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葛二小陳堯校區“本真教研”之三:聆聽專家報告 感悟教育智慧

長葛市第二小學陳堯校區“本真教研”第三期”——聆聽專家報告 感悟教育智慧

線上教學活動已經進行五週了,我們陳堯校區所有教師始終按照閆智勇校長提出的“停學不停教,停課不停研”的要求,除了備課、給孩子們佈置授課內容、課後作業、批改作業、總結作業情況、錄製視頻等一系列日常教學活動外,又利用空暇時間聆聽專家報告,學習專家經驗。下面就來瞧瞧我們每位教師的收穫吧!

長葛二小陳堯校區“本真教研”之三:聆聽專家報告 感悟教育智慧


聽《大問題教學,一種有生命力的新型課堂》有感

閆智勇

通過觀看黃愛華老師的《大問題教學,一種有生命力的新型課堂》我對“大問題”教學有以下兩點理解:

“大問題" 教學是關注學生的差異發展,指向學生的問題意識,便於全面落實“四基”,能夠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邏輯結構,可以生成一種新的教學結構,更具有思維的開放性,更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語言的新型課堂教學方法。

“大問題”教學是“再創造”的教學。我們既有的課堂經常都是單一的、線性的,蘊含著一種科學主義的邏輯在裡面,但人性的複雜性、世界的複雜性、事物本身的複雜性,是我們難以預設的。因而,課堂本質上就應該是生成性的。課堂更重要的是要訓練學生形成一種自我解讀文本的能力,按照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的觀點就是“再創造”。“再創造”意味著同一個文本在不同的讀者那裡所呈現出來的樣子都可能是不一樣的。學生只有通過文本,才能從個體經驗出發對知識進行“再創造”。

長葛二小陳堯校區“本真教研”之三:聆聽專家報告 感悟教育智慧


聽《大問題教學,一種有生命力的新型課堂》有感

曹 華

聽過黃老師的報告,我對什麼是大問題教學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從中受益匪淺,“大問題”教學總是針對一節課或者一個環節的核心發問,“大問題”關注課堂的主要內容,便於教學目標完成,能夠改變課堂教學的邏輯結構,生成一種新的教學結構。相比過去的課堂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更具有思維的開放性,更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語言。在“大問題”教學模式中,由幾個“大問題”組織起來的課堂教學活動呈“板塊式”結構,層層深入,從不同的角度深化課堂內容的學習,更好詮釋了“以學定教”的教育理念,使課堂教學走向豐富和厚重,實現了師生 、生生對話和成長。

長葛二小陳堯校區“本真教研”之三:聆聽專家報告 感悟教育智慧


聽《大問題教學,一種有生命力的新型課堂》 有感

邢小培

大問題教學就是指根據特定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經驗以及學習困惑點,採用一定的教學策略,對課程關係問題引導學習方式等多方面進行系統處理,以求能夠最大程度突破教學中的主要矛盾,能夠對學生的獨立思考於主動探究,留下充分的探索空間,而大問題的教學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數學課堂探索使學生獲得思考,表達,提問等多種多維度數學素養的全面發展。所以我們提的大問題是關注學生的差異發展指向學生的問題意識,便於全面落實四基,能夠改變傳統課堂教學的邏輯結構,可以生成一種新的教學結構,更具有思維的開發線,更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語言新型課堂教學方法。

長葛二小陳堯校區“本真教研”之三:聆聽專家報告 感悟教育智慧


聽《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實踐與思考》有感

洪 琳

2020年3月10日通過網絡直播聆聽吳正憲老師的報告,一方面讓我知道所謂的深度課堂就是要求教師多關注課堂,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以前現場聽過吳老師的課,在她的課堂上學生們像玩遊戲一樣學的輕鬆愉快,開放性的學習提高了學生對問題認識的概括程度,學生不但學會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學習方法,她著重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去觀察周圍的事物,用數學眼光去分析生活現象。

