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封過城嗎,差不都一百年前有兩次。

在疫情中武漢等城市封城了,這一點大家都知道。可能有人會想,那麼我們惠州封過城嗎?

惠州封過城嗎,差不都一百年前有兩次。

今天的惠州


我找個很多資料,終於找到一些史料,發現在1923年-1925年期間,惠州就被封城很長時間,封城的原因不是因為疫情,而是因為戰爭。簡單的說就是孫中山討伐陳炯明,圍攻惠州。

這場戰爭在惠州持續兩年多,整個惠州城基本被圍困,人們進不來也出不去。因為戰爭過程太複雜,我就不說了,就說說整個城市被圍困時候,人們的生活狀況。本文的史料很多參考惠州先賢梁鏡球先生(1885-1983)的《惠州圍城戰畫筆記》,特向梁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當時,進攻方為先後有滇軍、桂軍、以及黃埔軍校學生軍, 孫中山也幾次親臨戰場。守軍為陳炯明麾下大將楊坤如,楊坤如是惠州汝湖人,他的老房子現在還在汝湖鎮。


惠州封過城嗎,差不都一百年前有兩次。

楊坤如故居


圍城從1923年5月起,進攻方還未到會走,但是封城就開始了,十幾天過後,城裡生產基本處於停頓狀態,工廠作坊歇業,學校放假,商路斷絕,個個閉門不出,接上只有三種人遊蕩:軍人、賭徒、鴉片煙煙友。

而且隨著封城時間一長,人們有沒有其他事做,城裡好賭之風越來越盛,有些人家竟然賭到破產,家產全輸了。

到1923年6月下旬,守軍因為缺少軍餉,開始勒令老百姓納捐。有個大商人,守軍勒令他捐一千大洋,他討價還價只肯捐一百大洋。守軍就把把抓上城樓,讓他加固工事“以工代捐”。而且守軍還特壞,當這個商人幹活時,就朝城下打槍,城下面的進攻方趕緊槍炮齊鳴還擊,反覆折騰幾次,這商人嚇得屁滾尿流,最後捐了幾千塊大洋,守軍才放過他。

到1923年8月以後,封城三個月,茶樓,酒樓已經沒有面點供應,只有粥了。而這時,乞丐滿街跑,物價飛漲,糧食越來越少。貞操問題完全破產,平時不敢打主意的小家碧玉,幾十大洋就可以到手,梁先生形容城裡人的心理狀態,象個個等死一樣。

1923年9月,中秋節,守軍為了鼓舞士氣,讓軍樂隊繞著城牆演奏,又大放孔明燈,並找戲班子在城樓上唱戲。這下,進攻方受不了了,槍炮亂射,城樓的人狼奔豕突,一下跑光,只剩下一輪明月掛在天上。

大約1923年11月,陳炯明大舉反撲,惠州第一次圍城解圍了。人們掩埋戰死者,進出城又開始恢復,生活又一定的改善。


惠州封過城嗎,差不都一百年前有兩次。

惠州老城牆


1924年4月,攻城又起

1924年4月,孫中山令滇桂聯軍繼續進攻惠州,佔據飛鵝嶺,惠州開始了第二次封城。

在第一次圍城時市民生活狀況又一次重演,軍人逼捐,物價飛漲,這次還更厲害,城裡還爆發了鼠疫,每天死幾十人。

鬧劇也重演,守軍將領楊坤如又想利用端午節鼓舞士氣,居然在東江舉行龍舟賽,楊坤如親自乘坐汽艇指揮。

飛鵝嶺攻軍一看,架起重機槍就向江中掃射,守軍也不示弱,發炮還擊。最後,以看熱鬧者狼奔豕突逃竄,飛鵝嶺頂上亭子被轟掉結束,一場熱鬧龍舟賽偃旗息鼓,盡付江流。

到了1924年7月,城裡竟然大興奢侈之風,有錢者一擲千金,酒肉再貴也爭著吃,很多原來品質優良的少年也學會了賭博、抽大煙,反正就是活一天算一天的樣子,而不少饑民已經餓死。

1924年9月,孫中山發佈東江總撤退令,第二次惠州圍城解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