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學謹防詐騙 ——普格縣檢察院致全縣學生和家長的一封信


親愛的家長朋友、同學們:

見信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則視頻:

家長:“第一次假期延長,孩子馬上欣喜若狂”。

孩子:“沒騙我?真的嗎?我的天,寒假作業沒有增加吧?”。

家長:“再一次假期延長,並且聽課還得上網”。

孩子:“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硬著頭皮那也得上”。

家長:“又一次假期延長,孩子情緒有些失常”。

孩子:“我不要上網課,我想老師同學,我要出去上學堂”

-----噢~~~~~最崩潰的是家長!

確實,今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同學們的寒假過得非常不一般!近期,各學校先後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為同學們上網課,這讓老師、家長和學生都不輕鬆,同學們得宅在家中居家學習,家長的教育管理任務尤為繁重。但在線上教學的模式下,江蘇省部分地區發生了一些犯罪分子搜索“家長群”潛入微信“家長群”、QQ群,伺機改頭像和暱稱,冒充學校教師或班主任,以疫情期間不能到校現場繳納費用為由,收取學費或材料費的詐騙案件,不僅造成家長們的經濟損失,而且會加劇疫情期間家長和學生們的焦慮不安,並且嚴重擾亂了正常的網絡教學秩序和社會秩序。

同時可惡的犯罪分子不僅詐騙家長,而且也不放過上網課的孩子們!據東南早報報道,福建省一同學在QQ群看到做任意數額10倍返利的廣告,就用自己手機裡的錢分兩次支付500元錢給對方提供的二維碼,然後美滋滋地等著對方返利,突然對方稱必須掃碼支付滿10次才能返現,不然之前的錢也退不了,後這位同學便拿著自己父親的手機通過微信和支付寶連續多次支付對方發來的二維碼,直到當天被家屬查看短信時才發現,共計被騙十多萬。此類騙局就是瞄準未成年人在防控疫情期間在家上網課經常會使用家長手機的機會,容易讓騙子下手,同時,由於未成年人缺乏一定防範意識,很容易聽信他人言語,步步誘導未成年人落入圈套。

防疫當前,為了讓各位家長朋友和同學們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保障同學們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讓同學們平安、快樂、充實的度過這段時間,普格縣人民檢察院的未成年人檢察官想溫馨提醒各位家長和同學們:

一是擦亮眼睛觀察。對家長群中新加入的成員,要提醒群管理員及時甄別核實進群人員身份,杜絕陌生人入群現象,對身份存疑的儘快聯繫管理員清除出群或提起注意;

二是核實信息真假。接到老師、班主任通過微信、QQ發送“繳費”等信息通知時,可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核實,確認無誤後再匯款;

三是引導孩子保持理性。家長將手機給孩子學習時,不是把手機交給孩子就完事,而是應監督孩子認真學習的同時,引導他們在紛繁的網絡世界裡保持理性,既不衝動消費“物質”,也不輕信他人言語;

四是勇於揭發報案。有些人被騙了,可能覺得資金不大嫌麻煩或者覺得沒有面子,就不報警處理。但是你的一次縱容,有可能會讓犯罪分子有了再次詐騙的機會,就會再次讓人受害。及時報警處理,這是我們被害人的權利,也可以說是我們的公民責任。

各位家長們、同學們,春天已如約而至,疫情必將過去,願你們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裡,平安健康、快樂充實,未檢檢察官將一如既往的守護未成年人,待疫情後,我們再相約法治課堂,共話法治,共護成長!

普格縣人民檢察院

2020年3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