另一方面吳老師的報告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投入和教師對教學的思考。從教學實踐中,讓學生的課堂真正讀懂了教材,深入的理解了教材,而且能根據學生生活經驗來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具有一定的深度,對學生的學習具有挑戰性,課堂要抓住核心的教學理念,滲透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從而促使學生積極的思考,倡導把思考還給學生,讓創新走進課堂,學生的學習真正成為思考的學習過程。

長葛二小陳堯校區“本真教研”之三:聆聽專家報告 感悟教育智慧


聽《漫話“數”與“”形”——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幾何直觀”的應用》有感

王慧娟

數學家華羅庚說:“數形結合百般好,數形隔離萬事休”,巧妙藉助幾何直觀,把複雜的計算問題轉化成簡單的計算問題,培養了學生用“圖形語言”來思考問題的能力,也就是幾何直觀能力。

在這特殊假期期間,我有幸聆聽了吳建成老師在《漫話“數”與“形”— 小學數學教學中“幾何直觀”的應用》的視頻講座,課程從課例入手給我們展現相對成功的經驗和案例片段,提供真實的參考信息,明確闡述了“幾何直觀”概念含義和外延概念。生動地講述了幾何直觀與數形結合的關係,明確了其在教育教學中的意義和價值。吳老師從四個方面來詳細闡述:

一、什麼是“幾何直觀”。

“幾何直觀”是《數學課程標準》十大核心素養之一。《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幾何直觀主要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藉助幾何直觀可以把複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有助於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幾何直觀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數學,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應用“幾何直觀”的具體策略。

利用“幾何直觀”可以化解難點,吳老師從各年級段典型例題,根據畫圖的應用來講解,幫助學生突破難以理解的數量關係。

長葛二小陳堯校區“本真教研”之三:聆聽專家報告 感悟教育智慧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數學解題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幾何直觀圖進行解題,能夠把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進而找到解題的關鍵,從而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二、常用平面幾何模型(上),常用平面幾何模型(下)。

對幾何能力的思維拓展,老師應該具備的一些基本的知識點、拓展點進行溝通梳理。掌握幾種常用的平面幾何模型。如:等高模型、風箏模型、相似模型、蝴蝶模型、梯形模型等。俗話說,給學生一碗水,老師要有一桶水。

三、畫圖策略。

美國數學家斯蒂恩說:“如果一個特定的問題可以轉化為一個圖像,那麼就整體地把握了問題。”畫圖的策略是指通過用畫圖的方法把問題具體化、直觀化,從而幫助理清思路,找到解題途徑的一種有效策略。結合典型例題,吳老師重點講解了畫圖的策略在解題中的應用,這一點有助於增強應用幾何的意識。

總而言之,小學生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在以後的數學教學在我要合理的利用幾何直觀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這樣就能讓他們輕鬆地學習數學知識,並在這個過程中促進他們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長葛二小陳堯校區“本真教研”之三:聆聽專家報告 感悟教育智慧


長葛二小陳堯校區“本真教研”之三:聆聽專家報告 感悟教育智慧


聽《愛上語文》有感

李志平

最近這段時間,央視《百家講壇》推出了十二集《愛上語文》系列節目,讓我有幸聆聽教育大家王崧舟老師的語文魅力,使我對語文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聽了王老師的講座讓我明白了:對廣大中小學學生來說,語文是學好其它各門學科的基礎,是基礎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對任何一個普通人來說,語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對我們這個民族來說,語文是三千年中 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而語文本身又是三千年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結晶。

語文中最中國、最有文化含量的當然是流傳千年的經典;在流傳千年的經典中,最美麗、最有魅力的當然是中國古典詩詞。從“詩經”到“唐詩宋詞”,一篇篇精美絕倫的詩詞佳作滋養著每個中國人的心靈,詩詞中的中華文明、中華禮儀、中華文化底蘊更是讓世界為之震撼!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在帶著孩子們學習古詩詞的時候,應引導學生了解詩詞的寫作背景,瞭解、詩人的人生境遇,結合當時時代的文化背景等等內容。從文字的情境理解,到文字背後的志、情、思的表達的感悟,真正讓我們的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語文能力的學習,更是傳承語文中的文化美,增強文化自信,愛上我們博大精深的語文!

