不代表物理學不好。高中物理的難度是可以和數學媲美的,但是它整體的框架和知識體系的運用,卻比數學來得更符合人性。

如果不選擇物理,很顯然,日後你在大學裡專業的選擇上將束手束腳,並且,當你就讀了某個專業再出來就業,就會發現根本沒什麼公司願意要你。這是現實。

而且,教育部在這裡其實給大家耍了個小聰明。一方面告訴大家文理可以自由選擇,一方面又把數學和物理科目的調整赤裸裸地擺出來。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數學你必須學好!你不把物理學好試試?


芝傑說教育


新高考改革應不應該選物理,還是要因人而異的。新高考改革是將數、語、外作為統考科目,每科滿分150分;物理、歷史2選一為首選科目,滿分100分;化學、地理、生物、政治4選二為再選科目,採用賦分制滿分各100分,一共滿分750分。其中物理和化學,被認為是理科和文科中的最難科目,也是最能體現學生功力的科目。那麼到底該不該選擇物理,要結合自己孩子的自身優勢來綜合考慮:

1.如果孩子學物理不是很排斥的話,還是應該首選物理學科的。

畢竟選擇物理學科,可以在高考報志願的時候填報近93.5%的專業,而且社會就業面廣,市場需求量大,有老人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些炙手可熱的專業大都要求首選物理:醫學、生物製藥、計算機、網絡、建築學……,最關鍵的是法律、金融等原本的文科專業的高校,現在都是對首選物理和歷史的學生都招收啊,所以首選物理優勢明顯!再有如果首選物理,即使一段時間後悔了,再改歷史,也是可以改的,畢竟歷史相對物理要親民的多了。 可要是先選了歷史,過一段時間要是後悔了,再改物理,恐怕孩子就很難趕得上進度了。

2.假如孩子非常喜歡歷史,文史底蘊豐厚就大膽學歷史吧。

我們雖說高校要求首選歷史的專業佔比僅為3—4%,但是物理和歷史均可報考的專業佔比為43.5%。而對於我們國家,高校共12個學科門類,一共506種專業,506乘以43.5%,二百多中專業也夠孩子選擇了。還有我們國家教育部今年就要推出的強基計劃,也正式將歷史和古文字學、哲學和數學、化學、物理、生物一併作為重點專業進行特殊招生,這就是要突出基礎學科的支撐引領作用,為國家選拔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由此可見歷史、古文字、哲學等文科學科也越來越得到國家的重視和推崇。

正所謂行行出狀元,現如今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不管哪一行,只要學得好、鑽得深,哪一行都是可以出人頭地的啊!


媽媽兼老師


新高考高中分科以後,專業的選擇一方面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科目,另一方面要考慮一下自己大學想學的專業,因為選擇物理可以報考的大學專業非常多,99.9%的專業都可以報考,常見的熱門專業,比如機械類、信息與電子科學類、工程力學、測控技術與儀器、航天航空類和武器類、材料科學類、海洋科學類、熱能與動力工程、電子科學類、應用物理學、理論與應用力學、地球物理學等等。我國好多985名校都重視物理科目,好的專業有專門的聲明,必須選物理這科,比如北京大學的數學類、物理類、電子信息類、環境科學、工程試驗班類、天文學、心理學、法學等對物理選考有要求,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哈工大等多數專業對物理有選考要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甚至要求所有大學必須有物理選考。這個新高考選不選物理,不光要看自己覺得難不難,別道聽途說什麼的,你要根據自己未來目標大學專業的選考要求來選擇,有些同學因為聽別人說物理難,就沒選,結果高考選學校好多學校專業對物理有選考要求,結果也選不到理想學校的好專業,所以高中就要提前打算一下自己大學專業。

雖然物理選擇專業空間大,但是新高考背景下,和之前物理高考相比,物理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大,逐漸增加大學物理的內容,比如在學參考系時,極座標的使用和微積分的運用,都涉及到大學裡面的物理。這也給我們學物理的同學增添了難度。物理高考均分較其他選科要低,也印證的該科的難度,但是隨著政策的變化,單選物理的考生地方會有物理保障性政策,說白了就是錄取分數會降低,因為物理選課人數在不斷減少。本人感覺高中物理沒想象的那麼難,多數是聽別人傳呼的,好好學,掌握方法,都能考高分。

總之,選不選物理,先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我想考哪個大學哪個專業(查一下該專業限不限制物理選考),第二,學物理能不能學下去,會不會一學就頭疼。解決完以上兩個問題,我想答案就出來了。

感覺有用就點個贊,收藏支持一下哈[玫瑰][玫瑰]

你們選的專業,限制物理嗎?歡迎留言交流[呲牙][呲牙]





小紅星ING


新高考應該選擇哪幾門選考,要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不是隨便可以選的!一選錯,就會對自己的學業產生很大的影響。

除了語數外三門不能選擇,其他的功課都可以選。

那麼選科的依據是什麼?



