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決不會忘記國際社會伸出的援手,也願意幫助有需要的國家

自3月2日印尼首次發現確診新冠病例以來,病毒在印尼持續蔓延。截至3月18日7時,印尼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8例,累計確診172例,其中包括7例死亡病例。

3月17日,印尼政府宣佈,對所有其他國家的外國公民全面暫停免籤、落地籤服務,以及暫時取消外交或公務護照免籤待遇,為期1個月。

此前的3月15日,印尼總統佐科曾接受新冠肺炎檢測。

中國決不會忘記國際社會伸出的援手,也願意幫助有需要的國家

印尼總統 佐科


3月17日,駐印尼大使肖千在印尼發行量最大報紙《羅盤報》評論版和網絡版同時發表題為《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的署名文章,他表示,當前中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我們決不會忘記包括印尼在內共有62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向中國捐贈了口罩、防護服等中國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資,也願向疫情比較嚴重、有需要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面對這次重大的挑戰,各國需要相互補臺,而不是互相拆臺。


中國決不會忘記國際社會伸出的援手,也願意幫助有需要的國家

原文如下: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當前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同時,不少國家也日益面臨疫情的威脅。在全球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各國必須團結合作,共同維護人類健康。

團結合作是中國抗擊疫情的重要法寶。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14億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和最徹底舉措,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防控,形成了抗擊疫病的強大合力。


中國決不會忘記國際社會伸出的援手,也願意幫助有需要的國家

中國駐印尼大使 肖千

習近平主席本人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先後6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專題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工作,並先後到北京和湖北省抗擊疫情一線考察和指導疫情防控工作。

中國政府舉全國之力,集優質資源,抽調各省最精幹醫療人員馳援湖北。全國有346支醫療隊、共計4.26萬醫護人員趕赴湖北,與當地醫務人員並肩作戰。

各行業有錢出錢、有物出物。有的企業設立10億元專項基金採購捐贈醫療物資。有的企業捐贈火神山、雷神山兩所新建醫院全部所需家電產品。十餘家知名物流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免費為武漢運輸救援物資。

廣大人民群眾積極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有工人自發前往火神山醫院建設工地誌願效力。有農民自購10噸白菜無償捐贈湖北。一位87歲老人將畢生積蓄20萬元全部捐出,堅稱不在國家有難時作旁觀者。更多人在春節這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自覺留在家中,用最原始最有效的方式阻斷病毒傳播。

正如世衛組織訪華專家組組長布魯斯·艾爾沃德在向《紐約時報》介紹其中國之行時所說,這種反應是全國範圍的,中國人有一種“必須幫助武漢”的強烈意識。正是這種萬眾一心的責任感和互幫互助的凝聚力讓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改善。

團結合作是人類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中國在疫情初期得到國際社會的大力協助,包括印尼在內共有62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向中國捐贈了口罩、防護服等中國急需的疫情防控物資,為中國抗擊疫情提供了有力支持。我們決不會忘記國際社會伸出的援手,也願向疫情比較嚴重、有需要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中國已向一些國家提供了檢測試劑盒等物資,通過紅十字會、民間渠道、企業和地方等分別向外方捐贈了一些抗疫物資,並向伊朗、伊拉克、意大利等國派出了醫療專家志願團隊。3月7日,中國政府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支持世衛組織開展抗擊疫情國際合作。我們願與印尼方繼續合作,為印尼抗擊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月20日,中國和東盟國家外長在老撾萬象舉行關於新冠肺炎問題的特別外長會,一致同意強化地區應對疫情合作。會議對外展現了中國和東盟國家守望相助、患難與共的優良傳統,為全球疫情防控合作樹立了標杆。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速度之快、感染範圍之廣、防控難度之大,對中國和世界都是一次重大挑戰。面對疫情,挑戰是共同的,責任也是共同的。各國需要相互補臺,在解決病毒溯源、藥品疫苗研發等難題上加強合作,在應對疫情對世界經濟影響方面加強協調,而不應相互拆臺,或通過疫情借題發揮、刻意歪曲,亂貼標籤、製造歧視。

這場抗疫鬥爭再次證明,世界各國命運相聯、休慼與共,人類社會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各國只有團結合作才能早日戰勝疫情,維護“地球村”的健康福祉。

關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南海之聲”頭條號,及時獲得來自南海、海洋、東南亞的權威、有價值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