聽《愛上語文》有感

侯麗莉

王崧舟老師的講座《愛上語文》的開場白一下就吸引了我“在語文中,有最中國、最具文化含量的流傳千年的經典;在這些經典中,最美麗、最有魅力的又屬中國古典詩詞。他們就是語文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接下來的內容,更引人入勝。

一、獨特的教材解讀

在第三集《詩中的“厚”與“薄”》中,王老師把《長相思》解讀成了兩個字:身、心。“身”離故國越來越遠,而“心”系故園越來越緊;“身”的行進可以停頓,而“心”的思念無法停止;“身”的軌跡不斷變化,而“心”的指向始終不變。

震撼!若沒有淵博的學識,深入地研讀,真正的熱愛,怎會有如此精闢的見解!

二、生動鮮活的教學案例

在第五集《文化意象的魅力》一講中,王老師以《秋天》為例,讓學生感知“大雁”這種文化意象。他為學生創設情境:如果爸爸媽媽出差不在家,你是什麼感受?然後,讓學生寫封信讓大雁送去自己思念。

如此,以後學生看到大雁,眼裡心裡肯定就不只是大雁了。這就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讓學生感受到了文化意象的魅力!此設計實在高明!

在第六集《言與意之間的轉化》一講中,王老師以《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飽經風霜”一詞的教學片段為例,闡釋了老師們應該怎樣在語文教學中實現“言—象—意”的轉化。步驟:1.你看到過飽經風霜的臉嗎?2.用自己的話描述車伕的臉,但不能用這個詞,不過要表達出這個意思。3.你透過車伕這張飽經風霜的臉看出了什麼?4.假如當時你在場,你會怎麼做?魯迅先生是怎麼做的?

是呀,正如王老師所說,孩子們這樣學到的語言是有根的,這樣的語言在孩子們的心中永遠處於覺醒狀態。

有這樣渾身散發語文味的教師的引導,孩子們怎能不愛上語文?

聽《愛上語文》有感

尚雲霞

聽了王崧舟的《愛上語文》,王老師的讀書經歷深深地觸動了我。做一個好的語文老師,我想自己先做語文人,要播撒讀書的種子,要先做讀書人。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比較重視兒童的閱讀要求,在整個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應該不少於145萬字,除此之外,《語文課程標準》還提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試想,一個語文老師自己不愛閱讀,又如何指導學生閱讀?讓學生在教師的影響下愛上閱讀,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呢。我想,王老師,無論是談語文人生,還是談語文理念,都與談讀書緊緊聯繫在了一起,更讓我明白,讀書不是一時的事情,也不單單是為了教學,他更是為了終身的幸福。我們二小也在閱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我想我喜歡閱讀,我會把閱讀堅持下去。

聽《愛上語文》有感

李丹丹

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尤其是一些古詩詞,我們常常有一種似懂非懂、冷僻生疏的感覺。這是因為,每一篇文學作品都是作者在他所處的時代,觸景生情、有感而發的結果。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普通人已經難以設身處地地感知作者的情感。於是我們往往在閱讀文學作品時,會浮於表面、淺嘗輒止,也就更加讀不出作品應有的深意。

然而,這卻是學習語文的魅力所在,一個掌握了閱讀“金鑰匙”的人,才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與作品的情懷。一部流傳千古的佳作,它有時像是滋味芳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有時又像是神秘美麗的花園,讓人浮想聯翩。不同的解讀,便有著不同的味道。