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一下,分析以後,你就可以確定該選哪幾門了。

  1. 首先是你自己擅長什麼?這裡的擅長包括你考的分數,排名,興趣。
  • 分數代表了你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處於哪個分數段,你就基本清楚了你對這門功課掌握到什麼程度。
  • 排名意味著你目前在這門功課中的優勢。有些時候,試卷的難易程度不同,光是看分數你是無法做出決定的,舉個例子,你的考試成績只有80分,但是因為試卷難度高。就這分數你能排到前五。那說明你選這門功課的優勢會非常大。以前我就出現過這種情況,我的政治分數是86分,卻是全校第一名。但是數學96,就只能排在十五位,因為滿分的都有七八個。(都是100滿分)
  • 而興趣則代表了你的潛力。可能目前這門功課你的分數和排名都不高,但是你對這門功課很感興趣,而且你也感覺自己在進步。如果你能確定你在這門功課的興趣會持續下去,那你就可以把興趣也做為選擇的依據之一。

自己的實力


2.其次,你選擇的各門功課間的衝突性。

  • 一般來說,我們的各門功課可以按學習的方式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邏輯為核心的,也就是以之前的理科為主的。一類是以記憶為核心的,以之前的文科為主的。但這個又不是絕對的,比如說生物,就有很多需要記憶的地方。我的建議是記憶力好的同學,政史地之類以記憶為主的功課就選兩門,如果是邏輯能力比較強,記憶不太好的同學,就選一門記憶為主的。當然,大致這樣分類之後,我們還得參照第一條的情況,就是自身在各科中的實力。

兩方面結合,你的選擇就不會困難了。當然,這裡有個前提,你得對自己的情況有個清楚地分析。不能

憑感覺,好象覺得自己哪門功課好就想選哪門。這個需要有數據分析。

我的建議就這些,希望能對選科困難的同學有幫助。也希望哪位老師,同學有更好的方法,能

在評論區留言!

學習的方式


嫻意有效教育


根據多年數據分析 2017年高考浙江29.13萬考生,但是選考物理的只有8萬人。在上海,實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選擇物理科目的考生也僅佔總人數的30%。但是據浙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開了一份權威數據:考生選考物理即可報考(包括高校設限選考科目為物理或沒有設限選考科目)的專業(類),達到91%,化學為83.5%,技術為70.6%,生物為68.8%,歷史為62.8%,政治為59.7%,地理為60.9%。從這一統計來看,物理這一科專業覆蓋率高達91%。儘管山東也實施了新高考,但個別地市物理選科率不到30%。

目前理化生,政史地中“6選3”有20中組合,哪個組合更合適,需要綜合考慮。譬如,孩子特長興趣,未來就業等等。2017年高考浙江29.13萬考生,但是選考物理的只有8萬人。在上海也就3成考生。這些2017年高校入學的新生,據統計,與物理相關的課程考試掛科率是很高的。而大學以後面臨的就業,如果選科不合適,孩子前途也令人擔憂。而偏文類就業,金融是精英選擇的,尤其數理好的985學生。法學專業大學太普遍,畢業生太多,是個學校就可以開設,但高水平很難,諸此等等。隨著科技發展,哪些程序化,記憶化的工作或行業恐怕就消失了。而偏數理有一技之長,不可替代的人工崗位需求量會增加。選科,如果孩子不是特別差,不建議放棄。


夜月SH


多年的一線物理教學經驗告訴你,物理學的還可以的話,新高考必須選擇物理。原因有三點:

1.物理學科屬於自然學科。是科技發展和文明進步的一大動力。正因為如此,在填報志願的大學專業裡面,理工科類都需要高中有物理學習的基礎。換言之,高中不選擇物理,理工類專業基本與你無緣。

2.物理學科是一個需要由外而內,抽絲剝繭般長期堅持學習的學科。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分析能力將得到巨大提升,比如物理力學中受力分析,電學中動態電路分析,以及電磁綜合分析等。思維得到的鍛鍊對於你能力的培養是極大的。

3.物理學的好,生活沒煩惱。學習物理對生活的幫助是巨大的,一些點滴之處可讓別人對你刮目相看。是提高未來自我競爭力的一條路徑。



田振振


閱讀、分享令我成長。您好,我是空文,很高興能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我曾有幸到新高考改革第一批試點之一的山東取經,當時專家展示了各個科目的組合在高校中可選的專業,其中選考物理的話,在高校中可選的專業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一,是所有科目中最高的。但是,由於物理太難了,山東的很多學校選物理都達不到百分之三十。

新高考該不該選物理呢?

新高考改革的核心是要使學生學會科學的規劃未來。

個人覺得選科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在選科時學生必須要清晰的認識自我,確立今後在大學將要選擇的專業是否與物理相關?

其次,學生要明確自己的興趣和性格,發掘自身潛在的優勢,綜合選出最佳的選科科目。

再者,學生一定要懂得立足於現實,我們大多數人一生只參加一次高考,當其他科目可以拿更高分數時,可以選擇放棄自己感興趣的物理。

總之,希望每位同學能夠正確的認識自我,認真選科就是對自己人生負責。

以上是個人的愚見,若大家有不同的觀點,歡迎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