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清楚” 六個“到位” 青海省持續強化藏傳佛教領域疫情防控工作

來源 | 部宗教二處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目前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的態勢正在拓展,我省疫情防控工作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重點防控地區實現清零,全省被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整體劃分為“低風險區”。在整個疫情防控中,各級統戰民宗部門始終增強統籌抓好各項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持黨和政府對疫情防控的統一領導,積極引導藏傳佛教界廣大僧俗群眾投身防疫、共克時艱,嚴格落實藏傳佛教領域社會管理責任,堅決做到疫情防控六個“清楚”、六個“到位”,全省藏傳佛教領域“零開放、零活動、零聚集”,確保藏傳佛教教職人員“零感染”“零接觸”“零傳播”。

返青教職人員信息清楚,排查管控到位。全面排查外地來青返青教職人員1516人,通過路口設卡、上門摸排、電話聯繫、微信交流等方式,做到來青返青宗教教職人員底數清。全面清楚掌握疫情防控期間教職人員出州、出省、出國(境)的737人情況,跟蹤瞭解外出期間行程路線,按照疫情防控的具體要求,對外出人員採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措施,有病毒感染症狀的及時上報,做到全面掌握,及時跟進。特別是湖北省武漢及省外等疫情高發地來青返青人員,以及與其有直接接觸者,如出現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等不適症狀,及時就近至發熱門診就醫,無不適症狀者,採取居家自主隔離,杜絕外出及參加各類聚集性活動。同時,嚴格落實教職人員外出請銷假和外來人員登記制度,無特殊情況儘量避免外出,不在宗教場所或確需外出的嚴格履行請假手續並明確去向。

教職人員健康狀況清楚,關心關愛到位。一線駐寺幹部堅持做好教職人員身體狀況的跟蹤掌握,每天測體溫,詢問身體狀況,清楚教職人員掌握身體狀況,對出現發燒、咳嗽、乏力等不適應症狀的,及時前往指定醫院就診,有效切斷疫情傳播途徑,杜絕麻痺大意思想,杜絕疫情蔓延苗頭。要求凡1月10日以後外地來青返青宗教教職人員,包括至今仍在青的外省區籍教職人員,必須一律到所在村社登記備案,有發熱、咳嗽、呼吸道感染等不適症狀者,及時到就近發熱門診就醫,無不適症狀者,居家自主隔離14日。對出入寺廟的每個人“三查兩問一登記”制度(查體溫、查身份證、查行駛證,詢問從哪裡來、去哪裡,登記信息),確保在科學防護保障條件下合理有序流動。為降低輸入性風險,保障僧俗群眾生活水平,通過成立疫情防控為民服務車隊,負責醫療出行、物資調運,應急保障、搶險救援等,保證僧俗群眾不為防護的用品發愁、不為消殺的設施發愁、不為一旦出現情況的及時救治發愁,做到隔離不隔愛,防控心連心,築牢防擴散的隔離網。

宗教場所防控措施清楚,科學防疫到位。

駐寺幹部一線戰“疫”,築牢宗教領域疫情防控首道防線。各寺廟按照片區和扎倉實行網格化管理,堅持活佛駐寺制度、僧尼晨午檢制度、請銷假制、病因登記制度和“日報告”“零報告”等制度,安排僧尼輪崗值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設立標示明顯的出入寺登記點和外來人員勸返點,張貼藏漢雙語標示牌、警示牌,嚴格寺廟出入登記制度,逢車必查、逢人必測,築牢安全防線。在設立學經班的寺廟內劃區劃片封閉管理,減少人員聚集,並設置獨立隔離區,嚴防疫情輸入和寺內傳播。組織寺內巡邏隊、檢查督導隊,排查弄清人員外出底數及旅行史,分類掌握在寺人員、外出人員、回寺人員及可能接觸感染的人員,逐寺、逐舍、逐人登記造冊、建檔立卡,強化依法科學排查、登記、隔離、救治患者,做到時時有人看管,事事有人過問,件件留痕印跡。寺廟各殿堂、學經班教室、僧舍食堂等整治環境衛生,建立健全消毒登記臺賬,每天定期消毒、定期通風透氣,加強餐飲具消毒。加強防護知識培訓,積極引導僧尼養成勤洗手、戴口罩等良好衛生習慣,做好個人防護。

疫情防控宣傳內容清楚,教育引導到位。積極做好僧俗群眾思想教育引導工作是打贏防控阻擊戰的關鍵,各級統戰民宗部門線上線下雙管齊下,利用“青海統戰”微信公眾平臺、廣播電視、黨政民生服務平臺等及時推送和發佈漢藏雙語疫情相關信息。組織編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宗教人員和信教群眾防護手冊》《寺廟健康日曆》等漢藏雙語政策解讀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材料。先後印製發放疫情防控知識雙語宣傳單、宣傳冊6萬餘份。開展專項法治宣傳行動,深入宣傳《刑法》《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應急響應的防控要求,妥善做好信教群眾宣傳引導工作,提高了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對政策信息的理解度和防控科學的知曉率。主動做好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宣傳解釋工作,最大限度引導教職人員和廣大信教群眾認清形勢、主動防控,增強了對黨和政府各項舉措的信任和信心。

“兩個暫停”落實情況清楚,督導檢查到位。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委成立疫情督導組,定期、不定期對宗教領域疫情防範工作督促檢查和明察暗訪。由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公保扎西、省政府副省長楊逢春總負責,省委統戰部、省民宗委16名廳級幹部,成立了8個工作組,分別聯繫協調、督導各市州及所屬重點寺廟,隨時掌握各地疫情防控情況,進一步加強對藏傳佛教寺廟疫情防控和依法管理工作,確保寺廟和諧穩定。各級統戰部長親力親為、主動作為,到防控一線指導檢查工作,時刻關注疫情防控工作進展,堅決做到組織領導到位、防控措施有力、工作部署紮實、防控物資保障落實、宣傳教育有效。各級統戰民宗部門嚴格監督落實“兩個暫停”,全省661座寺廟、275處宗教活動點一律暫停開放,暫停舉辦法會、群眾性佛事活動1614場次。所有宗教活動場所不接待外省州縣的香客、遊客,外來人員一律不得在場所內留宿,對已經自發前來朝拜、燒香、禮佛、遊覽的人員進行耐心引導,並開展勸返和宣傳解釋工作,成功說服勸阻外來香客、遊客35萬人次。目前,我省仍未開放宗教場所及宗教活動。

寺廟診所防疫職責清楚,資源整合到位。

寺廟診所是直接面對宗教人員和信教群眾的基層一線醫療衛生機構。由統戰部門牽頭,會同發改、宗教、物資、衛生健康等部門各自職責範圍內落實疫情防控的寺廟社會管理職責,及時整治寺廟診所空置不用、被佔他用等問題。根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要求,對已建成的97座寺廟診所及時調撥配備應急設施、設備、救治藥品和醫療器械等物資,並依靠現有資源提高寺廟疫情防控、自我防護能力。積極落實國家衛健委《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確寺廟診所及僧醫負責本寺內防控工作的職責,開展疫情信息的收集和報告、人員的分散隔離、環境衛生整治和清潔消毒等工作,及早發現和報告病例,協助管理密切接觸者和來自疫情發生地區人員,有效遏制疫情擴散和蔓延。發揮寺廟診所在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網底作用,嚴格發熱患者篩查發現、預檢分診、門診登記、信息報告、就近轉診等工作規範,提高寺廟一線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能力,發揮惠寺項目的長遠政治社會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