王崧舟《愛上語文》觀後感

趙 妍

帶著滿滿的期待,我走進了王崧舟教師的《愛上語文》。每一場,都讓我沉浸在語文的世界裡,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裡,浩然開闊、廣袤無垠的古典詩詞的世界裡。

從一個字的解讀,一句詩的分析到多首詩的印證,從“詩眼”、“意象”到“文化”,無不讓我感受到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和奧妙。

“以詩解詩”、對比的思維策略、“知人論世、以意逆志”、“明象以見意”、“以境顯理”……原來,解讀詩歌,也是是這般地需要方法,並且如此豐富而有味。王崧舟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和旁徵博引的深厚功力,讓我對許多曾經以為很“熟悉”的詩歌有了“陌生”的體驗,有了“全新”的、更為深入的理解;讓我在此契機中讀厚了許多詩,讀精了詩歌中蘊含的情感,也讓我試著把自己融入到詩歌的意境中去,做一番親近的體驗。更讓我懂得了:原來,我們不僅可以通過了解詩人生平讀懂他的作品,更可以通過讀懂一首詩來讀懂一個人——一詞一世界,一字一人生,甚至是讀懂自己的內心。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在帶著孩子們學習古詩詞的時候,應引導學生了解詩詞的寫作背景,瞭解、詩人的人生境遇,結合當時時代的文化背景等等內容。從文字的情境理解,到文字背後的志、情、思的表達的感悟,真正讓我們的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語文能力的學習,更是傳承語文中的文化美,增強文化自信,愛上我們博大精深的語文!

王崧舟《愛上語文》觀後感

閆朝霞

語文太重要了。 語文的重要性無論怎麼說都不為過。

第一,對廣大中小學學生來說,語文是學好其它各門學科的基礎,是基礎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第二,對任何一個普通人來說,語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沒有語文,我們可能寸步難行;

第三,對我們這個民族來說,語文是三千年中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而語文本身又是三千年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結晶;

第四,對每個中國人來說,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是每個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無論怎麼說,我們都沒有理由不愛語文。

在我們的語文中,最中國、最有文化含量的當然是流傳千年的經典;在流傳千年的經典中,最美麗、最有魅力的當然是中國古典詩詞。他們就是我們語文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在我們的語文中,最中國、最有文化含量的當然是流傳千年的經典;在流傳千年的經典中,最美麗、最有魅力的當然是中國古典詩詞。他們就是我們語文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聽《愛上語文》有感

唐 翔

語文課對於我們來說是十分的熟悉,一篇篇傳誦千年的名作。一句句朗朗上口的詩詞。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精神與風骨。多年來我們學習語文就是對祖國文化的認知與傳承。就像王崧舟老師說的語文的重要性怎麼說都不為過。語文這門學科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語文也是我們語言交際的一種工具,如果你離開了語文將對我們來說是寸步難行。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語文就是我們的母語。就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在我們的語文中,在中國最有文化含量的當然是流傳千年的經典;在流傳千年的經典中,最美麗、最有魅力的當然是中國古典詩詞。從“詩經”到“唐詩宋詞”,一篇篇精美絕倫的詩詞佳作滋養著每個中國人的心靈,詩詞中的中華文明、中華禮儀、中華文化底蘊更是讓世界為之震撼!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在帶著孩子們學習古詩詞的時候,應引導學生了解詩詞的寫作背景,瞭解、詩人的人生境遇,結合當時時代的文化背景等等內容。從文字的情境理解,到文字背後的志、情、思的表達的感悟,真正讓我們的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語文能力的學習,更是傳承語文中的文化美,增強文化自信,愛上我們博大精深的語文!

聆聽專家報告,感悟教育智慧。近段的學習將成為我們教育人生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一頓豐盛的營養大餐,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將會好好利用這筆精神財富,慢慢消化這頓營養大餐,永葆自己的教育教學生命之樹長青!常綠!



分享到:


相關文章: