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計算機史—1943年

神經活動內在意識的邏輯演算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

兩位科學家沃倫·麥卡洛克(Warren S.McCulloch)和沃爾特·皮茨(Walter H. Pitts)發表了開創性的論文《神經活動內在意識的邏輯演算》(A Logical Calculus of the Ideas Immanent in Nervous Activity) 該論文很快成為人工神經網絡研究的基礎工作,並在人工智能研究中有許多應用。McCulloch和Pitts在論文中描述了一種簡化的用於智能的神經網絡架構,儘管與生物神經元相比,它們所描述的神經元大大簡化了,但他們提出的模型卻得到了後代研究人員的增強和改進。

圖說計算機史—1943年

Walter Pitts

貝爾實驗室的繼電器插值器(Relay Interpolator)完成

電腦

美國陸軍要求貝爾實驗室設計一種機器,以協助測試其M-9槍支導向器,這是一種將大型槍支對準目標的模擬計算機(analog computer)。數學家George Stibitz建議為該項目使用基於繼電器的計算器。最終的設計結果是繼電器插值器(Relay Interpolator),後來稱為Bell Labs Model II。繼電器插值器使用了440個繼電器,並且由於它可以通過紙帶編程,因此在戰後用於其他應用。

圖說計算機史—1943年

喬治·斯蒂布茲(George Stibitz)約1940年

Curt Herzstark設計Curta計算器

電腦

庫特·赫茲斯塔克(Curt Herzstark)是一名奧地利工程師,在其家簇的製造業中工作,直到1943年被納粹逮捕。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其餘時間被關押在布痕瓦爾德集中營(Buchenwald concentration camp )時,他完善了他的戰前計算器設計,該計算器採用了萊布尼茲的“階梯鼓(stepped drum)”設計的改進版本。戰爭結束後,赫茲斯塔克的Curta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小的全機械、四功能計算器。

圖說計算機史—1943年

Curta Model 1計算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