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好錢包!疫情防控結束後,一大波促銷將“組團”來襲

紅星新聞記者從今日(18日)上午舉行的成都市統籌推進服務業新冠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穩增長情況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目前成都服務業企業復工復產加快推進——截至3月16日,銀行、基金公司、證券、公共交通、電信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工業設計等行業全部復工,139家重點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前50強外貿企業全部復工。

房地產中介、郵政快遞、養老服務等行業復工率達90%以上,全市103棟重點樓宇中有10931個企業,復工企業10554個,復工率約96.6%。

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在發佈會上表示,接下來成都市商務局將落實服務業企業防護費用補貼,由區(市)縣對2020年2月17日及以前實現安全穩定復工復產限額以上批發零售餐飲企業、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以及特色商業街區和專業樓宇內的中小微企業防護費用補貼儘快兌現落實。

接下來,成都市服務業將發生哪些變化?

准备好钱包!疫情防控结束后,一大波促销将“组团”来袭

顧客相隔2米左右的距離就餐

消費:

疫情防控結束後

成都將推出一大批消費促進活動

不容忽視的是,疫情對消費品市場的衝擊和影響較大,尤其是百貨、餐飲、汽車、家裝等行業。上述負責人表示,為提振消費,成都將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組織策劃開展系列消費促進活動。

比如,84家成都知名商家一同參與的“成都雲逛街·一起歡樂購”活動已於3月6日正式啟動,其線上集合購物平臺於3月17日上線。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活動依託騰訊四川打造了線上集合購物平臺,覆蓋購物中心、百貨、專業賣場、超市、影院、餐飲等豐富業態,涵蓋了84家成都知名商家的線上購物平臺入口。對消費者而言,通過該平臺,即可迅速瞭解各大商場的當季活動、爆款信息,到達各商場的線上購物入口,最終實現下單購物。

此外,活動還將陸續推出VR逛街、爆款主題日等線上雲購物及夜購成都、首店直播SHOW、親子游園、樂活市集等線下促消費相關活動。

在疫情防控結束後,上述負責人還透露,成都將通過政府搭臺、協會發動、企業參與,線下線上結合,組織開展成都夏季購物節、成都金秋購物節、成都新春歡樂購等覆蓋購物、美食、旅遊、文化等系列消費促進活動。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市商務局還將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支持大型商業節會和企業促銷活動管理辦法,積極營造寬鬆的消費市場環境。

外貿:

跨境電商在海關新增商品備案

給予交易額10%一次性補貼

2020年1~2月,成都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867.2億元,同比增長13.1%。這份數據來之不易。成都市商務局對外貿易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還將從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支持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方面,支持外貿發展。

比如,為支持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方面,成都對因疫情影響導致境外展會取消或被展會所在國(地區)限制入境,無法參展且展位費用無法退回的企業給予相關補助,比如德國漢諾威工業展等。

另一個重點工作是,成都將搭建出口信用保險統保平臺,對成都市上年出口額500萬美元以下的中小微出口企業進行出口信用保險統保,對自行投保的大中型出口企業,統一按照50%進行統保保費扶持。

同時,成都還將加快推進貿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支持海外倉和線上線下一體化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建設。上述負責人表示,成都將實施全產業鏈招商引資行動,支持優質跨境電商平臺、綜合供應鏈企業和第三方服務商設立(或遷移至成都)總部或功能性區域中心,給予不超過500萬元一次性落地政策獎勵。

支持以商招商方面,對已落地企業引入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落戶,按項目實際投資2%給予一次性獎勵。支持發展跨境電商進口商品消費,充分滿足中高端消費市場。

對跨境電商進口企業在海關備案商品數50個以上且年交易額超過1億元的,對1億元以上部分交易額給予10%補貼;對在全市率先實現進口商品品類突破,並在海關新增商品備案的,給予交易額10%一次性補貼。

支持跨境電商物流供應鏈企業規模化發展,鼓勵物流供應鏈企業利用成都口岸集疏運體系開展跨境電商業務。對在成都口岸進行跨境電商進出口申報並納入海關統計的,出口業務給予4元/公斤綜合成本補貼,進口業務給予1元/公斤綜合成本補貼。

餐飲:

將取消原有堂食管控措施

適當支持外擺位

“美食之都”成都,餐飲行業也在逐步有序復工。截至3月17日,成都27679家餐飲經營服務單位中,已有15950家復工,復工率為57.62%。其中,年銷售額200萬以上的限上餐飲企業463家,復工435家,復工率93.95%。

成都市商務局國際美食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按要求,低風險地區餐飲服務經營單位全面恢復營業。中風險地區有序開放餐飲服務經營單位堂食服務。接下來成都將取消原有堂食管控措施,暫緩婚、喪、生、壽和農村自辦集體性筵席等大型聚集性用餐活動。

消費者佩戴口罩,測溫正常,掃描或出示“天府健康碼”,即可進店正常消費。就餐時,成都也倡導文明用餐,踐行餐桌文明,推廣公筷公勺制、分餐制,守住“舌尖上的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加快美食行業復甦,成都還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允許在不影響交通和行人通行的區域,適當設置餐飲外擺位。在餐飲相對集中區域,利用各種道路資源和空地,合理增設就餐臨時停車位。在餐飲店內外可張貼、擺放海報、易拉寶等宣傳廣告,吸引客流。

此前,在成都餐飲同業公會組織下,相繼推出兩批共68個品牌715家門店開展線上服務、無接觸配送服務服務。活動開展以來,已完成訂單35萬筆,銷售額3千餘萬元。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鄒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