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喝牛奶前 先吃澱粉類食物能更好地促進營養吸收?

牛奶被譽為“最接近完美的食品”,一般寶寶到了三歲後就可以喝純牛奶了。

  寶寶喝牛奶前,可以先讓他們吃一些澱粉類的食物,如餅乾、麵包、饅頭等,這樣會使牛奶在胃內停留的時間較長,與胃液發生充分的酶介作用,牛奶中的營養便能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


寶寶喝牛奶前 先吃澱粉類食物能更好地促進營養吸收?


  除此之外,為了讓寶寶更好地吸收牛奶的營養,還應注意這些事:

  1、牛奶不要煮得太久

  牛奶加熱時,只要煮開就可以了。如果煮得過久,牛奶的理化性質會發生一系列改變,如蛋白質出現凝固沉澱,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也會有一定損失等。另外研究發現:加熱過久,還會破壞牛奶中的輪狀病毒抗體,而輪狀病毒抗體對防止嬰兒腹瀉有重要作用。

  2、不要在牛奶中摻果汁

  寶媽為了讓寶寶更喜歡喝牛奶,就會放出種種大招,比如往牛奶中加上新鮮的果汁,以為這樣不但可以增加營養,同時也可以讓寶寶有更好的口感。但專家認為不宜在牛奶中加入果汁,因為當牛奶中的蛋白質遇到這些弱酸性飲料後,會形成不易消化的凝膠物質,讓寶寶遭遇消化上的難題。

  3、不要給寶寶喝煮過的涼牛奶

  牛奶煮熟了,應儘量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喝,不要等到變涼後再喝。因為牛奶蛋白變性以後容易寄生細菌,時間一長容易出現汙染,寶寶喝了以後可能就會出現胃腸道症狀,如腹瀉嘔吐等。

  4、不要在牛奶加米湯

  有些寶媽習慣在牛奶中加一些稀飯、米湯再喂孩子,其實這也是不對的。因為米湯、米粥、米粉含有一種脂肪氧化酶,米湯摻入牛奶後,脂肪氧化酶會使牛奶中的維生素A受到破壞。

  5、喝奶之前不可扔掉奶皮

  寶媽們在煮牛奶的時候會看到一層奶皮,很多寶媽在喂寶寶的時候都將它去掉,這也是不對的,因為奶皮中含有脂肪和豐富的維生素A,對寶寶的健康很有好處。

  6、牛奶不是越純越好

  純牛奶中所含蛋白質是母乳的3倍,寶寶太小,無法消化和吸收過多的營養物質,喝太純的牛奶會引起孩子腹瀉,並影響寶寶進食。所以在給孩子喝牛奶的時候,要兌些水和適量的糖,以便於消化。

  7、不要把糖與牛奶加在一起加熱

  這樣牛奶中的賴氨酸就會與糖在高溫下(80-100)產生反應,生成有害物質糖基賴氨酸。這種物質不僅不會被人體吸收,還會危害健康。因此,應先把煮開的牛奶晾到溫熱(40-50)時,再將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寶寶喝牛奶前 先吃澱粉類食物能更好地促進營養吸收?


  延伸閱讀

  牛奶為什麼被稱為“最接近完美的食品”?

  牛奶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吸收、物美價廉、食用方便,因而被譽為“最接近完美的食品”,它所具有的原生營養性是其它任何人造營養品都無法比擬的。

  牛奶中的礦物質種類非常豐富,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鈣以外,磷、鐵、鋅、銅、錳、鉬的含量都很多。每100克牛奶含水分87克,蛋白質3.3克,脂肪4克,碳水化合物5克,鈣120毫克,磷93毫克,鐵0.2毫克,維生素A140國際單位,維生素B10.04毫克,維生素B20.13毫克,尼克酸0.2毫克,維生素C1毫克。可供熱量69千卡。最難得的是,牛奶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而且鈣磷比例非常合理,利於鈣的吸收。


寶寶喝牛奶前 先吃澱粉類食物能更好地促進營養吸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